• 我的订阅
  • 军事

迎万船来仪 送舟行天下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12-29 07: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迎万船来仪 送舟行天下

厦门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朱小浩、刘洪彪分别获评“全国十佳引航员”“全国优秀引航员”

迎万船来仪 送舟行天下

迎万船来仪 送舟行天下

迎万船来仪 送舟行天下

本组文/本报记者 汤海波 通讯员 钟小辉

本组图/厦门港引航站 提供

引航员,站在航运业的“金字塔尖”——他们用精准的指引和操控,引领船舶在水域交通情况复杂的港内安全进出,维护国家主权和保障船舶、港口设施的安全。他们被誉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厦门港一共有40多名持证引航员,在全国,也不过2400多人。这支“小众”的厦门港“海上特种小分队”,今年来,共安全引领船舶11154艘次,同比增长4.79%,其中20万吨级船舶469艘次,同比增长37.13%(数据截至今年11月底),为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不久前,厦门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朱小浩荣获“全国十佳引航员”称号、高级引航员刘洪彪荣获“全国优秀引航员”称号。这个特殊职业再度引起关注——对大部分人来说,引航员是他们不常接触到的群体。

朱小浩、刘洪彪这两位从业20余年的资深引航员,将功劳全部归给了厦门港引航站。他们觉得,每一种工匠精神都需要传承,引航员亦如此,正因厦门港引航站一以贯之的“好家风”,注重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坚持做好“传帮带”,成就了引航员劈波斩浪、攻坚克难的本领。

“全国十佳引航员”朱小浩:

从业22年 成功引航逾6000艘次

4月8日,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舶“地中海伊琳娜”轮首航厦门港,朱小浩和同事池晓明负责为其“带路”。下午1点多,他们攀爬软梯从引航艇登上进港航行的巨轮。当日恰逢冷空气南下,海上阵风最大达8级,朱小浩说:“大风天,要更谨慎一些。”

引航员上船后,外籍船长非常高兴,因为引航员是船舶操纵专家,而且更熟悉本港水文气象。

船长达400米的巨轮,船体单侧受风面积接近1.5万平方米,水下船体单侧受流面积约5000平方米——虽然这条十多海里航路上的每一个细节朱小浩都清清楚楚,但他还是非常谨慎,每一次施发车舵令都经缜密研判,因为“海上狂风呼啸、脚下暗流涌动,必须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克服风流压差,把巨轮稳稳控制在航道中行驶”。

最终历经约一个小时的引航,甲板有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的巨轮以每秒0.02米的速度、以完全与码头平行的姿态,稳稳靠上嵩屿码头。靠稳的那一刻,船长带头鼓起了掌。

朱小浩说:“把世界引入厦门,把厦门引向世界。这是厦门港引航员最光荣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从业22年来,他已成功完成超过6000艘次的船舶引航作业。

他的口令里,传递出的是厦门港从容自信、拥抱世界的姿态。从世界最大级别集装箱船的引航,到各类高难度特种船舶作业、船舶突发险情的处置,他和同事们始终以勇毅、坚韧和果敢为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3月4日,朱小浩主持制定方案,将厦船重工新船下水和外籍无动力驳船拖带出港两项特种作业在高平潮时同时进行。此举在厦门港尚属首次,将原计划的两次港口封航合为一次,为港口生产赢得了时间和效益。

朱小浩介绍,近年来厦门港引航站运用专业优势,不断突破传统操作模式,频频完成特种海工作业,为厦门港进军高端海工新业态打下坚实基础,自己也有幸参与。比如,主持制定半潜式重型运输起重船“鱼鹰”轮多子船装载、大型无动力“半船”厦门船厂出坞、大型风电平台拖带等多艘特种船操纵方案,登轮完成半潜船“猎鹰”轮卸载双子船、“中远半潜驳1”“丁”字形靠泊(艉靠)等高难度引航任务等。

海上风浪瞬息万变,引航员如定海神针,守护着厦门港千帆竞发。“我们每天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各样不确定因素,也常常需要处置船舶突发险情。”在朱小浩看来,一名引航员的担当首先体现在敢于承担艰巨的任务。今年来,厦门港引航站先后成功处置10多起海上船舶突发险情,有力保障了港航生产安全。

“全国优秀引航员”刘洪彪:

稳扎稳打 练成全能型“大引水”

此前,达飞海运一艘15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因突发主机故障,由6艘拖轮合力拖带出港。执行此次引航任务的,是高级引航员刘洪彪。这是厦门港首次执行超大型集装箱船拖带航行出港作业,为处置港内超大型船舶突发事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数据和方案参考。

