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粮食种植巧用“加减”法增产又增收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26 01: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呼和浩特日报

和林格尔县:

粮食种植巧用“加减”法增产又增收

本报讯 隆冬时节,正值农民粮食销售旺季。近日,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西厂圪洞村富鑫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门前,一车车火红的高粱经过称重、除杂后,整装待发。这些高粱将运往四川、陕西、山西等地。合作社负责人杨在军手里有了销售25万公斤高粱所得的65万元“巨资”,高兴地盘算着开春的种植计划:“过几天就准备联系种子、化肥等备耕物资。”

杨在军告诉记者,2023年,他在种植青贮玉米的基础上,流转周边村庄水利条件较差的500亩地种高粱,亩产达500多公斤。青贮玉米还增加了新品种蒙青贮1812,收成特别好,平均亩产青贮3.4吨。说起过去一年的种植结构调整,杨在军觉得自己做的“决策”很“对路”。

现年51岁的杨在军在2014年成立了富鑫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发展种植业。流转土地由起初的几百亩增加到2023年的4000亩,玉米种植品种增加粮饲兼用类型,2023年开始通过控水、控肥、控药、控膜方式种植玉米,除去土地流转费、人工费、种子、化肥及银行贷款利息等开支,年纯收入达80万元。

在控水降耗方面,杨在军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技术,直接把肥料随水均匀地输送到作物根部,供作物“细酌慢饮”,节水16.6%;在控肥增效方面,使用配方肥后,增施了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25%;在控药方面,应用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技术措施,使用高效低残留的“苯唑氟草酮”进行杂草防治,有效减少了化学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在控膜减污方面,青储玉米全部使用了加厚地膜,秋收进行地膜回收。

“我种了3400多亩玉米,投入上就能节省10万多元钱,每亩有效亩产值提高212元。”杨在军说。

杨在军巧用“加减”法的粮食种植手段,只是和林格尔县利用新技术增粮示范的一个缩影。2023年,和林格尔县大力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在实施玉米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中,通过“四控”技术的综合应用,促进农户增收,带动全县种植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绿色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提升”。

