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新墨脱故事:从背夫到种茶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01 11:01: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在墨脱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背夫村”叫背崩村,距离县城近30公里。墨脱公路没有通车前,不管是走西线的多雄拉雪山,还是北线的嘎隆拉雪山,都需要翻山越岭徒步四五天才能走出大山,所以墨脱有了背夫这个职业。十年过去了,背崩村已从“背夫村”变成了县里有名的“茶村”,今年60岁的向嘎,曾经当“背夫”30多年,现在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种茶人”。背崩村的檫曲卡茶园,是2014年建成,总投资为2200余万元,是墨脱县2012年启动茶产业以来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茶园。这几天,正是秋茶采摘期,向嘎家里有4亩茶田,品种是梅占和福鼎大白。今年10月,是村里第一次采秋茶,来收茶的公司,是佛山援藏招商引资而来的。

新墨脱故事:从背夫到种茶人

背崩村村民向嘎:直接从这里采出来就卖给了公司。现在的话,人家茶厂专门到这里来收购,挺方便的,老百姓很高兴。檫曲卡茶园由背崩村的村民包片分户管理,目前,可采摘面积1268亩,2023年3月至7月采摘茶青1.3万多斤,村民增收40多万元。向嘎家光销售茶青,每年收益4000元左右。

新墨脱故事:从背夫到种茶人

墨脱十宝公司负责人陈超:墨脱有非常好的这种茶叶资源,属于这种非常稀缺的高山有机茶园,而且面积非常大,所以我们就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墨脱。我们在这采用的是企业+集体+农牧民的一个合作方式,最后一起来分红,整个产业我们就一二三产全部开始联动了。墨脱公路通车至今,全县已建成了103个高山有机茶园,总面积1.92万亩,品种包括梅占、福鼎大白、黄观音、凤凰单丛、槠叶齐等,覆盖墨脱所有乡村。

新墨脱故事:从背夫到种茶人

墨脱县副县长李伟:2015年我们引进了第一家茶叶公司,目前6家茶叶公司涵盖了中国的六大茶系。在建设这个1.92万亩茶园的时候,政府陆续投入了3亿多元的资金,群众在里面获益了2亿多元。我们下一步,就是想通过这种茶旅融合,让群众更多参与到茶产业链当中。记者走进背崩村向嘎的家,是2016年国家投资改扩建的,房间屋后也种了茶树,还有白菜。向嘎有6个子女,现在跟老伴带着小外孙女佳佳一起过日子,她的妈妈益西卓玛在林芝已经临产。

新墨脱故事:从背夫到种茶人

这把砍刀,向嘎用了20多年,年轻时的向嘎是村里背夫中的行家。第一次当背夫,才13岁,跟着父亲,背着30多斤的补给物资,翻越海拔4500多米的多雄拉雪山,来回走了足足12天。常年顶着百来斤的货物翻山越岭,很多背夫的头顶上慢慢形成一处长长的凹陷,向嘎的头顶现在还有。沿途,在树洞里藏食物,在雨中躲泥石流,找石洞过夜,蹚蚂蟥地,这些经历,向嘎记忆犹新。

新墨脱故事:从背夫到种茶人

背崩村村民向嘎:马行道也比较窄,那时候很难走,那些红辣椒啊,然后背那个盐巴,家里面需要的那些穿的衣服,还有家里面用的那个油啊、肉啊那些从那边带过来,整整走了三天。今年10月25日,向嘎的小女儿益西卓玛在林芝市人民医院生了一个男宝宝,6斤重,母子平安。

