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不管走多远,她始终感觉有什么力量在牵引着,让她一次次地回到北碚同兴老街,那个她出生、成长,又魂牵梦萦的地方。
重庆大学建院副教授、园林博士谷光灿十年来,花费了数不清的精力和时间,致力于打造这条历经风霜的老街,让它“活”了起来。
只因这里叫做,故乡。
改变家乡 从捡垃圾开始
“小苇,又回家啦!”走在北碚同兴老街,迎面而来的老人笑眯眯地跟她打招呼,跟很多老居民一样,他只知这个姑娘的乳名。
△谷光灿
小苇是芦苇的苇。如嘉陵江畔一棵芦苇草,微不足道又顽强生长,不可或缺。
父母都是同兴镇上的乡村教师,小苇17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这里,熟悉老街的一草一木。每逢周一、四、七赶集,妈妈会牵着小苇的手,穿梭于人声沸腾的石板路和抑扬顿挫的吆喝声中。少女惆怅时,会跑到老街尽头的嘉陵江边,凝望清澈的江水,任由江风吹散淡淡的哀愁。
2012年,日本千叶大学留学归国的环境设计学博士谷光灿回到了儿时的故土,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任教,从事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的教学和研究。
镇上走出的博士很少很少,谷光灿成了这里的“名人”,但邻居们依然叫她“小苇”。
小苇回到同兴古镇,坐在家里开的望江茶馆里,看到小时候清流映带的嘉陵江岸被垃圾围绕,老街上到处充斥着麻将声,曾经熟悉的乡亲们和十年二十年前几乎没有变化。“这还是我心爱的家乡吗?”她产生了逃离的念想。
家里老房子已很破旧,当她把售屋启事写出来后,却又一遍遍地撕掉。
她终究还是舍不得离开,既然舍不得离开,那为什么不努力让这里变得美好呢。
小苇开始做的第一件改变家乡的事,在外人听起来似乎过于渺小——捡垃圾。
“在很多老人的传统思想里,河边就是天然垃圾站,那时我所看到的同兴老街从街头到河边,总是垃圾成堆。好像水一冲,就不关自己的事了。”
于是,每次回到老街,她都会携带好几个大口袋,见到垃圾就捡。一个人捡不干净,小苇又发动了朋友和同事,后来学生们知道后,也相约来捡。
这一捡就是一年多。街上的垃圾桶装不下,他们就提到镇上的大垃圾站。“人们不停地丢,我们就不停地捡,不停地宣传。再固执的人,也会慢慢被感染。也记不清多久之后,大家就不再乱丢垃圾了,街道恢复了整洁……”
老街坊也曾不理解 她送去鲜花
垃圾捡干净了,但还远远不够。
有的老居民缺乏水土保持意识,割掉芦苇,在江边开垦耕地,种植豌豆、青菜,河岸一望过去都是塑料薄膜。
收获小,对环境破坏却很大。只要一涨水,就会有大量土地流失。
为了维护河岸的生态,小苇去跟他们做工作,劝导不要在江边斜坡上种植农作物。“老人家不理解,以为我不怀好意,还对我扔过石头。”
小苇也不恼,为老人送去蔬菜和鲜花,作为收到石头的“回礼”。“老人家,请真的不要在河边开垦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其实也包含了环境美好。”
她组织老街居民集体签名,向政府请求退耕还草。后来,政府下令河边不再种菜,限定日期让村民自行处理。很快河边的芦苇恢复了起来,江岸得到了保护。
之前对她扔石块的老人也主动参与了种树。
小苇将同兴老街这一带的土地昵称为“美岸”,寄予了她对家乡变美的期盼。她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让家乡真正“美”起来。
△同兴老街端午节活动
组建老街旗袍队 让美延伸到生活中
“以前镇上大户人家女眷常常穿着旗袍,摇曳生姿,在石板路上一走,会吸引众多女孩子羡慕的目光。”在妈妈的讲述中,小苇不止一次想象过,那一道光芒,一定亮得耀眼。
为什么不让这别致的美重新绽放?
