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西泠四泉: 酷暑登孤山 泉声浸清凉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7-27 07:20:00 来源:杭州网

杭州日报讯 大暑已过,杭城暑气蒸腾,而孤山里却藏着一片沁凉天地。拾级而上,绿荫如盖,蝉鸣也被滤去几分躁意,西泠印社的四眼古泉循着山势次第铺展,成了游人最天然的消暑去处。

在西泠印社中,“泉”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点缀,更在园林中扮演着灵动的角色,为景致注入生机,于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深厚的文化印记。沿社内圆洞门入口石阶上行,穿越绿荫丛生的山径,四泉便在这曲径中依次显现:印泉、文泉、闲泉、潜泉,每一眼都藏着时光的故事。

印泉直径约一米,坐落于仰贤亭后方、鸿雪径之畔,昔日曾是印社的界墙所在。1911年,久雨冲垮围墙,挖掘时竟有清泉涌出;1913年西泠印社对泉眼进行了疏浚加深,便以“印泉”为名。泉北摩崖石刻上,“印泉”二字结体宽博如汉碑,由印社早期日本社员长尾甲题写,字迹至今依然清晰可见,虽被藤蔓轻掩,却更添幽趣。泉眼四周植被葱茏,水中红鲤悠游,冷冽里透着秀气灵动。杭人王毓岱在《印泉记》中写道:“予谓扶桑名士,远历重洋,渡东瀛而客西泠,既题字而留纪念,又以此泉归美于印人……”泉眼清冽,恰如印人风骨。立于泉边,山风穿径而过,携着水汽拂过脸颊,那份清凉竟比冰镇饮品更能涤荡暑热。

沿阶上行,行至孤山西南侧山顶平台,文泉与闲泉便映入眼帘。文泉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杭州知府张奇逢曾在此题写“斯文在兹”,意在勉励后人珍视文化传统。清末,著名学者、书法家俞樾初居孤山脚下俞楼之时,曾多次探访现在的孤山社址所在地,于鹤守岩附近崖壁上发现 “斯文在兹”四字,在其上修建文石亭纪念(现汉三老石室位置)。随后又在文石亭上方,将一汪“南北可七八丈,东西可三丈”的大水池取名“文泉”,并书跋,刻于北坡石壁上。自20世纪60年代起,文泉一度隐没于岁月尘埃中。2018年,工作人员在整修园林、清淤池塘时,于淤泥与蔓生植物下发现了隐约的石刻笔画。清理之后,“文泉”二字重见天日,“西泠四泉”终得聚首,为此后的西泠印社建社115年社庆添了几分祥瑞。如今,池边茂林修竹蔽日,泉水清冽如镜,倒映着华严经塔的影子,成了游人歇脚的好去处。有人临水而立静观塔之倒影,有人坐在石上听泉读碑,连风都裹挟着浓浓的金石书卷气。

闲泉,位于文泉之东,是西泠印社中极具文化价值的古迹。1921年,清代藏书家张钧衡因“春夏苦湿”凿泉疏导,引渠与文泉相合。崖壁上的《闲泉记》虽字迹斑驳,“汩汩然来矣”的描述却依旧鲜活——此刻两股泉水汇流,声如环佩轻响,在暑气里撞出细碎的清凉。泉边石径被绿荫覆盖,偶有阳光透过叶隙洒下,落在流动的泉水上,碎成一片金斑。游人至此,多会放缓脚步,任泉声漫过耳畔,那份温润的凉意,仿佛能抚平心底的浮躁。

沿文泉往西,遁庵后的峭壁下藏着潜泉。1915年,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利用山泉引水成渠,汇聚成池,以自己的号“潜泉”为名。“潜”字,《尔雅·释言》释为“深也”,吴隐曾言“学术不外由浅求深,非沉潜未由进高明”,这泉名里藏着他对治学的理解。他在《潜泉记》中称“数楹之堂成为有用之地,可以位置琴书,拖张帷帟。吾庐吾爱,即以遯盦名之”,点明了遯盦(遁庵)名称的由来。崖壁上的《潜泉记》摩崖为古隶体,六百二十一字,尽显吴隐书法风貌。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曾以石鼓文题 《潜泉铭》:“如竟一泓,脉络海深。”这句话与泉声相和,恰如这凉意的来处——从石缝深处慢慢渗出,缠缠绵绵,挥之不去。坐在泉边石凳上,看峭壁挡去大半烈日,听泉水在石隙间细语,恍惚间,便懂了何为真正的逍遥。

