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期,部分不法分子冒充
银行、保险公司或微信客服
利用“百万医疗保险”等说辞
以“不退订业务就会每月自动扣款”
为由实施诈骗
今天,小保带您了解该类诈骗的手法和特点!
常见诈骗手法
冒充官方客服来电
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信息,冒充保险公司、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客服人员,声称受害人的某项保险服务即将到期,如不退订就会每月扣费。
诱导下载软件或开启屏幕共享
在受害人提出取消或关闭服务要求后,骗子以在线远程指导退订为由,要求受害人下载所谓的“官方APP”或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远程查看、操控受害人手机。
窃取个人信息和资金
在屏幕共享的过程中,骗子会诱骗受害人输入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从而窃取受害人的资金或进行其他非法操作。
典型案例分析
近日,张先生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微信客服,告知他之前办理了百万医疗保险,如不取消,将每月自动扣费800元。
对方声称可以帮助取消这项服务,但需要添加其私人账号。添加后,对方要求张先生下载了某“退款渠道”APP,并开启了屏幕共享,以协助完成取消扣费的流程。张先生按照指示操作,直到收到银行的扣费短信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诈骗公式
冒充保险客服来电+不取消自动扣费+添加客服取消扣费+下载软件屏幕共享+获取银行卡号、验证码等+盗刷银行卡=诈骗
防范措施
保持警惕,核实信息
收到自称客服的来电或短信时,请勿轻易相信。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交易信息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验证。
不随意点击链接或下载软件
对于不明来源的链接或软件,切勿随意点击或下载。特别是要求输入个人敏感信息的APP,更要提高警惕。
不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无论对方以何种理由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功能,都应坚决拒绝。屏幕共享功能会泄露你的所有操作信息,给骗子可乘之机。
保护个人信息
切勿随意向他人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作者: 王静怡 编辑: 王静怡 责任编辑: 王静怡 终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0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