作为一名从业22年的资深引航员,刘洪彪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对他而言,每一次引航任务所面临的作业条件和情境都独一无二,每一次工作的完成都是专业技术和意志品质的展现,也是引航经验与操船技艺的积累。

当被问及“一名优秀的引航员如何养成”时,他的回答是: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引航员和飞行员有个共同点,英文翻译都是“pilot”。“培养一名引航员的难度,绝不亚于培养一名飞行员,因为引航是难度最高的航海技术。”刘洪彪告诉记者,引航员是个“技术活”,靠的是不断稳扎稳打。厦门港引航站有非常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机制,精心“雕琢”出引航员的过硬本领。

据悉,引航员的培养周期非常长,从大学毕业刚入行的新手到一名初级引航员,至少需要6年,而成为一名全能型引航员至少需要15年以上时间。全能型引航员又被称为“大引水”,是对引航员的最高评价,意味着能熟练引领任何长度、任何种类的船型,完成一系列高难度作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实打实的引航实绩,是不可能达到要求的,甚至是要“做到老、学到老”。

刘洪彪介绍,近年来,厦门港引航站紧跟当下引航技术热点难点,重点推动开展30万吨级油轮、LNG船舶引航作业的培训工作,联合海事、码头、院校、航道等单位探索“套泊”这一新型船舶靠离泊交通组织方式,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定制引航方案,不断更新引航专业技术知识。

“船舶引航这门职业要求引航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航海理论知识,还需要大量工作实践,这没法完全依靠模拟训练系统,必须实战性地‘老带新’‘传帮带’。”刘洪彪告诉记者,厦门港引航站进一步理顺引航员培养机制,在“师徒制”的基础上,完善了引航员晋级考核相关规定,同时,加大年轻引航员跟船学习频次,加快他们对新港区、新码头、新船型的学习节奏,多维度助其快速成长。

迎万船来仪,送舟行天下。一次次高难度引航、一份份沉甸甸成绩的背后,是厦门港引航站全体引航员的勇毅前行。刘洪彪说,航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对外贸易的“晴雨表”,航运的发展离不开港口——航运、港口,是全体引航员拼命守护的“星辰大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船员不慎落入冰冷海中失去了意识,幸得厦门港引航站的引航员和引航艇船员及时出手相救,他才没有被湍急的潮流冲走。事后记者从相关医院了解到,该名船员已从急救室转出,身体已无大碍。“
2023-02-17 07:54:00
...,被迫就近下锚待援。厦门港接到救助请求后,派出三名引航员,引领300多米长拖带船队,顺利将该轮拖带进港靠泊。前日,厦门港引航站向记者还原救助过程。厦门港引航站党总支书记、站长
2023-03-06 07:55:00
...文转自:厦门日报148米集装箱船断电 以10节速度失控右偏引航员冷静指挥 帮大船“刹车” 船舶安全靠泊海天码头
2023-09-14 07:04:00
连云港引航站在“营商”中“赢商”
...引航计划执行兑现率100%。提前公开发布引航计划,安排引航员提前到达指定地点,确保引航零待时承诺……连云港引航站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引航效率,护航营商环境建设再迈新台阶。营商环
2023-12-25 05:44:00
为国引航,他们坚定守护“水上国门”
...“水上国门”烟台港引航站“双节”假期引航船舶224艘次引航员与五星红旗合影。引航员攀爬软体登轮。登拖轮。 引航员离轮。圆满完成滚装船“H537”下水项目的引航任务。九州抬望
2023-10-08 07:36:00
“海上超级冷库”靠泊 厦门港迎来首艘LNG运输船
搭载零下160℃左右的液化天然气“海上超级冷库”靠泊厦门港这是厦门港接泊的第一艘LNG运输船,标志着全港首座LNG接收站投入生产试运营厦门港迎来首艘LNG运输船靠泊。厦门网讯(文
2024-05-23 08:19:00
...(余乃鎏)近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厦门市发改委、厦门港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厦门港2023-2024年部分港口收费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经由厦门港
2023-02-25 11:03:00
“聚焦六个方面”“明确39项提升任务” 厦门出台措施全面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厦门港口局、厦门边检总站、厦门海事局、厦门税务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厦门监管局等17家单位组成的工作专班,齐抓共管、协同推进落
2024-05-10 11:33:00
...日报世界最大量级集装箱船“地中海·中国”处女航到访厦门港由中国研发制造,执行“丝路海运”命名航线 昨日,“地中海·中国”号首航到访厦门港,靠泊嵩屿集装箱码头。本报讯 (
2023-10-27 07:45: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