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绷不住了,上海去成都捞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08 23:36:00 来源:新周刊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盐财经

(ID:nfc-yancaijing)

作者:赖镇桃

“我们办公室的选址很简单,就看透过玻璃能不能看到东方明珠和‘三件套’(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地段好不好、我们能给客户留下什么第一印象,全都一目了然。”

一位在上海静安区从事商务服务的合伙人,站在窗前指着黄浦江对岸的地标建筑说道。

很长时间里,这就是上海对不少企业的吸引力所在。只要能进入上海,甚至在炙手可热的市中心拿下一套办公楼,就仿佛在国内经济版图拥有了一席之地,再叠加这个城市独有的资本、人才、信息资源,“沪籍”,对企业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加成。

绷不住了,上海去成都捞钱

(图/图虫创意)

所以,在国内城市激烈争夺投资项目时,上海大部分时间都置身事外,毕竟企业总会自觉地“用脚投票”。

只是,从近几个月的新闻看,上海已经不像以往低调淡定。

据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8月30日和8月31日,2023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合作推介会先后在广州和深圳两地举办,上海吸收的总投资超300亿元。

实际上,大湾区是“投资上海·全国行”的第三站,今年的3月和5月,这座全国经济第一大市已经先后奔赴北京和成渝开展招商,对潜在优质企业发起攻势。

密集的招商行程,可以用马不停蹄来形容。上海经信委8月初发布的消息显示,在当前全国掀起的招商引资热潮下,上海投促人举办“投资上海·全国行”招商活动超300次,足迹遍及超60个城市。

一向稳重的上海,为何猛然发力大招商?超级一线也下场“抢企”,将如何搅动城市的招商比拼?

“到西部去”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招商很多时候是放眼全球的,所以连续多年上海都是当之无愧的实际利用外资第一城,也是目前唯一连续三年实际使用外资超200亿美元的城市。

除了频繁和跨国公司接触之外,上海还推出了《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全年计划举办不少于100场的重点海外招商活动。

绷不住了,上海去成都捞钱

2023年6月,意大利罗马,“魅力双城 共赢未来”——“投资上海·全球行”系列活动(意大利站)顺利举办。(图/投资上海Invest Shanghai)

如今,上海的态度已有所转变,一边继续巩固外资这个“基本盘”,另一边还把目光移向内资企业,简而言之,就是外资内资全都要。

为了吸引内资,上海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取姿态,当中还不乏打破常规之举。

首先是真金白银的政策优惠。4月25日,上海市发布《关于新时期强化投资促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措施》,简称招商新政“24条”。

值得注意的是,“这应该是上海首次在市级层面出台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政策,以往一般是区级层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说。对内招商,上海罕见地使用了“钞能力”。

更让人意外的,是上海到西部城市“逆向招商”。5月19日,2023上海·川渝投资合作推介会在成都举行,签约当天,上海在这座西部中心城市引资超过52亿。这也成为上海的“第一次”——首次来到西部的川渝地区举行招商推介,并在成都设立定点招商服务机构。

绷不住了,上海去成都捞钱

成都龙泉经济开发区汽车制造产业园。(图/图虫创意)

按照传统的梯度转移理论,高梯度地区会向低梯度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达地区得以腾笼换鸟、产业升级,欠发达地区也能实现快速发展。

国内中小城市显然深谙此道。一直以来,上海都是国内招商团队的“兵家必争之地”。据统计,上海平均每月要接待高规格(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主要领导带队)招商考察近百起,很多地方每年都会选择在上海召开招商推介会。这些城市无不希望将龙头城市的资源导入本地,从而激活地方产业、做大经济体量。

但现在,上海打破了这一惯例。东部经济强市“转头”到西部招商推介,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溢出地和承接地互换了角色,产业资源不再只是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区域的单向度、雁阵式流动。

成渝还只是开端。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王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3月去了北京,到成都来是第一次,接下来还要去广州深圳,包括长三角就近区域的中心城市招商。2万亿GDP以上的城市,我们都愿意去看一看,走一走。”