新墨脱故事:从背夫到种茶人

跟孙女视频完后,向嘎来到了村里山坡上的“盼归亭”,以前没有通车时,村民就在这里等候远方亲人的归来。现在,成了游客打卡的地方,可以看到背崩乡的全景。背崩村村民向嘎:以前像这种环境你看都看不到,想都不要想。老百姓都现在很高兴,比较富裕了,老百姓现在是过得也很舒坦。(总台记者陈琴普布次仁益西边巴扬超)(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藏墨脱:茶园飘香富山民
本文转自:新华网游客在墨脱县背崩乡格林村的茶园中拍照(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平均海拔1200米,从2012年开始种植茶叶,目前在39个村庄里建
2024-04-26 11:49:00
70天!墨脱茶青销售额超1000万元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鲜敢今年墨脱县茶青自3月17日开采,截至5月27日,全县采摘茶青累计30.27万斤,茶青累计销售额达1003
2024-05-29 14:57:00
清风徐来,莲花盛开。眼下,墨脱云雾缭绕,茶山吐翠,层层叠叠,宛若仙境一般。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来到达木珞巴民族乡卡布村革林茶场,还未走近,便能闻到山中飘来的清新茶香和泥土芬芳,令
2024-05-16 14:3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西藏墨脱县——“绿叶子”变成“金叶子”(在现场)本报记者  鲜  敢“春茶,绿茶,4盒。”“李老板,红茶发两斤,地址:北京市……”“白茶还有没有?再发点到广州来
2025-03-27 06:12:00
雪山下的绿茵场
...嘉黎县中学学生在训练。益西色珍摄(人民视觉)林芝市墨脱完小女足队员在比赛。普曲珍摄(人民视觉)西藏日喀则市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定日县扎西宗乡是距离珠穆朗玛峰最近的行政乡,平均
2023-01-30 05:57:00
茶园飘香富山民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这是墨脱县背崩乡格林村茶园。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平均海拔1200米,从2012年开始种植茶叶,目前在39个村庄里建成103个高标准高山茶园,总面积约1.92万
2024-04-26 09:42:00
...委员——兢兢业业,加强普法宣传(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墨脱,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人民法院一级法官、全国政协委员白玛玉珍的家乡,这里曾经被称为高原“孤岛”。2013年,墨脱结束了
2023-02-25 05:15:00
墨脱县税务局:税惠润茶香 “绿叶”变“金叶”
...报客户端鲜敢春风十里茶飘香,又是一年采茶季。在西藏墨脱县茶园里,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一芽芽茶尖生机勃勃。采茶人穿梭在一垄垄的青绿之间,随着指尖不断翻转舞动,今年的第
2024-04-14 13:34:00
西藏墨脱县深化科技合作 推动白肉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客户端鲜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西藏墨脱县着眼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与福建省农科院之间的合作,开展县院合作创新技术援藏模式,在福建省农科院的鼎力援助下,精
2024-01-11 17: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单霁翔与姚安娜组“旅行搭子”,走进“非遗之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16日,文化体验真人秀《非遗之城·宝藏季》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宣布节目将于9月24日播出
2025-09-17 21:00:00
小手机带火“老手艺”,看沂水县崔家峪镇的直播致富“新路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 通讯员 王鹏 刘鑫 李佳琳“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咱们上常庄村的煎饼,用的都是自家种的小麦、玉米
2025-09-17 22:08:00
七旬老人娄山关避暑病发 贵州航天医院暖心守护助归家
多彩贵州网讯近期,79岁的梁爷爷(化名)与老伴从湖南衡阳来到贵州遵义娄山关避暑。不料,梁爷爷因牙痛服药后突发消化道出血
2025-09-17 22:26:00
流程“拆”着学! 德州推出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操作分解视频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梁超 德州报道为持续提升政府采购全流程运行效率,优化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服务质量,推动政府采购工作数字化转型
2025-09-17 19:38:00
山东数文集团两款大模型亮相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9月17日下午,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在济南浪潮计算服务产业园召开。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现场推介齐鲁文化大模型
2025-09-17 19:13:00
数智赋能,江西赣州产业焕新颜
中国网9月17日讯(记者王静实习生李君怡)在赣南革命老区,一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擎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发生。从传统家具制造到国际物流枢纽
2025-09-17 19:23:00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腿脚不方便,正愁没法去银行激活社保卡,你们直接上门来办,还教我查余额,太贴心了!”莒县龙山镇杨家沟村的刘大爷握着农商行工作人员的手
2025-09-17 19:15:00
近日,某演员在拍戏期间,穿着有肩章、臂章的人民警察制式服装直播带货,推销电子产品,引发争议,警方已介入处理。该演员发布道歉视频
2025-09-17 18:32:00
农行泰安山口支行:启动特殊服务为八旬老人解社保卡之急
通讯员 杨玉雪 张梦琪“姑娘,我们的孩子都在外地,今天好不容易来到银行,能不能帮帮我?”近日,86岁的李奶奶在农行泰安山口支行补办社保卡时的一段对话
2025-09-17 12:53:00
东南网9月17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至8月底,我省企业总量已突破210万户大关。与此同时
2025-09-17 13:21:00
尼泊尔唐卡的使者:德亚院长的艺术传承与文明互鉴之路
又一次见到德亚(Daya prasad joshi),我几乎确信他是某种意义上的使者——缘于他身后那些神秘而瑰丽的唐卡
2025-09-17 13:54:00
妙手仁心筑天路 情系边疆护安康——记泰安市中心医院赵广永援疆纪实
昆仑山脉的余晖漫过新疆戈壁,洒在岳普湖县人民医院的楼宇间,也映照着胸外科医生赵广永忙碌的身影。来自泰安市中心医院的援疆医者
2025-09-17 13:28:00
上饶市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公益课火热进行中
夏末的余热还未散尽,初秋的晚风已带来惊喜。广丰区9月“工会晚八点”火热进行中!无论你想给自己充能、陪孩子互动,还是帮娃培养兴趣
2025-09-17 13:28:00
泰山景区大津口乡:精准施策助学子 金秋助学暖人心
通讯员 孙钰婧 近日,大津口乡启动2025年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项目,通过精准摸排、简化流程、足额发放,为5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或在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精准帮扶
2025-09-17 12:54:00
当刘慈欣在撰写《三体》初稿时,或许未曾预料到这部诞生于工业小镇的作品,会成为撬动全球文化对话的“中国支点”。9月16日
2025-09-17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