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当代贵州·名家专栏】一路向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6 01:3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当代贵州·名家专栏】一路向黔

提要:踏上黔路,一个崭新的王阳明,一个影响了华夏文明史的阳明先生,即将诞生。

敢问路在何方?

对于这个问题,几乎所有心志坚定的人都会回答——路,在脚下!

可是有时候,有些路,艰难得实在出乎意料,让人难以想象。如果不曾亲自去跋涉过,所谓的“路在脚下”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当王阳明从浙江老家出发,由浙入赣、由赣入湘之时,就早已对这趟贬谪之途的行路难有了心理上的准备。甚至可以说,是从南京城中与父亲达成共识之时,甚至是在武夷山中写下《泛海》的时候,对即将到来的行路难,王阳明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于是,他这一路确实在不停地感慨——行路难!

由浙入赣后,他作有《夜宿宣风馆》,诗云:

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

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

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

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宣风馆,即宣风驿馆,在今江西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王阳明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对理学鼻祖、濂溪先生周敦颐的追慕与敬仰。

可是一转身,他依然要慨叹“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这样崎岖的山路上,已是少有行人,斑斑辙痕,已不知是多久前的古人所留!沙溪马渡之后,犹然浑浊不堪。这样的行路,如何不难?所以,他才离故乡,已思乡情深,故而,无边春愁,随夜入魂。

当然,萍乡的山路是不是真的那么难走,我们其实是有足够的理由去怀疑王阳明此时的抱怨的,因为当情绪稍有转变,他的行路又迅速变得不仅不难,反而还有趣起来。

他的七律《宿萍乡武云观》诗云:

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

翠色绝云开远嶂,寒声隔竹隐晴溪。

已闻南去艰舟楫,漫忆东归沮杖藜。

夜宿仙家见明月,清光还似鉴湖西。

这可是自晓至暮的行程,整整走了一天,对于贬谪路上的王阳明来说,光是一整日的疲惫,大概就够让他慨叹一阵行路难的了。

可是并没有,因为他兴致很高,所以崎岖的山路在他眼中是“晓行山径树高低”,而路上的泥泞,也变成了“雨后春泥没马蹄”的野趣。抬眼望去,“翠色绝云开远嶂”,这是何等的赏心悦目;马上细听,“寒声隔竹隐晴溪”,这又是何等的生动而静谧。虽然还是难免有乡思之情,但耳目一新处,真是人生别样坦途!

由赣入湘,虽然岳麓山上有朱张前贤的身影、遗迹在等着王阳明,但他对湖南的山路依然如前,时不时要发出“行路难”的抱怨。他在湖南醴陵作有七律《醴陵道中风雨夜宿泗州寺次韵》。诗云:

风雨偏从险道尝,深泥没马陷车箱。

虚传鸟路通巴蜀,岂必羊肠在太行!

远渡渐看连暝色,晚霞会喜见朝阳。

水南昏黑投僧寺,还理羲编坐夜长。

起篇可谓是在哀叹——谁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谁说“太行之路能摧车”?这湖南的山路崎岖,没马陷车,可真是一点也不逊于蜀道与太行啊!

可他一边感慨着“湘道难”,一边又写下《南游三首》寄给远在京城的好友湛若水,说自己“南游何迢迢,苍山亦南驰”,一派云游仙人的风范。诗中,他调侃湛若水——以前,我们约好了一起来共游湘楚山水,现在我就在这儿呢,你来不来?我们甚至可以想见500年前诗人落笔时调皮、狡黠的微表情。

所以,“行路难”对于此刻“在路上”的王阳明,尤其是在贬谪路上的王阳明来说,其本质只是一种“诗意的呻吟”而已。

况且到了16世纪的大明王朝,长江中下游地区早已成为整个王朝的经济中心与农业中心,而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湘赣之地,江河密布,水路纵横,更是南来北往、西去东还的必经之地。从中原到岭南,从东南到西南,在湘赣沿途,自唐代以来,尤其是明初以来,就设有大量驿站,所以,考寻历史真实,我们完全不必把王阳明在湘赣之间“行路难”的悲叹当真。

即便是王阳明自己,也早就表明了这种心迹。他在刚刚离开故乡,才踏上一路向黔的贬谪之途不久,在还没有离开浙江、进入江西之前,就写过一组《杂诗》,这组杂诗共有三首,开篇都是从“行路难”的预想说起。

《杂诗三首》

其一

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

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

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

邈然思古人,无闷聊自有。

…………

其二

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琴瑟在我御,经书满我几。

措足践坦道,悦心有妙理。

…………

其三

羊肠亦坦道,太虚何阴晴!

