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从15天到30天!中国恢复对日免签,中日经贸再迎利好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11-22 19:39: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据外交部领事司消息,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马耳他、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日本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此外,中方决定同步优化入境政策,将交流访问纳入免签事由,将免签停留期限自现行15日延长至30日。自2024年11月30日起,包括上述9国在内的38个免签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不符合免签条件人员仍需在入境前办妥来华签证。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均表示,免签政策的恢复为有意向在中国投资的日本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信心,有助于中日经济合作的深化和扩大。

中国日本商会发给第一财经的声明显示,免签政策恢复后,中国日本商会对此决定表示欢迎,认为这一决定有助于加强双边经济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人员往来。

促使日方更好地了解中国实情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这是中日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具体落实,人文交流至关重要,出入境的便利化是组成之一。“免签政策的恢复,方便今后广大日本游客、日企员工来华考察,看看中国实际的发展情况,不仅利于双边经贸,也利于我们扩大朋友圈。”他说道。

正在东京出差的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院长陈言告诉第一财经,日本政商界都非常关注签证政策的变化。对日免签待遇恢复后,东京都前知事舛添要一就第一时间告知他,这是好现象,“过去疫情期间这一政策收紧,也是部分日本赴华人数减少的部分原因。减少以后导致日本对中国实际情况了解不及时,在对中国认知方面,出现了与中国实际情况比较大的落差。”

舛添要一认为,免签待遇恢复后,会促使更多日本人到中国、实地了解中国情况,利于中日间的文化、经济交流。

陈言告诉第一财经,这些年日本企业到中国来出差的情况变少了,“免签待遇恢复后,利于企业界人士来华进行市场调查。有了实际考察后,无论后续来中国投资、技术交流也好,甚至购物,各方面这种经济交流就会增多。预计今后会看到有大量的日企出差人员会回到中国。”

陈言表示,“签证放宽了以后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对中日经济交流是绝对有好处的”。

对于免签时间从15天延长到30天,陈子雷表示,不仅利于留住消费,也利于促进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奠定友好的基础。

此外,舛添要一认为,中国是一个特别开放的国家,签证的开放也是其中一部分,免签范围的扩大说明中国开放的道路在继续扩大,是非常振奋的表现。

疫情前,我国一直对日本实行短期逗留的免签政策。如果是短期商务、旅游、探亲等非长期居留访问,只要不超过15天,持有日本护照就不用办理相关签证手续。但这一政策因疫情暴发,从2020年3月起停摆至今,给许多需要频繁往来中日的商务伙伴或在日华人带来诸多不便。

据第一财经了解,4年多来,何时恢复免签待遇,成为了日本政商界非常关注的话题。期间有不少日本政商界人士利用“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华。

免签恢复消息出炉后,也有旅游行业从业者告诉第一财经,相信未来中方人员赴日签证在手续方面也会越来越便捷。

中日经贸长期互利互惠

外交部网站信息显示,1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石破茂。

习近平指出,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变乱交织,中日关系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日互为近邻,同为亚洲和世界重要国家,两国关系具有超越双边的重要意义。中方愿同日方一道,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原则和方向,坚守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共识,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见,是石破茂就任日本首相后,中日最高领导人间举行的首次会谈。

2023年,恰逢中日邦交正常化迈入第二个50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发展,中日经贸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宽,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渠道、高质量发展等特点。双边经贸合作一直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在此前的第一个50年中,中日双边贸易额增长了300多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金额累计已超过1200亿美元,在华企业超过3万家。2007年起,中国就一直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日贸易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1/5以上。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日贸易总额318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1575.2亿美元,进口额1604.7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

今年前10个月,日本是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日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19亿美元,同比减少4%,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也缩减至12亿美元。

中日货物贸易收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双方产业结构的互补性,比如中国纺织品、粮食类消费品、家用电器等对日贸易总体处于顺差,而汽车、化学、金属原料等对日贸易总体处于逆差。

11月20日,中国日本商会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会员企业景气·营商环境认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在华日企的经营状况呈现改善趋势,超过半数(56%)的受访日企表示将“增加”或“保持”投资规模。

在营商环境满意度方面,59%的受访日企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比上个季度增加一个百分点,连续5个季度出现改善。在华日企中,有79%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在中国享受到与本地企业同等的待遇或更好地支持,过去五次调查均保持在78%以上。

就中日经贸合作的前景,陈言告诉第一财经,他特别关注今后中日是否会在电动车、电池技术、5G、生物制药等最新技术领域有所合作。“中国企业依旧需要在技术等方面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合作,即共创或者协创。”他说道,“日本企业应该是合作的重要对象。在出行、健康及脱碳方面,中日两国的目标一致,可以进行紧密协创。”

潘寅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韩贸易额达3622亿美元,韩国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2022年全年,东盟、欧盟和美国依旧牢牢占据中国对外贸易的前三位。而中国第四和第五大贸易伙伴的位置却出现了微调。中国海关总署此前公布的2022年中国进出口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
2023-01-30 23:38:00
“厦门市商务局海联会客厅——走进日本”交流会在中日两地联动举办
...承办的“厦门市商务局海联会客厅—走进日本”交流会在中国厦门和日本东京以视频连线的方式联动举办。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商务公使宋耀明、厦门市贸促会副会长颜志平、在日中国企业协会会
2023-02-16 16:33:00
岸田文雄突然就中日关系发声:中国是最大贸易伙伴,两国关系密不可分
(原标题:岸田文雄突然就中日关系发声:中国是最大贸易伙伴,两国关系密不可分)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7月22日称,中日关系“现在原地踏步”,但“中日关系密不可分,
2023-08-07 15:22:00
...对日本非常重要岩屋毅在访华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中国是日本非常重要且永远的邻居”。他提到,中日关系对日本非常重要,石破茂政府致力于推进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建设性和稳定的
2024-12-27 07:07:00
11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23)——日本的“双碳”政策与实践》。蓝皮书认为,日本当
2023-11-14 22:40:00
中国驻日大使:若日方对中日半导体合作设限,结果只能是美国独赢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近日应邀出席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简称“国贸促”)交流会并发表演讲。使馆公使宋耀明及日本国贸促会长河野洋平、理事长笠井爚雄及60余名经济界人士参加。吴江浩在演
2023-06-05 17:17:00
李强会见日本贸易代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日本企业扩大对华投资合作
...合作基础牢、互补强、潜力大,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中国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日本企业扩大
2023-07-06 15:16:00
中国发布|第十九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发布-中国网
中国网10月11日讯(记者 赵晓雯)10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十九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东京发布。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
2023-10-11 14:06:00
...代表团在市两会结束后,第一时间赴日本开展经贸活动。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表示,经贸往来是中日双方的基本盘和稳定器,天津与日本经贸交流合作基础深厚,天津经贸代表团是今年以来第一个
2023-01-20 01:16: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