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校园跑打卡“强制性”太强?如何提高大学生运动积极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25 09:38:00 来源:光明网

日前,多所高校通报学生代跑等作弊情况,并表示课外锻炼是体育课与体育期末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吁学生诚信跑步。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对大学体育公共课的课外锻炼方式进行改革,“校园跑”是大学生们打卡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

央视网《新闻+》记者了解到,不同高校有不同的校园跑规则。来自江西某高校的何同学告诉记者,每个年级有不同的规定分值,要达到规定的次数和里程,比如大一学生打卡27次即可满分,大二至大四学生打卡满36次才能达到满分;女生每次不低于2000米,男生不低于2500米,而且每次跑步的时间不能超过45分钟,此外,还需要在学校操场固定的地点进行定位打卡。

校园跑打卡“强制性”太强?如何提高大学生运动积极性?
校园跑打卡“强制性”太强?如何提高大学生运动积极性?

“女生每次跑1200米,男生跑1600米就算打卡合格,一个学期打卡满40次,体育成绩中校园跑这一项成绩就是满分,如果打卡不到20次,这项就没有分数。”来自湖南某高校的王同学向记者介绍道。

此前有报道称,不少大学生由于全力备战高考,体质一般,让学生提升体质是校园跑步打卡的最初目的。“我觉得目前校园跑强度还比较人性化,在课业不是很繁忙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确实能够督促我们锻炼,不然可能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是不会去自主锻炼的。”何同学说道。出于对期末学业紧张以及天气情况的考虑,何同学已经提前完成了本学期的校园跑步打卡任务。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措施会引起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存在利用外挂软件、骑车代跑、找人替跑等作弊行为。记者发现,社交平台、购物平台均可以搜索到关于“代跑”的信息,代跑服务通常按公里数收费,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由于不同高校有不同的打卡规则,代跑商家也提供不同服务,有些代跑服务针对本校学生,直接使用本人手机代跑;而有些代跑服务仅支持无规定打卡点的校园,提供账号密码即可完成服务。

“学校要求晨跑,但是我每天早晨八点都有课,实在是因为时间冲突才找人代跑,学校查得很严,第一次找代跑就被发现了,本来学校规定打卡24次就算合格,现在我需要打卡跑步48次。”来自江苏一所高校的肖同学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也正是因为该学校审查严格,肖同学找的代跑商家直接退款并表示不再“接单”肖同学所在的学校。

此外,各高校使用的跑步打卡App也存在一些运行问题,记者所联系的多名大学生均表示自己经历过打卡失败的情况。何同学回忆道:“App有时会出现故障,我都跑完了,结果显示成绩无效,只能自认倒霉,第二天再重新去跑一次。”湖南某高校的史同学也向记者展示了校内交流平台上同学们对于打卡App的吐槽:“定位不准”“广告太多”“成绩上传不上去”……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副院长屈国锋表示,体育应该是诚信的,学生需要遵守规则制度。此外,学校也需要不断完善体系化建设和配套的管理系统和措施,完善规则制度,做到合理性、人性化并行,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同学予以照顾,实现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校园跑打卡“强制性”太强?如何提高大学生运动积极性?
校园跑打卡“强制性”太强?如何提高大学生运动积极性?

运动的方式难道只有跑步吗?有关校园跑步打卡的话题时常引发热议。对此,屈国锋表示,跑步本身具有一定的锻炼价值,另外在进行统一管理时,该项目的接受程度高、技术门槛较低,且从时间或里程上更容易量化,因此多数高校都会将跑步作为学生的打卡方式。

问及对运动习惯的看法,王同学认同跑步的运动价值,而且跑步是比较方便、便捷的运动之一,普适性也比较强,不过如果学校能够支持有个性化的选择更好,比如游泳、羽毛球等。

“教育本身存在规制管理,但也需要一些自由度。”屈国锋认为,目前打卡跑步等管理制度的存在是有一定必要性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其体魄,但是管理制度还有可提升的空间,实现运动的多元化,尝试将打卡里程改为累计运动时长,给学生们提供多种运动项目的选择,比如舞蹈、游泳、球类等运动,给学生留出自我选择的空间,实现教育与健康的“双向奔赴”。

谈及当前影响大学生运动的因素,王同学认为,确实有不少同学的课业压力繁重,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完成跑步打卡,“比如需要做实验的同学,在实验室里一坐就是一天,还有很多同学忙于竞赛、考试”。另外,基础设施的条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学校规定必须在操场打卡,但有些同学的宿舍离操场很远,其实从宿舍到操场的距离也可以算作运动的一部分了。”何同学说道。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想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不但需要改革体育教学的方式,各高校还需要加强体育师资、体育设施的配备,以及体育场馆的建设。“当前有些学校缺乏体育师资和体育运动的场地,这也会导致学生的运动方式较为枯燥。因此,加强学校的体育师资建设,从传统的体育课向建立运动队或者俱乐部的方式转变,有助于学生形成崇尚运动、喜欢运动的风尚”。

事实上,大学生并不抵触体育运动本身。记者了解到,不少高校开设了丰富多元的体育课程,同学们都会积极选报,此外,同学们也会踊跃参加体育比赛或体育社团。“我觉得趣味性强一些的比赛,或者有奖励形式的体育活动更能激励到大家,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更高。”王同学说道。

“我们要改变的是一种观念,运动不是来约束我们的,而是一种陪伴,应该是乐在其中的事。”屈国锋认为,高校应该通过运动会、课外活动、宣传活动,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到运动对于个体积极的影响,形成健康运动的意识和观念,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来源:央视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5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在大学中,体育运动常常会变为一种关乎学分、成绩的强制性运动,导致学生难以用一种松弛的心态好好感受运动的快乐。笔者的一位朋友就分享过自己“奇葩”的体育课经历:因为怕体育成绩拖
2024-05-20 17:16:00
...是因为高校的体育锻炼常常会变为一种关乎学分、成绩的强制性运动,带有“强制性”的措施难免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于是这类运动在学生眼中就成了令人“头大”的任务和累赘,导致学生难
2024-05-23 08:28:00
...家长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是否学习,避免出现强制性学习、打卡等行为。相关人员介绍,目前,池州市教体局已安排各县区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做好调整和规范操作,对安全教育平台的日常
2023-11-22 18:26:00
...。相信这种情况老师、家长、学生心知肚明,可面对一些强制性的要求,都只能是“认认真真”打卡走过场。中小学生正处在正确三观塑造的关键期,这种身边的形式主义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不可
2023-11-24 03:26:00
国家卫健委:建议强制执行育儿假政策
...织(OECD)国家都有全国性育儿假制度,亟须出台全国性强制性政策和实施细则。 从假期时长、津贴标准、支付主体、休假方式看,我国育儿假政策最大的不足是支付主体主要为用人单位。
2023-05-21 08:00:00
...是推广类。中央层面无明确要求,以行政命令或其他具有强制性的方式,强制推广下载、使用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关注公众号、微博等行为。二是考核类。将登录率、转发量、评论数、点赞数
2024-03-13 01:44:00
我国推动粮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监管总局(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了《小麦》《大豆》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新标准在提高收储效率、节粮减损、引领企业适度加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主任王
2023-07-10 09:04:00
...)也将于近期发布。据介绍,2018年教育部就牵头出台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6246-2018《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有力规范了运动地坪市场;而此次出台的三项推荐性国
2024-03-17 00:46:00
...)进口健身器材需要进行CCC认证吗?CCC认证全称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是中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
2023-02-25 04:1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