在审美方面,小苇似乎是有天赋的。早在初二时,就获得过班里的服装设计比赛,上大学期间也自己设计过旗袍。
2017年,妈妈七十大寿,在镇上办寿宴。小苇为她定制了一身旗袍作为生日礼物,自己和妹妹也穿了一身旗袍,两人共跳了一支旗袍舞,轰动了全镇。
后来,学校里有旗袍培训,小苇立马报了名,在三四个月里学习剪裁、设计,“只有更多了解旗袍,才能带领大家来穿旗袍”。
准备得差不多了,她打印了几十张旗袍队的征集帖,贴在茶馆外墙上,贴在老街的麻将馆,上面有她的微信二维码。路过的人看见了,想参加这个活动,就会来扫码。
加她的人越来越多,时机成熟,小苇号召组建了一支“老街旗袍队”,鼓励老街上各个年龄段的女性穿上各式优雅的旗袍,进行走秀表演,让旗袍重现老街旧巷和河边苇滩,为老街增添更多风韵。
很快,同兴老街旗袍队成了远近闻名的后起之秀。麻将馆里的嬢嬢少了,多了一群爱美又讲究的女性。
2018年4月,小苇还写了一则《老街旗袍宣言》:“多一盆花,老街就多一份美。多一位旗袍美女,老街也多一份美。我们的服装美了,我们的语言就美了,我们的语言美了,我们的行为就美了,我们的行为美了,我们的环境就美了,我们的环境美了,我们的心灵也会更美了。美丽的旗袍并不仅仅是我们节日的盛装,我们要让美延伸到每日的生活里去,让每一天都很美。吃饭、喝茶、走路、看书、交谈,都可以很美。一点一滴的细节都美了,老街就更美了……”
让老街“活化” 小苇一直在努力
同兴老街已有400多年历史,当年是北碚到重庆最热闹的水码头,保存着老北碚最纯粹的味道,也曾多次被洪水淹没。2015年,成为重庆市巴渝风貌保护区。
“未来的同兴老街也许会发生变化,有的老建筑也许会不复存在,但一代代人的记忆和世代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万万不可被人轻易遗忘。”
小苇认为,每个地方都应该有一处精神所在,可以让人清晰地望见来时路。“也许,大家一起探索,总会找到一种方式留住这些即将消失的老街旧巷。”
除了旗袍队,她还想出各种法子,激发古镇隐藏的生机:定期举办“嘉陵女儿”选美比赛,在端午节、中秋等节日重拾传统庆祝活动。为了保护河岸植被,通过调查,搜集了河岸所有植被的资料,将植被的图片和相关资料编成了一本书。
△2023年嘉陵女儿评选活动
她甚至动员乡亲们凑钱买了一条“龙”——成立了古镇舞龙队,不仅可以热闹镇上的气氛,还不时收到其他镇的邀请前去表演。
她觉得老街少了几分生气,和居民们一起购置了30多盆绣球花摆放在各个角落。为了激发大家对美的表达,鼓励居民在门前巷口种绿植,种得好的有奖励。
上个月,她邀请了重庆开明画院艺术家们住进古镇老街,体验早上被鸡鸣声叫醒的原住民生活,进行了写生创作。针对同兴老街传统文化及生态保护,艺术家们与重庆大学社区设计团队热烈讨论,特别是对空心边缘化的乡镇,以艺术赋能活化为触媒,引导带动乡镇文旅发展出谋划策。最后,艺术家们还留下了14幅精美画作在老街展示。
在小苇的努力下,同兴老街不断有新的业态进入,有了茶社、展览馆、艺术馆、志愿者活动站,迎来了游客,越来越热闹。
小苇的妈妈刘禹芬说,同兴老街美岸志愿者从五人扩大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两百人。“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只要有一份保护老街的心,都可以加入进来。”
同兴老街因为一个叫“小苇”的女孩变得有些不一样了。江边碧绿的水流,青青的芦苇草,都在见证这个百年古镇逐渐焕发出活力与魅力。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文图 视频编辑 黄燕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4 14: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