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煤河漫记(大地风华·家乡的那条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7 08:4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关仁山

我的故乡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有一条河,叫煤河。煤河不仅有故事,还散发着古朴的气息。走近这条河,我感觉它流得又深又缓。那一刻,我坚信,故乡的河里一定有我痴迷的东西。

地上本没有煤河,出于运输需要挖了这条河。清朝光绪年间的一个秋天,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候补道台唐廷枢奉直隶总督李鸿章之命,乘船顺陡河而上,第一次去开平镇勘测煤铁矿藏。开平煤铁矿成色与英国上中等煤铁矿相仿,极具开采价值。开挖煤矿的同时,唐廷枢考虑到了运输问题。于是,一条人工河开挖了。这条人工河,起自今天的唐山市丰南区胥各庄镇,东向连接当年的唐胥铁路,西面延至蓟运河,只有三十五公里,很短。这条人工河,人们叫它煤河。

煤河迎来了鼎盛时期。煤河上行驶着煤船,煤船上装着煤炭,这就增添了几分贵重和沧桑。煤船上的舵手喊着号子,岸边的纤夫躬身前行。可以说,煤河与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走近煤河,人们就走进了煤河的历史岁月中,那里流淌着多少波澜,上演了多少传奇。

史料记载,1887年,唐胥铁路延至芦台。1888年,铁路通到天津。煤河结束了它最初的使命。河边的柳树、槐树和杨树,目送着煤船远去的背影。时光荏苒,光阴流转。在沧桑的岁月中,这些树木依然遒劲挺立、郁郁葱葱。可是,随着河床淤积,从上世纪50年代起,煤河上连舟楫帆樯也没有了。其实,煤河并没有消失,只是在喧嚣中沉寂了,横河卧波的九道桥没有了,河水空流,风光不再。

上世纪60年代,我出生在煤河边的谷庄村。从小,我就在河边玩耍。河水清澈,鱼虾成群。人们在河边捞鱼捉龟,打水仗,非常热闹。夏日的酷热烘烤着庄稼、房顶和街道。我奔跑着,跳进煤河里游泳。野鸭被惊动,鸣叫着游走了,水鸟、麻雀飞来飞去,鸟叫声响成一片。我们故意把河水弄得哗哗响。夜晚,星光闪烁,蚊子飞舞,即便这样,也是快乐的。冬天来了,大地寒瑟,我喜欢在煤河边看雪、堆雪人、打雪仗。记得有一次,我在河面上划着冰车,还用冰车拉劈柴,谁知冰车坏了,我偷偷砍了一棵小树用来修冰车,结果被母亲发现,挨了批评。第二年春天,我在河岸上特地补栽了一棵柳树。如今每每想起这些事,心中会生出许多美好的情愫。

后来,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家从谷庄村搬到了唐坊镇,那时我十一岁。唐坊镇也叫“五道桥”,挨着煤河上的第五座桥梁。我在煤河边的唐坊镇读完了初中和高中。当初跟随家人离开谷庄村的时候,我以为再也见不到煤河了,就跑到煤河边和它告别。其实,我的新家离煤河更近了。我喜欢在河边玩耍,母亲担心我坠河,总是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河岸上有一座老炮楼,我常常钻进炮楼里看书,记得那本《苦菜花》就是在炮楼里读完的。煤河上的风从炮楼的弹孔里吹来,吹得我手中的书页直响。我听着流水声看书,别有一番感觉。突然,火车鸣笛声响了,我吓得打了个哆嗦,站起来顺着弹孔向远处望去,火车渐渐走远,甩下一缕缕黑烟。我呆呆地望着远去的火车,想象着远方。

我忘不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唐坊镇在地震中瞬间被毁了。天亮时,我被邻居扒了出来。我没有受伤,可是母亲因为保护我,被砖头砸中了眼睛。我搀扶着受伤的母亲走向煤河,在河边停运的铁轨上搭建防震棚。我们干渴难挨,只能喝了一阵河里的水。至今,我仍然很感激这救命之水。很快,飞机空投救灾食物,有两袋饼干掉进煤河,我们跳到河里捞了上来。这种生死体验,让我对生命有了深层理解。煤河见证了我们的悲伤,也见证了我们的顽强。后来,唐山在废墟上重生。

晨光一点点照亮了大地。春醒了,河岸上的生命重新鲜活,到处绿油油的。小树长高了,在风中轻轻摇曳。如今的煤河边一片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可是谁能想到,煤河两岸曾经是贫穷的土地。改革开放那年,煤河边开始了“联产承包”。农民们披星戴月地劳动,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终于富裕了起来。可是煤河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河流一度被污染,河水变得浑浊,河里的鱼消失了,让人心痛。

