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当下短视频和算法主导的网络环境中,如何让优质文化内容不被流量淹没,是摆在所有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难题。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靳东,在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繁荣文艺创作论坛上提出“与其抱怨流量裹挟,不如主动引导文化流向”。这一思路既直面现实,又给出了建设性的方向。
当前网络创作看似繁荣,实则存在隐忧。每天有数千万条短视频上传,但大量内容重复着“霸道总裁”“逆袭打脸”的套路,真正有深度的作品反而容易被算法忽略。当点击量成为唯一标准时,创作者更容易陷入“什么火就拍什么”的循环。
无论何时,“内容为王”都是艺术的准则,社会主义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不能动摇。“修建文化导流渠道”不是要否定流量规则,而是要在现有体系中为优质内容创造空间。文化院团可以借助平台的智能推荐,把经典剧目、优秀新作精准推送给潜在观众;政府部门可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创作有文化内涵又不失趣味性的作品;短视频平台也应调整算法权重,给优质内容更多曝光机会。
说到底,技术只是工具,人才是根本。与其担心算法改变文化生态,不如思考如何用技术传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在流量洪流中为优质作品架起桥梁,让承载着文化基因的文艺创作真正走进更多人的心里,这或许才是数字时代传承文化该有的样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金妮
编辑 谌晗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