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奇货可居”看古代质子制度的运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9 10:11:00 来源:戏说三国

人质,一般都会是坏人手里自保的工具。人质可以让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有恃无恐。人质通常都会被坏人手持凶器对着,等待着警察的拯救。如果遇到坏人情绪激动,冲动之下可能会将"人质"撕票。人质一般都不具有反抗能力,主动权掌握在坏人手中。至少在电影里是这样。那么,人质是怎么来的呢?古代也有人质吗?

其实古代人质也是相当之久了。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很多人质。而且当时的人质身份可不一般,大部分都是各国王室人员,更有甚者,是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比如著名的秦王嬴政,刚出生就在赵国当人质。那我们就以战国时期吕不韦奇货可居的这个故事为切入点。来谈中国古代的人质是怎么样的。

从“奇货可居”看古代质子制度的运作

一、奇货可居的故事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战国时期有一个商人叫吕不韦,经常在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因为他自己很有头脑,赚了很多钱。

有一天,他在街上碰到了一个落魄王孙。他是秦国留在赵国的人质,名叫异人,他是秦王的孙子。秦赵渑池会盟两国互换人质时,异人便被送到邯郸为质。因秦国经常欺负赵国,赵王就把气都撒在他头上。他在赵国经常被人欺负,很是凄惨。

吕不韦知道这件事情以后说了一句:这人可真是个奇货。这个宝贝,可先囤起来,然后做一笔大生意。

吕不韦结识异人以后,有一天试探性地问异人道:秦王已经老了。太子安国君最喜欢的华阳夫人又没有儿子。你何不趁这个时候回到秦国,想办法去认华阳夫人当妈。这样,以后你就有当秦王的希望了。

异人说我也想回家,问题人在赵国,我又跑不了。吕不韦说:我能想办法把你送回秦国。

从“奇货可居”看古代质子制度的运作

异人说:这这怎么好意思呢?我要是真的能当上秦王,就立你为丞相。很快吕不韦就用钱财一路通畅的见到了华阳夫人。并把把异人如何贤德,如何思念故国,如何想认华阳夫人为生母,以及日后他打算如何孝顺华阳夫人的事情告诉了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正愁没有儿子以后当不了太后呢,于是答应了这件事。

很快异人就回到了秦国。此时在位的秦昭王很快就离世了。异人的父亲安国君只当了三天秦王就驾崩了。于是异人继位,并让吕不韦做了丞相。几年后,异人也去世了。因为吕不韦和异人的妃子赵姬关系很好,继续做丞相,还当了秦始皇的仲父。

奇货可居的故事,到这里就算结束了。这也是最为出名的古代人质故事的典型。

从“奇货可居”看古代质子制度的运作

二、为什么要有质子

在我国古代,历代都会同时有几个国家并列存在。当实力较强的国家暂时无法灭亡弱小的一国时,如果需要结盟,双方之间就需要有一份契约,为表诚意,除了文书以外,通常还要有抵押,以防止对方轻易不会叛变。我们今天也是如此,会有各种押金、定金的存在。在那个时候,一般都是人质,而且这个人质一般都是王室成员。

除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重要官员与帝王之间,也需要有一定的抵押来让帝王放心。这个抵押一般也都是人。即使是以诚信著称的名人,也不能例外。

用财物终究不如用人命表示诚意,这成了所有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质子制度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从“奇货可居”看古代质子制度的运作

那什么是质子呢?质子就是有一定地位和极高作用的人质。质子制度一般把重要的政治人物的亲属作为抵押,让对方安心的一种政治制度。质子制度的本质是政治契约。如果大臣敢临时倒戈,那么他的亲属也会被帝王"撕票"。

质子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盛行,被遣送的质子不计其数,除了著名的"奇货可居"的异人外,秦昭襄王嬴稷,以及荆轲刺杀秦王的燕太子丹。都曾经是质子出身。

这是强国之间,只用一个质子就可以了。如果是比较弱势的国家,就很难受了。比如三晋的魏国和韩国,夹在秦、齐、楚三个强国之间。谁都惹不起,只能一个国家送一个。这非常考验小国国王的生育能力。

从“奇货可居”看古代质子制度的运作

三、质子是如何运作的?

