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由单位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承办,《中国美术报》社协办的“刀耕版印 铭刻风华——中国国家画院典藏20世纪木版画精品展”于2023年10月18日-11月17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
前 言
木版画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木版画是公元868年敦煌发现的《金刚经》扉页《说法图》。至明清时期,版刻印刷业高度繁荣,形成了绘画、刻制、印刷分工的成熟商业模式,各类书籍皆配木刻插图,木版画的数量、质量蔚为大观。
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木刻运动是中国现代版画的开端,正式使用“版画”一词也始于此。新兴木刻版画与古代传统木版画全然不同,是强调自画、自刻、自印的木刻版画,以刀代笔,直刻而成。中国现代木版画始于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历程,自借鉴欧洲木版画起步到融合本民族艺术特色,短短几十年间,中国现代木版画百花齐放灼灼其华,是美术史全景视域中不可或缺的视觉文本。
本展览精选馆藏20世纪木版画精品二百余件,作者有力群、彦涵、修军、李焕民、晁楣等,分为“峥嵘曙色”“改天换地”“疆域行歌”“风华正茂”四个单元,作品题材多样,从烽火硝烟的革命岁月到火热的生产建设时光,从改造自然的劳动进行曲到雪域高原的民族牧歌,从诗意盎然的自然景致到生动传神的人民容颜,皆留在刀耕版印的黑白之间。展览以题材分形为框架,兼顾时间结构,以小见大,以局部观整体,勾勒出20世纪中国版画史的整体形象。
展览以“按图索骥”的方式追踪木版画图像传播的轨迹,通过版画原作与出版物实物平行陈列的方式,可视化的呈现大量被复制印刷的图像是如何跨媒介传播?又是如何被公众观看的?
在展览叙事语境中,木版画不再是静止于美术史中的经典作品,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可传播的图像。这些装裱密封于画框中的作品曾经出现在展览会的墙面,刊登在报刊杂志,印制成宣传画,设计为书籍封面,作为日记本插画,显示出木版画几乎能介入所有平面纸质媒材,印刷图像以多路径传播,进而被公众观看,由此折射出国家意志、社会文化与人民需求之间的互动。
刀耕于木,版印于纸,铭刻历史记忆,谱写时代风华。如今这些印制于生宣纸、棉纸、蜡光纸、包装纸上的图画已微微泛黄。透过这些依然明晰的图像去邂逅尘封的岁月,触摸时代变迁的脉动。举办这次展览,是对20世纪中国现代木版画发展历程的深情回望,也是对那一代版画家所作出卓越贡献的崇高致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