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成立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1-23 09:44:00 来源:汽车咖啡馆
“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成立

出品丨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2024年1月21日,“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CASIP)在北京正式成立。

01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蓬勃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锂电池及固态电池领域主要技术来源国之一 。如何研发高性能全 固态电池材料,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科研成果商业转化,成为关键一环。

陈清泰表示,十多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储能电池技术和产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换言之,没有电池方面的领先地位就不可能有新能源汽车的领先地位。

固态电池的突破带有很强的颠覆性,我国能否能够顺利闯过固态电池技术和量产的关口,这是确保我国实现汽车强国、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关键一战。“客观认识全固态电池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大研发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固态电池具有跨多学科的特征,需要跨领域、跨学科、跨产业链的协同攻关合作才能产生实质性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协同与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成立,将为我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提供一个技术交流和协同攻关的高水平的平台。他总结道:“我衷心祝贺创新平台的成立,也期盼着这个创新平台能够发挥创新协同、创新引领的作用,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持续保持国际竞争力发挥支撑作用。”

“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成立

(陈清泰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

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到全面市场化拓展新阶段。苗圩预计,到2025年或者2026年,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量当中将超过一半,达到一半以上。“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是要将行业各个方面组织到一起分工协作,利用好新能源汽车大市场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争取早日实现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

“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成立

(苗圩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郭守刚代表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对协同创新平台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以全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动力电池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急需产学研各方、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以创新联合体、创新联盟等形式研究突破。

郭守刚提出:一是要一体化布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要补齐支撑技术和共性平台发展的短板,持续提升基础支撑能力;三是要持续优化应用环境,持续构建和谐共生的产业生态,加速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应用。

“欧阳明高等院士牵头成立‘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可谓是恰逢其时,我们期待创新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平台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和组织整车、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企业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不断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为我国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工业和信息化部愿与各方一起,汇聚资源、通力协作,共同促进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徐继林指出,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了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发展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凝聚行业的力量,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创新研发应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新挑战,希望大家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强化产学研交流融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促进新型储能技术进步,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郑宏宇强调,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成立正当其时,是我国锂电产业发展历程中重要一步,也是落实国家战略意图,布局长远,加快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程,持续保持我国在该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王建华现场宣读了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关于支持建立“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复函》。平台将有效整合行业内各方资源,积极搭建学术交流、技术攻关合作平台,坚持问题导向、应用牵引,从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积极探索全固态电池的科研与产业化的创新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陈立泉院士回顾了全固态电池科研发展历程。“全固态电池发展前景广阔,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陈立泉直言,为了提升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不仅要关注全固态锂电池的基础科学问题,如新型电解质材料、界面改性和电池失效的机制,同时也要重视全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电解质的批量生产制备技术、大面积固态电解质薄膜连续制备技术、全固态电池一体化制备技术。

欧阳明高院士讲述了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与面临挑战,指出我国需要跨越创新周期,迎接国际新一轮电池技术竞争。 在全球范围内,现阶段固态电池主要以全固态电池为主导,其中硫化物电解质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特点,以固液混合为主要特点。

“从全行业看,我们既要发展渐近性的半固态技术路线,但是又要防范激进型全固态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欧阳明高指出,中国全固态电池的研发目前认知还需统一、聚集力量、协调产学研,需要联合起来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共同突破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材料的研发范式,将大幅度加速全固态电池的研发速度,这对2030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突破增加了确定性。”

对于未来“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定位于三个方向:科研服务平台、基础研发平台、产业协作平台。

“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成立

(欧阳明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02集中力量攻克下一代动力电池路线

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重要技术路线,全固态电池产业亟需产学研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

揭牌仪式后,举行了闭门工作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和《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组织架构》。

同时,平台成员聚焦全固态电池产业政策、技术和产业发展。重点就如何搭建学术交流、技术协同攻关的合作平台;组织研究全固态电池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及产业政策;推动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未来,平台将紧贴国家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加速固态电池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升科技创新。同时,强化固态电池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加快推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提升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成为输出创新力量的高能平台。

