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好样的!厦门海边,山东汉子跃海救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9-14 11:08: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璐璐

近日,厦门海边上演的惊险又暖心的一幕在全网传开,4人挺身而出,海里救人的事迹迅速冲上热搜,同样,广大网友很想知道,救人者的更多信息。

9月13日,记者联系上救人者之一时江涛,原来,他是咱们山东人。

生在菏泽,现在浙江嘉善的时江涛老家在菏泽市牡丹区西城街道。

好样的!厦门海边,山东汉子跃海救人!

(左四 时江涛)

“没时间犹豫,大家都勇敢向前”

回想起当时在厦门海边的场景,时江涛仍有些激动,这场救援,让他的厦门之行有了特殊的意义。

9月8日晚,在厦门出差的时江涛一行4人,晚饭后在观音山沙滩附近散步。但美景尚来不及饱览,突然,一男子的高声叫嚷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当时看到他手里拿着手机,大喊大叫。”时江涛回忆说,他们以为该男子只是饮酒过多耍酒疯,没在意。过了一会儿,该男子走到海边坐下。当时江涛再次回头时,发现情况不对,该男子已走进海中,且越走越远。“我们赶紧喊他不要往海里走了,但他根本不听,嘴里还大喊‘没办法’。”时江涛说。

当时正值涨潮期,水位不断上升。危急时刻,一同伴急忙从海边小店找来两个救生圈并报警。时江涛三人则拿起救生圈下海救援。此时,酒后轻生男子已离岸约15米远,海水淹至其脖颈。“当时天很黑,海里更黑,我们3人都不会游泳,越往海里走越害怕。”时江涛坦言,“但没时间犹豫,大家都勇敢向前。”

“作为党员干部 应该义无反顾”

很快,3人靠近该男子,但他拒绝救援。“他力气很大,一直挣扎着要往深处去,我们只能两个人分别架着他的两个胳膊,另一个人抱着他的身体,把他往岸上架。”时江涛表示,他们3人用尽全力才把该男子拽回岸上。

男子被救上岸十来分钟后,恢复清醒,拉着时江涛4人的手连声道谢。他自称今年52岁,因背负债务、家庭不和而借酒消愁,酒后一时想不开,便产生了轻生念头。

不久后,民警赶到现场,将男子带走妥善安置。

谈起救人,时江涛坦言自己没后悔过。“现在一想,觉得当时也是害怕的,当时天已经黑了,我们也是外地人,但是我们作为党员干部,救人这件事,应该义无反顾的冲上去,跳下去把他拽上来,我们每个人都要敬畏生命,都要珍惜生命。”时江涛说,他只是做了一件小事情,做了一件每位党员干部都应该做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

“千里万里,最难忘还是老家故里”

得知是家乡记者采访,时江涛感到意外又很激动。他说,感谢家乡人民关心,遇到那种情况,相信每一个山东人,都会义无反顾。

谈起老家。时江涛说,他对菏泽老家有着深厚的情感,每年春节他都会回菏泽老家。

谈起老家发展,时江涛感触良多:“作为长期在外的菏泽人,我始终关注老家发展,看到菏泽这些年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很骄傲,并始终希望菏泽有更大的发展,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千里万里,最难忘还是老家故里。”

自古至今,世世代代,厚道已一层一层深深地刻在了生活在这片热土上人民的骨子里。在我们身边,很多这样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山东人,以自己的“凡人善举”,接力传承着厚道品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好山好水滋养出好儿女。山东好人,就是这个样子。时江涛以最直接的方式诠释了“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的热忱底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5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菏泽音乐人谱新曲 国色天香颂花都
...“异乡人”到“菏泽女婿”李江涛,祖籍河北保定,却与山东菏泽结下了近三十年的不解之缘。1996年,他因音乐梦想来到这座“中国牡丹之都”,从此被这里的文化底蕴与淳朴民风深深吸引。
2025-05-10 18:25:00
华东交大何江涛兄弟俩,好样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省教育厅近日一段苏州平江路上两名黑衣小伙先后跳水救人的视频引起众多网友点赞据了解视频中救人的黑衣小伙来自抚州市是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应届毕业生何江涛另
2023-07-20 22:26:00
大众网记者 秦旭 通讯员 赵胜中 菏泽报道山东移动菏泽市开发区分公司网络支撑部主管龚志伟,在平凡的岗位上甘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在暑往寒来的时光里用默默的坚守和辛勤的汗水,诠释
2024-06-18 18:02:00
好样的!定陶姑娘崔哲获2023年世界残奥锦标赛两枚金牌!
鲁网8月24日讯8月18日-31日,2023年世界残奥举重锦标赛在阿联酋举行,中国残疾人举重队派出26名教练、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参赛,其中菏泽市残疾人体育中心派出教练员孙亚飞、运动
2023-08-24 15:51:00
全球首个,缘何落地菏泽?
...辰长时储能一体化零碳产业园项目将正式开工。该项目由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致力于打造储能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区。作为全球首个长时储能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区,此项目缘何落
2024-10-28 18:29:00
近日,牡丹区高庄镇千佛阁小学校长高翔同妻子一起到万福河公园游玩,路过昆明路南桥边时,看到一名女子不慎落水,高翔顾不上多想纵身一跃下水救援。路过的两名热心市民也跳入水中施救,三人成
2023-10-09 12:06:00
好样的!看暑期里菏职学子的青春担当
程建华 菏泽报道 通讯员 庞庆强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在菏泽职业学院党委行政大力支持指导下,校团委组织59支实践团队,带领广大师生走进基层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奉献自
2024-08-04 17:10:00
岁末年关 执行攻坚 菏泽中院凌晨再出击
...行法律义务。“这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执行干警好样的!”“原来执行这么不容易……”围观群众纷纷表示。此次执行直播活动历时7个小时,引发了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500万余名网
2024-02-03 19:54:00
...出发。现推出第107期。2月20日,菏泽市委书记张伦带队赴厦门、杭州考察招商。开年之后首次外出考察,擂响菏泽全年高质量发展的“开场战鼓”。2月24日,菏泽举行2025年春季全
2025-03-01 09:2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