经济体量达到4万亿的上海,正在“放下身段”四处“撒网”,但这座经济大市很明白自己要招什么样的企业。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曾在市投资促进工作会议上提出,上海的招商引资是“提着篮子去选菜”。“篮子”是政策筹码,“选菜”也就是精准招商。

纵观今年上海走出去招引的项目,基本对应市“十四五”确立的“3+6”新型产业体系,明显是在补链、强链。而且,上海没有一味瞄准能带来高投资高税收的大项目,到成都、苏州、常州、青岛这些城市招商考察时,看上的反而是细分赛道的单项冠军、科创型中小企业。

为了吸引落户,上海拿出了实在的政策筹码。一个是上半年推出的“24条”政策套餐,另一项则是重点服务招商引资的1000亿产业基金。这些年,合肥模式验证了资本招商的成功,“以投带引”正成为各地招商的新主流。

但上海还是有着超然的优势,这里不仅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而且也为风投资本所青睐。

绷不住了,上海去成都捞钱

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超然优势。(图/图虫创意)

一位硬科技投资人解释,“上海的S基金比较前沿,它能解决很多投资机构遇到的退出问题”。就像沙山路(名为“Sand Hill Road”的VC一条街)成就硅谷,强大的风投机构和产业基金,对比坐地招商、政策招商,显然更能对新兴产业形成强牵引。

制造业“隐痛”

上海如此积极的主动出击,不免让人疑惑:紧迫感从何而来?

2022年,虽然北京一度以微弱优势反超,但很快上海强势回血,守住经济第一大市之位。论总量,上海是绝对的经济中心,但落点到科创和制造业这两大决定未来的关键变量,上海的表现则不如GDP亮眼。

先看科创实力,上海坐拥全国数一数二的高教资源和硬核产业,按理来说在一线城市里可以站上第一梯队,但研发投入强度作为衡量城市创新力的一大指标,2022年上海为4.2%,深圳5.49%,北京破6%,上海已经明显被拉开差距。

人才,作为城市创新的第一资源,据《南方周末》统计,在上海的564家上市公司中,2021年有368家披露了研发人员数据,共有22.20万人。这一数据不足北京的1/3,不足深圳的1/2。

所以,上海对外招商,总是频频向科创型、高成长性企业投去橄榄枝,其实不难理解。

只是,更大的担忧还在制造业。

不少人已经关注到上海制造业的两大数据:一个是2022年工业增加值,上海再度被深圳赶超,失去工业第一城之位;另一个是制造业比重,上海“十四五”定下了25%的目标,实际情况是去年已经跌破24%,同为“制造业三杰”的深圳为35.1%,苏州超过40%。

这只是宏观面上的表现,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上海对某些战略新兴产业链的掌控力正在变弱。

以生物医药为例,这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从基础研发到生产制造有很长的链条;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却发现,上海各大科研院所产出的优质创新成果,多数不在本地实现转化,而为周边江苏、浙江等地生物医药企业做了嫁衣。

对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的偏好,过早的技术转移,让上海流失了制造的一些关键环节。

绷不住了,上海去成都捞钱

苏州夜景。(图/图虫创意)

在不少人看来,制造业的外迁是一种迫不得已,上海作为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生产成本高昂,但事实上,上海近年发力打造的五大新城,还是发展洼地般的存在。

2021年,上海周边的吴江区、太仓市、平湖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4400亿元、2900亿元、2600亿元量级,而上海郊区的临港新片区、奉贤区、青浦区,分别在2600亿元、2300亿元和1800亿元的量级左右。

显然,上海不少制造业还没来得及向郊区辐射,就已经向产业配套更好的周边地区转移溢出了。

人文财经观察家、资深媒体人秦朔曾点出,不觉得上海非要找“中国工业增加值最大的城市”“中国最强的工业城市”等标签,相反,做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最不可缺少的工业城市最重要,为国家担起研制精深、精尖、精纯的核心技术的使命最重要。

