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用一根银针试出“毒粥”,斩杀宫女暴打太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5 16:47: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起明朝,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毕竟这个朝代的故事和传说有很多。

而且作为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当中的汉族政权,自然是非常有特色的,也很受大家的关注。

说起这个朝代的建立也是非常有意思,因为这个朝代的开国元勋是草根皇帝。

朱元璋用一根银针试出“毒粥”,斩杀宫女暴打太监

他出身贫寒,甚至还当过乞丐,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建功立业,推翻元朝的统治,自然是让人意想不到,甚至是刮目相看。

但其实,这样的丰功伟绩也不是他一个人创造的,他也需要很多帮手。

这些帮手中,有些给他出谋划策,有些则给他带兵打仗,奋勇杀敌。但是没想到,这些重臣却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下场。而这一切都和朱元璋本人有关。

清算旧臣

朱元璋本人可以说是非常多疑的,在他当上皇帝之前,对于他的臣子还是很好,并且和知人善用.

但是没想到,他坐稳了皇位,便开始大规模地清算这些重臣,甚至是大开杀戒,一下子杀掉了朝廷中的几万名官员,这个杀戮规模之大,真是叹为观止,也足够被记录进入史书。

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幸免,虽然当初的朱元璋是在胡惟庸,刘伯温等人的辅佐之下坐上的皇位,但是朱元璋坐稳位置后,第一个清算的就是他。

虽然当初的刘伯温想要告老还乡,退隐山林,但是朱元璋极力把他留下并给他封了一个伯爵的称号。

朱元璋用一根银针试出“毒粥”,斩杀宫女暴打太监

即便如此,刘伯温还是遭到了清算,他被莫名其妙地死了,而且胡惟庸等人也被冠上了结党营私的帽子,因此大开杀戒。

大将军蓝玉也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戮了。

可以说当时的朱元璋就是杀红了眼,仿佛眼中放不下任何一个老臣,放不下任何一个对自己政权有威胁的人。那是他的疑心重重,甚至连身边的宫女和太监都不放过。

毒粥引起的血案

朱元璋虽然杀人无数,但是他对于政治还是非常用心的,也很刻苦,甚至经常批阅奏折到半夜。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需要养精蓄锐,喝一杯茶或者喝一碗粥休息一下。有一天晚上,一个宫女直接把一碗粥点到了朱元璋的面前,虽然朱元璋表面上相安无事,但是他却在心里盘算。

毕竟每次都是太监把粥端上来,没有宫女直接端上来的传统。

所以他便觉得此事非常蹊跷,因此用一根银针试了一下,果然变成了黑色,朱元璋不容任何解释,便下令杀了这名宫女。而且还把太监都拉来拷问,问这是怎么回事,当时的太监也确实不知道里面有毒。

朱元璋用一根银针试出“毒粥”,斩杀宫女暴打太监

无奈之下,他便把厨师叫到了身边,并且强迫他喝下这碗所谓的毒粥。厨师喝下去之后却相安无事,这也让朱元璋非常好奇。

原来是因为这位厨师想给皇帝调整一下身体,所以才在里面放了白萝卜,这种白萝卜里面含有的东西会和银针起反应,所以才会出现银针便黑的局面。

这个就是朱元璋为什么觉得这是一碗毒粥,但厨师喝了却什么事都没有的原因。

宫女越过太监送粥本就不符合常理,再加上银针是黑色,让多疑的朱元璋更加怀疑这碗粥的真实面目,所以多疑而又脾气暴躁的他才酿成了这样的惨剧。

不仅让这个宫女无辜的失去了性命,还让太监、厨师大惊失色。

作为一个皇帝,可以担忧自己的位置,但是却没有必要过分担忧,更是没有必要疑神疑鬼,变得残暴,而这些,才是一个皇帝变得堕落的终极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23: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碗粥引发的血案,朱元璋真的如此杀戮成性吗
...而要说斩杀功臣最多的皇帝,那一定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丞相李善长、将军蓝玉和徐达,都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如果没有蓝玉,那么当初陈友谅的军队,就打到北京城了。最后蓝玉却因为反
2023-01-17 17:51:00
朱元璋半夜批奏折,婢女端来一碗热粥,朱元璋:粥可留,人斩了!
朱元璋乃明朝开国之君,其由平民登上帝位,历程极为艰辛。然这般一路逆袭之人,在登基后却变得极为敏感,对众人皆存猜疑之意。却有一日,仅因深夜一宫女送来一碗粥,便将其诛杀,此为何故?【
2024-08-16 10:01:00
朱元璋批奏折到半夜,宫女送来热粥,朱元璋:来人!粥留下人斩了
...神地批阅着案头一叠叠奏章,他便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继位已二年有余,为了巩固新朝的统治,他日理万机,勤勉政事。为官清正,深得百姓爱戴。当此国家兴盛之际,一场关于白
2023-08-28 11:40:00
从一碗粥看朱元璋的疑心病与权力游戏
明太祖朱元璋,以其果断和多疑而著称于世。他的统治下,明朝初期的政权得以稳固,但这也付出了许多无辜之人的生命。在那个时代,权力的斗争和皇帝的疑心病,往往成为了决定一个人生死的关键。
2023-09-17 00:32:00
聊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壮阔一生
...度警戒而显得有些暴戾和不近人情。其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虽然打下了大好江山,但也以残酷和多疑著称。朱元璋是大明开国之君,其生平可谓是波澜壮阔。
2023-07-05 21:44:00
朱元璋杀戮与猜忌背后的恐惧
“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明太祖朱元璋从要饭的和尚,一路杀伐征战开疆拓土,终于成了大明朝的皇,这种逆天式的发展经历堪称传奇。但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性情突变,屠尽满朝文
2023-10-21 07:32:00
太监和宫女之间“对食”,朱元璋为何要严厉禁止
...间,“菜户”比“对食”更稳定,更像夫妻。明朝初年,朱元璋对这种宫女和太监的行为非常厌恶,决定整治这种风气,就用当时最严重的刑法剥皮实草,就是谁犯了法,就把他们的皮剥下来,往里
2024-04-21 13:59:00
皇帝赏赐宫女,大臣竟挥刀自宫主动做太监,这是为何
...玄龄一个宫女。宋仁宗曾经赏赐一个宫女给了一个才子。朱元璋曾经赏赐给大将常遇春两个宫女,乾隆皇帝也赏赐过大才子纪晓岚两个宫女。其中朱元璋尤其喜欢赏赐手下宫女,除了赏赐过常遇春宫
2023-02-20 15:55:00
魏忠贤最恨的是天启皇帝,背后有何玄机?
...种婚姻关系在明朝早期是被严厉禁止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经下令严禁太监和宫女存在这种畸形的关系,但是后来随着太监地位的不断升高,这条禁令也逐渐被忽略了,毕竟朱元璋已经死了几
2023-04-24 19: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