“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立大会的召开,预示着我国全固态电池产业研发步伐的加快成为必然趋势。“政-产-学-研-金”各界将团结一心,跨越创新周期,迎接国际新一轮电池技术竞争周期,以实现全固态电池领域的突破与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12: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储能业务炙手可热。同时,作为储能行业创新增长点的全固态电池受到了业界空前关注。“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立大会暨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与会众
2024-01-31 07:05:00
安孚科技携政府产业基金、高能时代发力固态电池,开辟发展新赛道
安孚科技出手,发力固态电池。3月7日晚间,安孚科技(603031.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南孚电池拟与南平市绿色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称“南平绿色产业基金”)、高能时代
2025-03-07 20:53:00
中国一汽:2014年开始研发全固态电池 计划2027年应用
快科技2月16日消息,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2月15日-16日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
2025-02-16 08:23:00
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最值得期待的五大亮点
固态电池进入验证阶段;硅负极扩大应用;磷酸铁锂不断升级;钠电池与混动技术双向奔赴;换电模式进入新阶段文|《财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尹路电池行业的2024年和前几年相比稍显平淡。
2025-01-29 22:59:00
...火……仍会将消费者拦在门外。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固态电池应运而生。理想中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以突破500Wh/kg,轻松6C充放电让充电效率与加油相当,电池刺穿不起火,低
2024-02-05 10:33:00
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要来了,A股电池概念股“沸腾”
3月26日,固态电池概念异动,截至收盘,鹏辉能源、天赐材料、当升科技、恩捷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消息面上,智己联席CEO刘涛发文称,智己L6将在准900V超强性能平台基础上,推出首
2024-03-27 10:15:00
丰田日产松下研发成功,中国车企别吹牛了,固态电池研发该抓紧了
...方向——在电解液里加添加剂,研制凝胶态电解液甚至是固态电解质,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解液高低温性能。 从该专家的观点来看,解决冬季电池痛点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固态电池。而
2024-01-06 16:17:00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固态锂离子电池产业洞察报告
...车、消费电子、储能等领域,锂离子电池主要分为液态与固态电池两种类型,液态锂电池包括液态电池、凝胶电解质电池,固态锂电池包括半固态、准固态、全固态电池三种。其中,半固态锂电池(
2023-11-08 16:43:00
新闻再追踪|全新固态电池产品在长春下线!背后研发企业有何大本领?
眼下,固态电池技术风口正劲。一众国内外行业巨头纷纷布局,抢抓先机。正基于此,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代表,每一次创新突破,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2024-06-03 18:03: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补贴“末班车”催热市场 福州迎来以旧换新小高峰
福州新闻网11月14日讯(记者 吴桦真 文/图)近期,随着多项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进入倒计时,福州市民消费热情升温。记者走访发现
2025-11-14 18:11: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记者探访奇瑞“超级工厂”:全自动高速生产线,智能科技感满满
大皖新闻讯 AI视觉系统观察焊点、100%自动化焊接与涂胶、智能装配工作站自动化作业……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南线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3:14:00
视频制作:陈希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王嵩)2025年11月12日,欧拉5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预售价10.98-14
2025-11-13 17:20:00
11月10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中航锦恒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声轰鸣,设备全力运转、人员各司其职,每月近百万套汽车时钟弹簧
2025-11-13 07:09:00
太钢“手撕钢”:从0.02毫米到0.015毫米量产
工作人员展示“手撕钢”。讲述人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首席精密箔材工艺工程师 廖席眼前这张像铝箔纸一样的钢材就是世界上最薄的钢
2025-11-13 07:10:00
高速失速频发,上汽大众多款车型陷入集体维权风波
鲁网11月12日讯2025年10月2日,上汽大众车主田先生(化名)驾驶途观L在高速行驶时,突然弹出 “变速箱处于紧急运行模式” 提示
2025-11-12 19:36:00
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民企先锋|校企联动赋能冰雪装备 “吉龙特车”助力产业进阶
新雪季即将启幕,冰雪运动热潮席卷全国,冰雪装备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正成为激活吉林“冷资源”、撬动“热经济”的关键抓手
2025-11-12 13:58: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一分钟下线一台车!世界级智能工厂见证“江淮速度”
大皖新闻讯 七轴机器人挥舞机械臂,年冲压次数高达1300万次;百余台机器人协同作业,焊接火花四射……11月11日,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合肥的江淮新港基地
2025-11-11 23:46:00
作为进博会的八年“全勤生”,丰田此次以“立全球,更中国”为主题,携前所未有阵容参展。丰田中国品牌营销部部长徐一鸣表示,今年丰田展品的特点可以用“梦想照进现实”来形容
2025-11-10 11:49:00
犀重汽车闫明明:与成都互为“合伙人”,以硬核创新重塑新能源商用车产业
2024年7月,犀重汽车30亿元总部的落户,为成都实现了总部在蓉新能源商用整车“零的突破”。近一年后,这家企业便以一项重磅创新回报了城市的期待
2025-11-10 13:59:00
全球最大标准化电解水制氢BOP装置在宁发布水中练“氢”功 提升含“绿”量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通讯员李雪莹)提起“足金”
2025-11-10 07:59:00
南报网讯(记者胡英华通讯员金飞陶燕燕)开沃集团与现代汽车集团近日在广州联合举行首款氢能公交车品鉴仪式,双方联手打造的首款氢能公交车正式亮相
2025-11-10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周福成)厦门港绿色智慧港口建设再添两员“猛将”——近日,由厦门港务船务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两艘4400马力新能源拖轮“厦港拖33”和“厦港拖34”
2025-11-09 08:31:00
“皖车同心·出海共赢”交流会在合肥举行 安徽车企将“抱团出海”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皖车同心·出海共赢”交流会在合肥中安创谷科技园全球路演中心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徽动全球 皖车出海”为核心
2025-11-09 15:28:00
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保时捷新款911 Turbo S完成亚洲首秀,第一代911 Targa车型同台亮相。(吴一尘)来源:中新经纬编辑:王永乐广告等商务合作,请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