重拾制造、忙“明天”的事,上海还有不少可施展的空间。

掐尖还是协作

招商,一直是地方政府近身博弈的战场,现在上海也在下场“抢企”,更折射出战况正变得愈加激烈。

投资逻辑的转变可以解释部分原因。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年代,投资的重心偏向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但当城市化进入下半场,资金继续往这些领域倾斜则容易带来资源浪费和债务风险,而且“铁公基”为代表的大基建建设周期长、回收慢,对稳增长的贡献有限。

但产业投资,相较基建可以比较快地形成产能,产能释放就会贡献GDP,推动经济增长。而且,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当下,招商引资是地方培育、做大新兴产业的捷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向南风窗记者表示,今年地方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热潮之下也有了更多理性,更加关注招商引资的质量,而不再像过去一样不加选择。

他观察到,地方招商越来越趋向于产业链招商,聚焦本地有优势和期望做大做强的产业领域进行集群式招商,既可以吸引企业,也能为企业提供产业链配套支撑服务。与此同时,招商也更加务求实效,不再是拼土地价格、税收优惠等投资环境的优势,而更加强调如何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做文章。

只是,今年上海的入局,正在引发“降维打击”的担忧——地方苦心孤诣培育出来的高精尖企业,面对市场更广阔、生态更活跃的上海盛情邀约,如果做出搬迁转移的选择,将导致地方被“掐尖”、优质企业流失。

但换另一个角度看,上海这条“鲶鱼”加入国内招商的比拼,对于地方优化招商模式和营商环境,或是一种倒逼。

马亮表示,不同城市的发展优势不同,对不同产业的吸引力也不同,不能大水漫灌和一窝蜂,还是要以特取胜,真正挖掘和强调本地营商环境的特色和优点。补齐短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扬长补短。

此外,上海在前往国内城市招商推介时,总不忘表示上海和当地有优势互补、产业协作的空间。无疑,这也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龙头城市可以在跨区域招商中确认产业分工、找到新的合作模式。当然,这强调彼此合作,而不是零和博弈。