灯窗玩古易,欣然获我情。

…………

王阳明虽然非常擅长和诗圣杜甫一样的格律诗创作,但在诗歌创作的才情上,他可能更接近于诗仙李白。“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这种对于“行路难”的夸张描写,可以说丝毫不逊于写下《蜀道难》与《行路难》的青莲居士李太白。

可是,他转头就轻描淡写地说:“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措足践坦道,悦心有妙理。”路,在有的人脚下是险道畏途,但在我王阳明足下,再险再难再逼仄,也是坦途,也是大道!

正是因为有这份自信,他才敢说:“羊肠亦坦道,太虚何阴晴!”

王阳明的这份自信,在刚刚踏上一路向黔的贬谪之途时,就是如此。然后在历经跋涉终于踏入黔境之时,也还是如此。所以,他在离开湖南进入贵州平溪卫后,依然保持着惯有的心境,一路西行的同时,还寻幽访奇。

在平溪卫,有一处钟鼓洞吸引了他,于是他写下了七律《钟鼓洞》。诗云:

见说水南多异迹,岩头时有鼓钟声。

空遗石壁千年在,未信金砂九转成。

远地星辰瞻北极,春山明月坐更深。

年来夷险还忘却,始信羊肠路亦平。

一句“年来夷险还忘却,始信羊肠路亦平”,与“羊肠亦坦道,太虚何阴晴”,是何等的前后呼应、一脉相承!

然而,接下来让王阳明大跌眼镜的是,当他亲身经历后,才发现接下来的“黔路难”,居然与“湘路难”“赣路难”,乃至与此前所有的“行路难”,都大不相同。

踏过沅水驿,踏上黔路,一个崭新的王阳明,一个影响了华夏文明史的阳明先生,即将诞生。

(责任编辑 / 梁健)

【当代贵州·名家专栏】一路向黔

来源 / 2023年《当代贵州》第31期

编辑 董桂

二审 孙琳佳

三审 梁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国名家看贵州 | 柳建伟:贵州包容、滋养着每个来到这片土地的创作者
...二个人物,则是500多年前,被贬后谪居贵州的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贵州的近3年时间里,王阳明“龙场悟道”,传道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开创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阳明心学,对
2024-11-12 20:21: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主编黄勇围绕《万物一体与同感: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为主题
2025-08-01 16:36:00
...剧以京剧表现手法融合话剧体验式讲述方式,将观众带入王阳明悟道的时代。时长约2小时的演出,现场掌声和叫好声不断响起,演出结束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据了解,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
2023-08-27 05:54:00
溯源贵州书院历史!修文县龙冈书院系列文化活动12月29日开启
...艺集团出品、贵州省歌舞剧院制作的原创历史大型舞剧《王阳明》,也将在修文龙冈书院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上演。位于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镇中国阳明文化园内的龙冈书院据悉,这是在龙冈书院举
2024-12-25 12:00:00
全国名家看贵州 | 葛水平:贵州是有着自然清新、人文温暖的文化沃土
...和传统的体现。”至于“才”,葛水平认为,不论是明朝王阳明在此悟道心学,还是当代涌现出何时光、欧阳黔森、戴冰、李寂荡等一批文学名家,人才辈出的贵州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蓬勃喷涌之势
2024-11-12 20:21:00
【新词汇,在贵州⑤】四大文化工程
...化屋的春天》,黔剧《娘美》、杂技剧《脊梁》、舞剧《王阳明》、‘贵州桥梁’系列中国画、‘苗乡见闻’系列油画、‘贵州历史文化名人’系列雕塑等都将进入创作生产期,并陆续推出‘新时代
2024-03-11 12:22:00
刚刚,贵州京剧院冯冠博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精神,讲述了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的故事。冯冠博以老生大文戏造型、新编唱腔,生动诠释了鲜活、厚重的阳明形象。作为贵州省“阳明文化”转化
2024-04-27 02:52:00
文化中国行|深耕文化资源 注重转化运用——擦亮贵州阳明心学诞生地文化名片
...照。 阳明文化是贵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00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期间“龙场悟道”成为中国儒学一大高峰“心学”的起点;创立龙冈书院,开贵州书院讲学之风;传道贵阳文明书院,始
2024-05-09 16:55:00
...择性所决定的。 在若干客居或经过的“作家”阵列中,王阳明、徐霞客、洪亮吉、邹一桂的诗文最有代表性。王阳明不仅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还在贵州留下
2024-11-01 06: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