家乡人对煤河的感情深沉,他们真切地爱着煤河,他们见不得煤河变了样子。2002年春天,丰南区成立了煤河治理指挥部,投资四千万元,历时两年完成了煤河治理一期工程。在新时代,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又开始了煤河的综合治理,关停了产生污染的工厂,拓宽了河道。如今,煤河已是碧水荡漾、鱼翔浅底,岸上花团锦簇,杨柳依依,健身步道曲径通幽,一片旖旎风光。

以文旅为特色的“河头老街”落成了。河头,即煤河的起点。今天的河头老街距离历史上的河头老街不远,复制了曾经的河头老街的民俗民情。仍然叫河头老街,足以说明煤河的影响力,以及当年河头老街的繁华。听说今年春节,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故乡的朋友对我说,回来看看河头老街吧,现在这里忒热闹了。我看到朋友发来的视频——老街流光溢彩,烟火气十足,游人熙熙攘攘。

今天,与煤河有关的新的故事仍在书写。

我走在煤河边的甬道上,看见鸟群消失在遥远的蓝天里。河岸上,绿草旺盛地生长,开着一片片野花。我在洒满阳光的河边走,看见田野,想起这是母亲挖菜、割麦子、拾棉花走过的路,眼前不禁浮现出母亲蹒跚的身影,眼泪立刻流了下来。父母去世后,我将他们合葬在煤河边的墓园里。我知道,我的一生已经离不开这条河。我生命的一部分,已经悄悄融入这条河。

阳光渐渐退了下去,煤河迎来了夜晚时分。灯火闪烁,月光皎洁,繁星点点。煤河的夜是如此之美。岸上,是全面振兴进行中的美丽村庄。与煤河一起变化着的,还有沿岸的村庄。随着乡村振兴政策落地,这片热土每天都在发生 变化。我沉浸在故乡的河流和村庄新生的喜悦里。

故乡的煤河,已融入家乡人的血脉之中,养育了我们的身体,也浇灌着我们的梦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7日 20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春走基层】河头老街映新春 非遗盛宴醉游人
...逅新春的灯火,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的河头老街生动上演。新春期间,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进河头老街,探访这座承载深厚历史的文化街区,感受非遗技艺与年味交织的独特
2025-02-06 10:50:00
河北唐山:河头老街张灯结彩年味浓
本文转自:新华网1月20日,游客在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游览(无人机照片)。当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张灯结彩,吸引市民前来逛街景、看演出、品美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新
2023-01-21 08:55:00
游客量累计突破500万人次!唐山河头老街自投运以来持续“圈粉”
...老街吸引众多游客到来。据了解,河头老街因位于唐山市丰南区境内煤河、唐津运河两条人工运河的河头而得名,其前身是停摆了近12年的“运河唐人街”。经丰南区政府和凯歌儿集团携手打造,
2024-10-04 20:28:00
“五一”假期,唐山河头老街接待游客总量突破43万人次
...合消费。据统计,“五一”假期,河头老街所在的唐山市丰南区接待游客总数达65.97万人次、同比增长67.61%,旅游消费5
2025-05-06 23:27:00
...报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2月13日,夜幕降临,位于唐山市丰南区的河头老街灯光璀璨,热闹非凡——河道两岸,火红的唐风灯笼向远处蔓延;游人如织,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妈妈,这里有个
2024-02-16 07:03:00
年味渐浓迎新春
...年味。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1月23日,工人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景区安装节庆亮化设施。春节临近,各地张灯结彩,迎新春活动丰富多彩,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新华社记者 杨世
2024-01-24 15:44:00
河北两地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公布
...单位为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其中,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文化街区、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鼎盛·元宝街入选。名单如下: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新闻多一点:唐山市河头老街河头
2023-12-27 14:06:00
河北丰南:向YOUNG而生 青春国潮季正式启动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唐山市丰南区举办“向YOUNG而生,潮起丰南”丰南区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暨青春国潮季开幕式。王峰摄“五四”青年节前夕,“向YOUNG而生,潮起丰南”唐
2024-04-30 20:54:00
江苏扬州瘦西湖风景区雾景绚丽多彩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拍摄的雪景。 雪后的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景色(12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12月13日,几只白天鹅和赤麻鸭在甘肃张掖甘州区城北郊湿地公园栖息。冬日
2023-12-15 11: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