读完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9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上海招商新政“24条”出台,助力企业走向全球市场
...争当中,甚至首次赴西部的川渝地区举行招商推介,并在成都设立定点招商服务机构。5月19日,“沪利共蓉·机遇无限”2023上海·川渝投资合作推介会在成都举行。共签约12个项目,总
2023-05-19 22:27:00
成都力争一季度招引重大项目超100个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以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开门红”“开门稳”成都力争一季度招引重大项目超100个去年的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观众体验智能座舱。本报资料图片招商■1月5日,成都开年首场境
2024-01-17 02:25:00
向世界递出“城市名片”,成都东部新区城市价值推介会将在沪举行
...代活力;长江之尾,时尚之都见证强势崛起。为充分释放成都世园会乘数效应,7月29日,成都东部新区即将携“世园邀约”亮相上海,开展上海专场城市价值推介会,向世界递出“城市名片”。
2024-07-27 16:26:00
“投资上海”推介会走进川渝:两地商会战略合作启动,招商新政将普惠更多企业
...“沪利共蓉·机遇无限”2023上海·川渝投资合作推介会在成都举行。本次活动是2023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成功举办后的首场市级“走出去”活动。主办方 供图川渝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
2023-05-19 17:33: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抢先看2024成都世园会已确定114个展园所有展园预计明年2月建成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蒲南溪)10月9日,在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倒计时200
2023-10-11 03:35:0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战告捷签下25个项目
活动现场2月14日,投资四川·成都都市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在沪举办。本次活动以“同城化协同发展都市圈成就未来”为主题,吸引180余家境内外知名企业、商协会参会。活动共签约项目25个,
2023-02-15 13:32:00
2023“蓉漂人才荟”系列活动在上海正式启幕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4日,由成都市委人才办主办的2023“蓉漂人才荟”上海行活动成功举行,标志着成都市2023“蓉漂人才荟”招才引智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成都市委有关负责
2023-03-06 20:43:00
发布机会清单 拟吸引投资超1600亿元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发布机会清单 拟吸引投资超1600亿元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都产业推介活动举行进博会上展示的C919飞机模型为积极承接和发挥进博会综合和溢出效应,进一步对外
2023-11-07 03:25:00
简阳市结对联动招商引智促产业发展大会暨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业化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 简阳融媒供图12月28日,2023年成都简阳市结对联动招商引智促产业发展大会暨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简阳市文化体育中心(东来印象)举行。为深入
2023-12-29 13: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直播预告|8月9日17:00,跟着吉网 游新民大街!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图 宁静
2025-08-08 22:01:00
【天眼问医】漂流别只顾兴奋,这些“保护细节”需牢记
炎热的天气,漂流是很多人都会选择的娱乐项目。然而,在浪花飞溅的欢乐背后,掌握必要的医疗知识,才能让这场水上冒险既尽兴又安全
2025-08-08 22:28:00
虽然已从单位离开12年多,但认为当年是被动离职,故为维护权益,咸阳男子郑先生先后多次通过仲裁及司法途径,要求曾工作过的西安腾达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腾达公司)支付所欠工资
2025-08-08 22:12:00
【天眼问政】盐沙大道坑洞频致爆胎:承诺当日修复,仍未见动工
近日,贵阳市民吕先生通过 “天眼问政” 栏目反映,白云区盐沙大道冷水寨大桥路段存在多处坑洞,已导致多辆过往车辆爆胎。他向相关部门投诉后
2025-08-08 21:58:00
不只有身材 还有“甜”功夫! 95后模特“甜蜜”转型
大皖新闻讯 从聚光灯下的模特走秀、广告拍摄、短剧出演,到合肥罍街南区一家特色甜品店的店主,95后青年辉辉和同伴小青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甜蜜转身
2025-08-08 19:12:00
大皖正能量 | 秀珍,你就是我的“眼睛”
大皖新闻讯 陕西女子邝吉菊命途多舛,先天失明的她远嫁安徽怀远县魏庄镇后,接连遭遇丈夫离世、女儿早逝的重创,日子陷入困顿
2025-08-08 19:14:00
外卖员小哥中暑晕倒 物业女经理及时救助
大皖新闻讯 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给户外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烤”验,在蚌埠市蚌山区玉龙湖畔小区,一名外卖员在送餐途中疑似中暑晕倒抽筋
2025-08-08 19:15:00
央视新闻讯 今天下午,广州市白云区应急管理局通报,经过省、市、区三级多部门不间断救援,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山体垮塌现场被困人员14人已全部救出
2025-08-08 19:21:00
央视新闻讯 8月7日以来,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截至8日15时30分,已造成10人死亡、33人失联。
2025-08-08 19:22:00
交通执法车秒变“救护车” 紧急救助河南游客
“请帮帮孩子,她受伤了!” 路遇外地游客求助,巡查中的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迅速送医。这一幕发生在 8 月7日21时30分许
2025-08-08 19:29:00
8月8日,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信息,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全国1696所普通高校在陕共录取新生30
2025-08-08 19:30:00
对话马天保:二十年深耕,铸就解决工程复杂争议的“密钥”丨精品建设工程律师
作者丨律新社研究员王琼出品丨律新社研究中心一位建工律师的专业服务深度,一定浸润着他对工程现场的丈量尺度。马天保律师,历任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
2025-08-08 19:34:00
大皖新闻讯 8月7日上午,南陵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上演暖心一幕:民警仅用两小时便为83岁的王爷爷找回丢失的挎包,包内现金
2025-08-08 19:47:00
新发路观察+|抢位新风口!8月,吉林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将挂牌
今年以来,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创新的背景下,具身智能正逐渐从概念走向实践。“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和发展前景在哪里?吉林又将如何“乘势起飞”?路径来了
2025-08-08 19:54:00
给孩子树立自强榜样!40岁陪读妈妈重拾“电商梦”
大皖新闻讯 清晨六点,合肥168中学始信路校区附近的小区里,40岁的张立凤已系上围裙准备早餐。十几年来,为了陪伴孩子,她一直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电商事业
2025-08-08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