“和林格尔县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播种面积突破100万亩,产量超过35万吨。”和林格尔县农牧业局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和林格尔县还将大力科普农业实用新技术,创新玉米种植模式,继续探索适合和林格尔县的玉米高产种植模式和先进管理经验,把新技术贯穿于农业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李海珍 王效平 孙国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内蒙古和林格尔:节本增收靠农技
...技日报张景阳 王效平这几天,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西厂圪洞村富鑫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门前,每天都有一车车火红的高粱整装待发。这些高粱将被运往四川、陕西、山西等地
2024-03-13 09:03:00
全国秋收进程过半一季稻、玉米、大豆收获均超五成
...呵成。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高粱红了,农民伯伯看着丰收的高粱喜笑颜开。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吉林省珲春市马川子乡南山村水稻收割。
2023-10-20 01:57:00
春粮种植100万亩 习水掀起春耕热潮
...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据悉,今年习水计划春种粮食100万亩,涵盖水稻、玉米、高粱、大豆、小麦、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为了加快推进春季农业生产,习水已将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任
2024-03-22 08:25:00
四川高县:多措并举施“粮”策 粮谷满仓增收益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多措并举出“粮”策,抓实粮食扩面增产,千方百计保障粮食安全,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今年,高县大春粮食播种面积67.78万亩、同比增加2.2
2023-09-19 10:30:00
我市科技助力稳粮保供提产能
...土、平整、施肥等工作,帮助农民解决种植方面难题,为粮食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我市统筹开展种业振兴、面积挖潜、托管服务、防灾减灾等十大增产行动,坚决
2024-04-02 09:44:00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奏响山地现代农业“五谷丰登”交响曲
...,不负耕耘。今年以来,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粮食生产安全责任扛在肩上,严格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要求狠抓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继
2023-09-25 03:30:00
农机闹春耕 粮丰技先行
...耕地机翻田整地,或推着播种机种植各种农作物,都在为粮食丰产丰收努力。记者从黔西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黔西市全年粮食作物计划播种总面积110万亩,预计总产量25万吨。夏粮播种面
2024-03-18 05:04:00
...15%关税,对高粱、大豆加征10%关税。对美加征关税对中国粮食供应有何影响?13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王辽卫对此进行分析。“中国粮食供应有保障。”王辽卫表示,国内企
2025-03-13 18:20:00
这些粮食的营养成分,给身体健康带来的诸多益处
大米、玉米、高粱等粮食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些粮食的营养成分以及它们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的诸多益处。一、大米1.营养成分: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
2023-11-03 08: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夜晚为何多梦?揭秘梦境背后的健康暗示
深夜,有些人却总是在睡梦中辗转反侧,梦境连连。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整晚的梦境仿佛播放了一部长篇电影,醒来时疲惫不堪
2025-11-14 10:57:00
东城中医医院刘玉荣医生:通鼻窍、健脾胃、扶正气,助您安稳度秋冬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气温骤降时,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让防御功能减弱。特别是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面临复发的可能
2025-11-14 10:57:00
新选择,超声也能查胃肠!青岛妇女儿童医院上新喝杯“糊糊”就能做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
鲁网11月14日讯为满足广大患者对舒适化诊疗的需求,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超声医学中心正式引进并开展“胃肠充盈超声造影”检查新技术(以下简称“胃肠超声造影”)
2025-11-14 10:22:00
血脂报告单上“↑↓”符号,哪个指标风险大?
许多人在拿到血脂检验报告单时,最关注的是报告单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健康信息,其中一些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紧密相关
2025-11-14 06:49:00
掌握糖尿病足早期信号 这5个部位要重点检查
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前来医院就诊的情况并不少见。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2025-11-14 06:49:00
“大脑重启”不是科幻片:MECT治疗室里的“无痛升级”全记录
在精神科治疗领域,有一种被称为“大脑重启”的治疗方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它就像给大脑做一次精密的“系统升级”
2025-11-14 06:49:00
咳嗽总不好?中医辨“寒热”、西医查病因!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相信许多人都经受过咳嗽反复发作的困扰,持续咳嗽不仅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还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
2025-11-14 06:49:00
便秘太难受,可试试这些方法改善
蹲厕所半小时,腿麻了还没动静,你是否也被便秘缠上过?其实便秘不只是排便困难,长期忽视还会导致腹胀、口臭、皮肤变差,甚至增加痔疮
2025-11-14 06:49:00
中医如何看待腰椎病的成因以及预防
腰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表现为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中医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腰椎病的成因有独特理解
2025-11-14 06:49:00
北京京医中医医院专业治疗耳鸣深度探析:优势、方法与患者选择
耳鸣的困扰在于其无形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当寻求专业治疗时,北京京医中医医院的耳鸣专科因其纯中医的系统疗法而备受关注
2025-11-13 11:45:00
医学科普|年轻男性必修课:前列腺炎的防与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前列腺疾病似乎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然而,门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开始因前列腺问题而就诊,其中以前列腺炎尤为常见
2025-11-13 11:46:00
确诊乳腺癌怎么办?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详解诊疗流程
当诊断书上写下“乳腺癌”三个字,初期的震惊与迷茫或许还未散去,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5-11-13 11:47: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康佳:产后肩颈僵硬伴头痛,多是“经络不通”
康佳,首都名中医、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科、教、研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
2025-11-13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魏玉龙:经络辨证,精准治疗头痛
魏玉龙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系副主任、气功教研室主任。历经20余年临床实践
2025-11-13 14:40:00
东城中医医院马剑雪: 产后脸上长斑不消,别只怪日晒,多是“肝郁血瘀”
马剑雪,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四川省名中医胡玲香老师。2013年至今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医师学习
2025-11-13 1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