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四川新闻网消息 吉呷镇,是距离稻城县城最远的乡镇之一,170公里的路程需要近4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且山多坡陡,艰险异常。作为泸州市帮扶工作队联系帮扶镇,工作队通过“真心实意帮、真金白银投、真抓实干扶”,加快推进吉呷镇乡村振兴,让群众真切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
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增进家人亲情
“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在下乡路上,泸州市结对帮扶工作队的队员们和当地群众一道,正在清理倒在路上的大树,方便群众出行。受近段时间连续降雨影响,去往吉呷镇的路段泥石流、落石等险情开始变得频繁。
今天也是县领导到吉呷镇上为党员干部上党课的日子,“高原上的党员干部很辛苦,有些村上的党员干部到镇上一趟要翻山越岭好几个小时,党员干部们聆听一次党课很不容易。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赶到镇上为他们上党课。”泸州市结对帮扶工作队领队,稻城县委常委、副县长郭辉洋说,“像今天这种情况还算好的,下乡路上还经常遇到落石,冬天的时候车辆打滑等险情,我们都习惯了。”
为了更快更好融入稻城群众生活,和稻城群众“打成一片”,工作队开展“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认亲帮扶”等活动,定期走访调研、开院坝会,晓县情、知乡情、察民情、听民声,摸清家底,为精准推进好帮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工作队主动请缨,与稻城县巩固脱贫成果任务最重的45户群众结成“亲戚”,通过经常性“走亲戚”,45户群众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好。如今,“泸州帮扶工作队”在稻城县家喻户晓。
建厂房、建基地、建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泸州市帮扶工作队结合吉呷镇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援建资金投入,帮助当地的“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小商品”创出了“大市场”,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眼下,吉呷镇的核桃榨油农民专业合作社里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在抓紧加工、包装核桃油,准备发往全国各地。核桃是吉呷镇以及周边乡镇的主要农特产品。在以前苦于没有加工厂,群众只能通过卖核桃来获取微薄的收入。工作队了解到情况后,多方协调、投入援建资金为吉呷镇建起了核桃油加工厂,随之又帮助成立了核桃榨油合作社。有了加工厂,群众的核桃变成了核桃油,效益也实现了翻番,小小核桃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吉呷镇巨水村,海拔较低,非常适合发展林下养殖产业。工作队通过前期深入调研,投入援建资金300余万元,在村上建成了稻城飞鸡繁育基地。如今,在稻城县吉呷镇巨水村稻城飞鸡繁育基地,崭新的养殖厂房紧密相连,成群结队的“稻城飞鸡”在基地里觅食,稻城飞鸡养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靠着“稻城飞鸡”产业,巨水村集体公司每年可获得租金3万元,稻城飞鸡养殖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当地的发展也迎来了“新鸡遇”。(供稿:纳溪区委统战部 刘跃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0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