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A股疫情下IPO活动创新高 ,香港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如箭在弦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2-12-16 18:03:00 来源:36氪

2022年12月15日,上海——安永发布《中国内地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调研》报告,总结2022年全球及大中华区IPO活动,并展望明年市场前景。

A股疫情下IPO活动创新高 ,香港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如箭在弦

安永 | 建设更美好的商业世界

2022年全球IPO活动明显放缓,多重负面因素影响全球股市震荡下行。至今共有1,333家企业在全球上市,筹资1,79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下降45%和61%。中国内地和香港仍是全球IPO活动的重要地区,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全球的37%和56%。A股市场一枝独秀,全球IPO数量和筹资额前两位均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另外,全球前十大IPO有4家为中国企业,行业分别是通信、石油和天然气、零售与消费品及材料。

A股筹资额连续两年创历史高位,专精特新企业占比逐年上升

2022年A股市场预计共416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5,849亿人民币,IPO数量同比下降15%,但筹资额同比增长9%,筹资额连续两年创年度历史纪录。2022年新冠疫情及当前经济环境下,IPO审核速度加快,为优质企业提供资金以支持其持续发展;两只大型IPO的A股回归也推高了筹资额;另一方面,在通道中的准IPO企业数量众多,足以支持IPO活动。

今年科创板全年筹资额超过主板,占比超过40%,名列筹资额首位;创业板列IPO数量第一。专精特新企业占上市新股总数比例上升,占比为历年最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这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一大趋势。在上市新股中,专精特新企业超过百家;其中科创板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最多,占当年全部专精特新新股的38%。

2022年,十大A股IPO共筹资1,466亿人民币,占全年筹资总额的25%,同比增加5%。前十大IPO中有7家来自科创板,筹资额占前十大的39%。两家回归A股的IPO位列前两名,筹资额占前十大的57%。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费凡表示:“IPO行业结构发生变化,科技、传媒和通信行业IPO占比逐年增加。由于发展‘硬科技’企业已成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科创板、北交所服务创新企业的定位,近年来,科技、传媒和通信行业以及生物科技与健康行业占比基本呈现上升趋势,拥有核心技术的工业企业亦名列前茅,而金融行业筹资王的宝座再次被以上行业超越。”

香港IPO整体放缓,下半年略有回暖

2022年香港市场预计共有76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1,076亿港元。与去年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下降21%和68%。下半年IPO活动有所回暖,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全年的74%和84%。共有9家中概股回归香港,其中有4家以介绍方式上市,并未进行融资。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刘国华表示:“虽然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对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造成短期负面影响,IPO数量占比略有下降,但从数量和筹资额占比看,内地企业仍主导香港IPO市场。”

海外企业在港上市数量持续低迷

由于资本市场表现低迷、IPO热情下降,海外企业在港上市由2018、2019年的高峰回落到2021、2022年的1家和2家。香港今年亦缺少大型IPO,前十大IPO筹资额缩水近6成。十大IPO共筹资793亿港元,占全年筹资额的74%。与去年同期相比,前十大IPO筹资额下降58%。

前十大中传统行业公司居多,IPO筹资额占比较大。六家新能源相关公司筹资额占前十大的57%。

港交所拟为特专科技公司修改上市规则

为提升香港金融服务竞争力,港交所在2022年10月刊发《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咨询文件》,建议设置新渠道以吸引更多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并征询公众意见。面对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和行业竞争格局,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各交易所均拥抱科技创新,通过设立单独板块、优化上市制度、丰富上市形式等方式,吸引新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发展。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汤哲辉表示:“科技的进步需要沉淀和积累,硬科技行业更是一条漫长和环环相扣的生态链,突破对中国技术的限制需要整个产业链所有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各大交易所均拥抱科技创新,同时也有各自侧重,为科创企业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上市路径。”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目的地更加多元化

数据显示,按数量计上市地为美国的中国企业占当年海外上市中国企业比例由2021年的100%下降为2022年的82%,2022年至今共有17家企业在3个国家上市。汤哲辉表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海外上市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随着今年‘沪伦通’双向扩容,2022年中国企业发行GDR筹资额和数量均大幅上升。”

专精特新企业将成为上市重要力量

费凡认为,国家支持的高科技、先进制造业等符合国家战略行业的IPO审批速度仍将保持高速,且A股或迎来估值修复,安永预计2023年A股IPO保持常态化高位发行。此外,先进制造业或将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亮点之一,高科技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在高位;随着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上市新的驱动因素,北交所有望迎来一轮IPO热潮。