在古代能被选为质子的,一般都是有特殊价值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三位。他们身份的共同点就是都是遣送国未来的王。靖康之乱时,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被当作质子派往金国。

质子的确定主要有遣送方指定和接受方指定两种情况,如果是两国关系很微妙的情况下,接收方会要求指定质子成员。

从质子的遣送方形式来看,分为单方质子和互换质子。单方就很好解释了,小国不如大国,大国为了掌控小国,让小国单方面送质子。康王赵构就是一个典型的单方质子。

互换质子是两国为表示友好而作出的互相保证——尽管这种保证可以随时毁约。这种情况较少。

从“奇货可居”看古代质子制度的运作

质子被送到的对方国家后,会有专地看管和任命官职两种处理方式。

汉代的"保宫",宋代的"纳质院",都是质子居住的地方,有专人看管。如果两个国家关系尚可,有时接受方会让质子出任一定的官职。宋代的《册府元龟》记载,唐朝的皇帝李纯任命新罗带的质子当天子中允。

对于质子,有时监管和安抚同时并用,所谓恩威并济,如安禄山之子安庆宗娶了李唐宗室之女,定居长安;既跟皇家攀上了亲家,又被质押在京城。

从“奇货可居”看古代质子制度的运作

结语

质子制度在我国一直是一个政治关系的纽带。历朝历代都会有资子制度。即使发生了矛盾,质子也只能起到微小的作用。统治者还是会启用质子,因为没有别的方式方法来代替这种方式了。

有质子在手,最少对面想要搞事情会三思一下,大家心里都会有一些安全感。如果没有的话,就可以肆无忌惮,任性妄为了。尤其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联盟。

先秦的质子是最频繁的。历代虽然一直承袭,但是没那么大范围了。自治制度就在历史上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制已经很稀有了,质子制度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而且质子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反人权的,近代各个国家都很注重契约精神和人权,再加上人人平等的深入人心,质子制度终于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战国质子到底是何处境,一起来看看
...赵八年,终因秦对赵用兵,为求自保而仓皇逃离赵国,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经历九死一生的追杀,成功归秦。然而,异人归秦以后并没有直接现身,而是在吕不韦的安排下,暂时躲进大狱之中。明明
2024-09-30 12:19:00
从质子到联姻,看古老的政治智慧和外交
...废弃。这时候我们就要说说秦始皇的父亲秦异人了。如果吕不韦不出现,秦异人的命运就只有一个:孤独终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我们从质子的身份开始。一开始,很多王室成员都有资
2023-01-29 22:12:00
春秋战国为何各国要相互派质子?当时的质子制度又是怎样的
...安定与扩张领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策略与手段。其中,质子制度便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外交政策之一。为何各国要相互派质子?当时的质子制度又是怎样的?质子,即人质,是指一国将其诸侯或贵族
2024-10-23 20:49:00
...服,他的生活非常贫困。有时他甚至吃不饱饭。而那时的吕不韦正在赵国做生意。他非常富有。在了解了异人的经历后,吕不韦认为异人一定是有利可图的,所以他对异人非常好,吕不韦不仅给了异
2024-06-18 06:51:00
质子外交:古代王子与贵族的和平使命
...国大败赵国,赵王竟想杀了子楚泄愤。幸运的是,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逃回秦国,并继承了王位。除了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质子的精神压力也不容忽视。他们背负着祖国的重托,身处异国他乡,无
2023-11-03 15:51:00
从一介商人到朝堂相国,吕不韦抓住机遇实现人生逆转
吕不韦,秦国的丞相,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人。他出生在一个商人世家,但是他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姜子牙那里。作为一介商人,他在接受父亲的商业版图之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一个真
2023-02-16 22:08:00
吕不韦的一番话,打动了膝下无子的华阳夫人,赢异人成功回国,被当时的太子安国君所赏识。安国君把赢异人过继给华阳夫人为子,后来他因此还登上了秦国大王的宝座。一个大商人,一个落魄的贵族
2024-06-18 06:38:00
吕不韦的故事:经商天才吕不韦是濮阳历史上最富有的人,是开拓国际贸易第一人。在经商方面,吕不韦比商业之祖范蠡更有本领,他白手起家,年纪不大就离开家乡濮阳,到拥有丰富木材和药材资源的
2024-05-01 20:31:00
战国风云:质子异人的逆袭与吕不韦的胆识
...能活下去。这时候一个人来告诉他秦军撤了,这个人就是吕不韦。。 2.奇货可居吕不韦不是赵国人,而是韩国阳翟然,家里是阳翟有名的商人。因为秦国向东不断扩张,吕不韦认为继续待在阳
2024-03-07 06: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