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因为创始人此前接受BBC采访时说了一句不使用新疆棉,优衣库在国内的热搜上被挂了好几天。
就在今天,新疆棉花协会发表声明,一方面对优衣库的表态表达了“不能接受”的态度,同时也呼吁企业要“保持高度的理性分析与选择”。
读完这段话,我觉得,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企业,还是应当回归“在商言商”。
很多人已经注意到,媒体的问法本身就是在挖坑,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本是个基于市场考量的经济议题,却似乎被迫成为了某种“选边站”的政治表态。这种技法并不少见,早在2021年,优衣库创始人就已经面临过类似提问。
回答这种不怀好意的提问,实际上就掉入了一种预设的政治话语陷阱。类似此类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伎俩,破坏的是国际经贸秩序,最终损害的是所有相关国家的利益。
正如此前外交部回应此事时多采取的表态,希望有关企业能够排除政治压力和不良干扰,独立自主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商业决策。
其实,从现实的商业考量来看,优衣库也很难与中国脱钩。双方的深度绑定关系,是多年经贸合作的结果,显然不会因为一句引起争议的话而轻易终结。
创立于1984年的优衣库,进入中国是在2002年,首店就开在上海。截至今年8月,优衣库在大中华区的门店数量为1032家,其中内地门店总量为926家,超越了日本本土,并且未来还有继续扩展之势。要知道,就在同一场引发争议的BBC的采访中,创始人柳井正明确表示:“我认为可以增加到3000家。”
即便一度遭遇增长压力,财报显示,2023年优衣库在大中华区还是创下了240亿元人民币的历史高位业绩,占其全球总收入的20%以上,稳居日本以外的第二大消费市场。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中国不仅是优衣库门店规模最大的市场,还是其最大的生产基地。从供应链的角度看,脱钩也并不容易。据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今年9月披露的报告,该公司397家合作服装生产商中,有211家都在中国。
对于这种深度交织的局面,柳井正曾下过一个非常直白的判断:如果离开了中国市场,我们的商业发展将无从谈起。这背后一个更难撼动的事实是,中国工厂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和高效,是日本等其他国家的工厂无法相比的。“要建造大型工厂来取代中国的工厂绝非易事。”
这实际上意味着一个长期的大背景,那就是日本企业事实上很难“脱钩”中国,中日经济关系间的牵连非常深。
以贸易往来看,日本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贸易对象国、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进口来源国。中国则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
数字不带有任何偏见或预设立场。根据外交部公开信息,2023年,中日贸易总额达到3180亿美元。而截至2023年5月,日本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55805家,实际在华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是世界各国中投资中国的第二大国。
近年来,的确存在一些日本右翼势力看衰日本企业对华态度的情况。但中国日本商会发布的《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24年白皮书》中显示,根据今年5月中国日本商会的最新季度调查,在华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意愿改善,56%的受访日资企业表示将在2024年“增加”或“保持”投资规模。
一个基本的逻辑是,企业很难真正违背市场规律行事。市场在哪里,资金在哪里,交流和贸易也就在哪里。
就在11月,中国刚宣布了对日本人短期滞留签证的免签措施。而根据日经报道,日本政府已经开始就放宽中国人访问日本时所需的签证发放条件展开调整。部分签证申请手续将被简化。日本外相岩屋毅正考虑年内访问中国,并做好了此行与中国方面就签证问题展开讨论的准备。
报道直言,“中日两国正在以经济领域为中心推动关系改善,希望通过此举增进人员往来。”
其实不止是中日两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了,有共同利益作为基础,就有对话和合作的空间。这本无需赘言,但在有人试图借“政治对立”来隔断经济合作的当下,对此再强调也不为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