刘国华表示:“尽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加大,海外股市波荡可能给香港股市带来冲击,加上地缘政治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等因素会影响香港市场,但在通道中的准IPO企业数量维持高位,企业在香港发行和上市的意愿依旧强烈。此外,美联储的加息速度和幅度或有调整,紧缩政策也可能转向。内地房地产政策有望正面调整,香港联交所拟调整上市规则以方便‘硬科技’企业上市,吸引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港股估值整体处于低位,价值恢复的预期加大。这些都会利好来年的IPO活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19:11:5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2年香港券商停业数量创新高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香港停业券商的数量创出了新高。券商中国记者据港交所公告统计发现,2022年全年,共有47家香港券商宣布停业,远多于2021年的17家;而香港联交所参与者中
2023-01-25 14:01:00
港交所加快管理层接班进程:首位女CEO提前“接棒”
...团行政总裁。随后在2月9日,港交所公告,欧冠升已通知香港交易所董事会,由于交接工作进展十分顺利,相信加快管理层的接班进程符合港交所的利益,因此他在董事会的同意下将提前“交棒”
2024-03-01 11:31:00
全面注册制助力优化生态,A股IPO数量保持高位
...资额37%。 上半年,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推出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进一步扩大香港的上市框架。对此,安永大中华区财务会计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国华表示:“相比咨询文件,实施的规
2023-06-29 18:14:00
港交所去年收入及净利创历史第二高,新CEO今日走马上任
...也是传统业务收入减少的重要原因。2023年,港股共有73家公司上市,较2022年下跌19%,集资总额为463亿港元
2024-03-01 07:51:00
医药赛道短期轮动加快,未来主线仍将来自于景气度提升
...类指数基金涨幅居前,如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华夏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南方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和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近2个月净值涨幅均超40%。医
2022-12-13 23:43:00
A50期指5连阳继续创半年多新高,长假各类消费火爆
...1.04%报4813.23点,两个交易日大涨5.35%。行业方面,Wind24个香港二级行业指数有23个上涨,上涨占比高达95
2023-01-28 14:17:00
今天,港交所来了一位女CEO
...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在2022年1月1日生效;为科技公司上市专门放宽政策,即新特专科公司上市机制(18C)
2024-03-01 11:29:00
去年港股日均成交额同比下跌25%,港交所收入降低支出增加
...2%,净利润下降近20%。2022年,港股市场的低迷,也影响了香港交易所(00388.HK)的业绩。港交所2月23日披露的年报显示
2023-02-23 23:04:00
“妖股”九安医疗押宝AI,蹭概念还是来真的?
...面,但透露了具体投资主体。2023年8月,全资子公司九安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九安香港)与“当红”AI独角兽——月之暗面相关主体签署投资相关协议
2024-03-27 13:5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拾亿圆赋能商业新想象,Eleven Homebar重塑年轻人轻社交
当城市的夜幕垂下,白天的喧嚣却并未沉寂,而是悄然转化为了另一种生机勃勃的形态。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而言,夜间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时段
2025-09-12 13:56:00
唐山港京唐港区首台智慧生态机器人上岗
河北新闻网讯(任小霞、王育民)9月8日,唐山港京唐港区矿石码头首台智慧生态机器人正式上岗。这台机器人具有灵敏感知、快速决策
2025-09-12 13:57:00
360联盟合作伙伴大会圆满落幕,共探AI时代广告联盟破界增长之道
随着AI技术在数字营销领域的深入应用,营销行业正朝着技术驱动、效率提升和生态协同的方向不断进化,也为行业参与者带来了更加多元的发展机遇
2025-09-12 13:57:00
河北新闻网讯(刘蕾、师源)9月10日,唐山高新区商务局举办“数智浪潮・无界跨境”唐山内转外专享外贸峰会,全市130余家意向“出海”企业参会
2025-09-12 13:57:00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陶勇教授携手Blueglass,推出联名护眼酸奶“叶黄素太空益生菌黑加仑益生菌含酸奶饮”
当眼科专家遇上健康食品创新,一场关于眼部健康的饮食革命正在悄然发生。北京大学医学博士陶勇教授与高端现制酸奶品牌Blueglass正式联手
2025-09-12 13:59:00
创作人的福音来了!微信公众号智能回复功能上线,还可以24小时在线陪聊
9月11日,微信派公众号发文称:微信公众号智能回复功能上线。在公众号 PC 端后台“互动管理”内点击“自动回复”,即可开启“智能回复”
2025-09-12 11:55:00
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智能制造工厂通过“共享制造”模式,为京津冀中小企业提供非标零件加工、样机试制等一站式服务。该工厂拥有800台智能设备和千余名技术人员
2025-09-12 09:21:00
聚焦酒博会|共赴“佳酿之约”,酒博会“新朋友”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9月9日至13日,以“汇全球佳酿促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举行。本届盛会不仅汇聚了众多行业“老朋友”
2025-09-12 06:01:00
潍柴船舶动力新能源产品,大会现场批量签单!
9月9日-10日,作为我国航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论坛(2025)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水运行业的200余家单位代表齐聚一堂
2025-09-12 07:05:00
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在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主题大会上,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首次发布2025中国科创未来之星企业研究报告
2025-09-12 07:4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清晨,老山脚下的养蜂基地里,蜂农按规范检查蜂群,采集的蜂王浆样本贴着专属溯源码;生产车间内
2025-09-12 07:44:00
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成果、需求集中发布
9月11日,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南京国展中心开幕。在合作洽谈区域,各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科技产品纷纷亮相
2025-09-12 07:45:00
从科幻到现实,脑机接口领域的“山海经”
工作人员正在对脑机接口产品进行研发、测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将小鼠与设备连接,研究人员即可通过查看小鼠的脑电波数据
2025-09-12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李香君故居陈列馆创建独立女性品牌仅一个月,相关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88%;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暑期推出“能喝的墨水”
2025-09-12 07:46:00
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能够自动监控、及时预警的“两个半径”防机械伤害系统,可广泛应用在机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区的智能环保电警摄像单元
2025-09-12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