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15 06:4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

本报记者 刘志强 王云杉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5日 第 06 版)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年来,一张蓝图逐步变成现实,主要成果有哪些?下一步如何发力?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

记者: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王凯:10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交通方面,“轨道上的京津冀”带来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京津雄半小时通达、地级以上城市高铁全覆盖。生态方面,城市群宜居水平显著提升,国考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永定河等五大主干河流全部重现“流动的河”。产业方面,创新协作网络快速生长,区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北京科技成果向津冀两地“就近转化”比重不断提升。中关村企业累计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已突破1万家。公共服务方面,京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持续向河北延伸,京津冀主要城市和县城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此外,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功能体系向更高层次演化。人工智能等领域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国家实验室加速布局,集成电路、先进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能级产业平台加快落地,区域科技创新力和尖端产业集群竞争力显著提升。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向更健康状态演化。区域“大集中、小分散、组团式”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逐渐清晰,北京、天津双城发挥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的发展轴沿线产业转型升级和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西北部生态涵养区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非首都功能并重阶段,北京城市副中心进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推进通州区和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记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这方面的主要成效体现在哪里?

王凯:10年来,有关部门和北京市从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出发,坚持疏解整治促提升,采取分散疏解和集中疏解相结合的方式,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推动一批区域性批发市场、一般制造业向京外有条件的地区转移。2014年战略实施以来,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超过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约1000个。二是推动中央单位所属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的雄安校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和部分央企总部都已经开工建设,一些央企总部迁移到上海、武汉、深圳,更好发挥了首都辐射带动作用。

从城市尺度来看,北京用减量来倒逼城市深刻转型,探索了以“规模约束、功能优化、空间提升”为鲜明特征的发展路径,实现了减量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经营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经济总量先后跨越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

记者: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就近年来“未来之城”的发展来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意义何在?

王凯:7年以来,雄安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经过7年规划建设,新区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支撑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逐步完善,积极推进启动区开发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产业和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外围组团片区和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有序开展。

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在新的发展阶段,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不仅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将成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记者:继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

王凯:新起点上,要把握好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定位,从能级再提升、空间再提质、领域再突破、机制再创新等方面持续推进工作,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能级再提升。围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重塑“圈层—廊道”“节点—网络”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模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优化区域经济廊道和城市体系格局,推动环渤海经济区优化整合,继而带动北方腹地发展。

空间再提质。以人为核心,坚持“高品质、强韧性”导向,推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下功夫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建设全龄友好城市,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持续探索城镇布局与自然本底适配的发展模式,实现人口密集、资源紧约束地区空间资源的精准配置和城镇的合理布局。

领域再突破。推动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以需求侧的消费升级引领供给侧的产业升级。持续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推进轨道枢纽与功能区耦合布局。强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推动空间绿色低碳转型。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完善一体发展的共享服务。

机制再创新。以一体化、示范性为目标,加快在“规划—建设—治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关键领域、重点地区、重要平台协同治理政策机制创新和示范方面形成新突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21日 08版)【光明时评】近日,京津冀三地多家单位联合完成的《京津冀地区主要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正式发布。该图展示了京津冀地区主要历史文化资
2024-03-21 04:01:00
...中加快发展本报记者郭文静通讯员霍晓龙今年,我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明确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32项重点工作,印发《邢台市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十项措施》,发力政策
2023-07-04 09:48:00
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地区,这片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自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以来,在十年时间里跑出不同寻常的“经济加速
2024-02-27 12:12:00
首届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张静旖1月20日,首届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在北京市第四中学举办,论坛主题为“协同发展 共创未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主持开
2024-01-23 23:00:00
...济学创立人近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联合组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其主要职责是聚焦跨区域、跨领域重点事项,推动落实三省市层面协同机制确定的工作
2023-08-03 09:11:00
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指数为52.02%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今年一季度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指数为52.0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27个百分点,反映出京津冀商贸物流经济活动呈现稳步向好的运行态势河北日报讯(记者刘杰)京津冀
2024-06-16 06:55:00
京津冀协同创新亮点纷呈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新近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显示——京津冀协同创新亮点纷呈2013年到2020年河北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63
2023-01-10 08:44:00
“瓣瓣同心 心相连”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京启动
...新闻见习记者黄雨晗)为在网络空间多维立体展示10年来京津冀三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动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2月
2024-02-22 18:19:00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人才培养示范园区成立
2024年2月21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人才培养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园区成立大会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固安校区召开。北京市教委供图中新网北京新闻2月22日电 (记者 杜燕)在
2024-02-22 11:52:00
2023京津冀视听产业走廊建设论坛举行 发布多项成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潘俊强11月29日,以“聚合京津冀视听力量 培育超高清产业动能”为主题的2023京津冀视听产业走廊建设论坛在门头沟区举行,论坛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论坛现
2023-11-30 13: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南网11月6日讯 近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尤溪县荣福碳业有限公司限期(5日内)修复自动监测设备的湿度计
2025-11-06 14:00:00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宣萱)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宣城市锚定与南京的联动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逐步织就两地“无缝对接”的通勤图景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