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乐耕:笔底涌春风 行草之间见性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1-26 07:30:00 来源:杭州网

刘乐耕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本科,现攻读美术硕士研究生。入选杭州市书协“星火计划”。其作品先后入展2019中国书法楷书年展、第五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浙江省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等。现为浙江省书协会员,杭州市书协会员,滨江区书协理事,湖山金石书画院秘书长,杭州之江书画院专职教师。

杭州日报讯 在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墨香中,来自山西武乡的刘乐耕以笔为友,书写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刘乐耕很多精力放在行草书的创作上,他的作品流淌着对经典的崇敬与创新的热情。他追求苏东坡所说的“我书意造本无法”,试图在看似无序的线条间找到秩序,在不经意间展现非凡。其书法作品,大字可精致灵动,小字也可纵横跳宕,动静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为一名深谙传统的书家,刘乐耕总是尝试从古人那里汲取内在的精神滋养,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表象。在他眼中,书法不仅仅是实用性的工具,更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表达形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观者能够感受到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真挚情感。

未来,他希望能在各种书法比赛中取得成绩,以更高的创作水平和深厚的理论修养,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在书法艺术的领域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艺术典藏:我们观察到,在多年的书法学习中,你特别关注行书和草书的创作。请问,在你的创作过程中,你是如何通过行草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人特质的?

刘乐耕:在书法创作中,我以米芾一类的书家风格为基础,强调字形姿态的变化和行气的流动,表达一种活跃兴奋的情感和节奏感。学米芾的人很多,要去读米芾的书论和笔法研究方面的书,要深入多临写才可以出新意。

艺术典藏:深入经典对于创新的重要不言而喻。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将传统经典融入作品中的吗?

刘乐耕:读帖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古人的书法内涵。米芾《蜀素帖》中“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就是描述了米芾内心的崇高理想,而他处在一个残酷的现实之中,“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米芾终以“癫”示众人,书法改造了米芾,米芾将传统经典融入了自己的书法,继而能推陈出新。

艺术典藏:入选“星火计划”,将如何影响你的未来发展方向?你计划如何利用这次机会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理论修养?

刘乐耕:这次机会给了我非常大的信心与动力,在未来的学习中,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发现别人的长处,改善自己。

师友说

乐耕自幼深受家学熏陶,每日勤勉习字、沉浸书海、背诵诗篇。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他自小便持之以恒地临摹字帖,对楷、行、草、隶、篆五体书法的练习从未间断。起初,这份坚持或许伴随着艰辛与挑战,甚至不乏被迫学习的成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乐耕渐渐发现自己对书法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书法中蕴含的丰富美学理念与深邃哲学思想,对他的个人成长、学业进步及生活习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领他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程志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与乐耕小友相识已有十载,近日欣闻他荣幸入选杭州市书法家协会的青年人才培养“星火计划”,实为一大喜事。乐耕诸体皆精,尤以行草称善。近年来,其草书尊崇张旭、怀素之妙,行书则钻研苏轼、米芾之法。于洒脱奔放之态中,尽显深厚功底。其在笔墨运用与技法变化之上,独具匠心,别出心裁。乐耕本为北地之人,却南行至此,展其才华。观其今之成就,未来之发展实令人期待。假以时日,必能在书法之域更上层楼,为书坛增添璀璨之光。

——蒋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
2023-10-09 16:16:00
他写下草书《洛神赋》,流畅浑厚,却是一位大昏君
...到了晚年退位时候,赵构的书法已经是炉火纯青,所作楷行草书迹甚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草书《洛神赋》。《洛神赋》为三国魏时大才子曹植所作,是他从洛阳返回封地鄄城时,在洛水边恍惚
2022-12-19 15:45:00
宋书“尚意”
...间以山为家,淡泊名利,喜赋诗作书,栽梅饲鹤。林逋善行草书,风格清劲,超尘绝俗。其笔意清劲恬逸,设置疏朗闲阔,甚具韵致,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卷》《二帖》《三君帖》等。林逋的《自书
2025-06-27 10:19:00
峰无坦途丨当代书画名家学术交流展——杨杰书作欣赏
...中国书法报》评为“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女书法家”。 行草扇面纳兰性德词《海棠春》2016年墨 的 力量文/张海2000年杨杰出版第一本书法作品集时,我写了一篇《非人磨墨墨磨人
2023-01-30 12:53:00
“墨彩华章——陈忠洲、张颖书画精品展”在青岛画院美术馆举办
...其书法极富创造性,早年隶书作品精美,后潜心简书,以行草正劲圆动的笔触,书写庄重厚淳之体,行成了独具个性的草隶。近而专注行草,其小字行草精致典雅。山水画创作主要以崂山为题材,他
2024-01-24 13:09:00
明末书坛三株树和明中期三大书法家,孰强孰弱呢?
...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有力量,又有姿态,是黄道周行草书的主调。而楷书,师法钟繇,既古拙厚重来,又清秀飘逸。整体来看,其书法有魏晋风度。黄道周书法倪元璐:明末书法家,满清入关
2023-05-12 08:08:00
贞珉有声——王大中跋兖州金口坝残石拓片展
...书法篆刻作品曾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法展,全国第五、六届篆刻艺术展(第六届获提名奖),中日第二十届自作诗书展,西泠印社第四、五、六、七、八八届篆刻展并荣获
2025-02-08 23:55:00
...和书家品格。展览共展出荆富平书法作品150余件,基本以行草为主,楷书和隶书占十分之一,其中,临写古人的书法作品占到展幅的半数以上,其余为个人的创作作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内容
2024-05-05 19:15:00
蔡襄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
2023-06-06 15: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