从山脚到山顶,四泉串起一路清凉。印泉的灵动、文泉的厚重、闲泉的温润、潜泉的深邃,四泉如串珠,循着山势串联起百年光阴,在大暑的热浪里凝成独特的气场。此刻,暑气被隔绝在绿荫之外,唯有泉流与蝉鸣相和,让人想起古人“枕石漱流”的意趣——原来最动人的避暑胜地,从不在深宅大院,而在这山水与文脉交织的清凉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7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婺风入西泠”杭州日报讯 2月27日,“婺风入西泠——西泠印社金华籍社员作品展”在孤山举行。金华素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美誉,先后涌现了黄
2024-03-03 07:04:00
西泠印社:回望百廿风华 薪火永续延绵
庆祝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系列展正在举办中,包括在浙江展览馆举办的西泠印社百廿成果汇报展、社员作品展、社藏捐赠菁华展(2019-2023)以及在杭州画院举办的2023海内外印社联展
2023-11-13 08:18:00
杭州日报讯 杭州日报“西泠镜像”专栏已悄然走过十载春秋。这十年,专栏围绕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宗旨,用文字与影像精心雕琢岁月,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画面,都如同一面
2024-12-08 07:06:00
体验传统文化 感受艺术魅力杭州日报讯 近日,由西泠印社主办的端午假期系列研学活动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举行。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集拜神祭祖
2023-06-25 07:19:00
...瓦的传统中式院墙悄然隐匿其中,这里便是孤山路31号,西泠印社。院墙东边,一座月洞门静静敞开,两扇红漆木门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门洞的上方,一块黑字黑框青底的石刻匾额格外醒目,“西
2025-02-09 07:26:00
...国文化、政治、宗教等领域留下深刻印记的杰出人物,与西泠印社的缘分,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段熠熠生辉的佳话。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居北京。1979年起任西泠印社
2025-05-25 06:57:00
...间畅叙幽情的场景,令无数后人心向往之。120余年历史的西泠印社也有着悠久的雅集传统。早在1915年,就有南社与印社两大学术团体共与雅集的记载,但是百余年间几度中断与恢复。20
2024-04-14 07:17:00
杭州日报讯 近日,西泠研学暑期系列活动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圆满完成。本次活动以暑假为契机,为假期中的学生、家长及广大篆刻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研学平台,在炎炎夏日中释放学
2023-09-03 07:02:00
...本书杭州日报讯 7月31日,《历代古砖精选》一书在杭州西泠印社遁庵首发。活动同期举行了原拓片捐赠仪式及相关展览。《历代古砖精选》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古砖收藏家、非遗锦
2024-08-04 06:48: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阳光奔跑的样子清爽,仍有春天的味道摇曳的月季一排又一排,像绯红的浪涛遍山的黄栌,一簇簇、一丛丛在优雅的秋风中含笑高粱像一只只火炬一片一片
2025-10-14 18:27:00
10月14日最佳情报|黑虎泉水花飞溅,大明湖日出美如画!恭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互动编辑 孟德霞大明湖日出波光粼粼别有韵味找记者,上壹点!分享身边见闻,来情报站随时随地@记者,零距离与记者在线互动
2025-10-14 23:25:00
晴日泰安太治愈!初秋风裹阳光,光斑跳着走
10月14日,泰安终于告别连日阴雨,将澄澈的蓝天与温柔的阳光还给街巷。走在望岳东路与望岳西路,初秋的气息裹着清新的风扑面而来
2025-10-14 18:24:00
鸟类种类占全国三分之一,河南多部门给迁徙通道加装“安全带”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秋高气爽,候鸟南翔,河南进入今年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时间。郑州市惠济区南裹头广场上,98只野生动物被放归自然
2025-10-14 18:39:00
吉镜头|氛围感直接拉满!伪满皇宫的银杏进入“高光时刻”
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 游客打卡拍照果实挂满银杏枝头 果实挂满银杏枝头果实挂满银杏枝头 银杏树前的红豆杉长满了红色的果实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10月14日
2025-10-14 18:56:00
梨也分公母、无花果有花?河南这场林草科普比赛含“科”量十足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你吃的苹果可能是去年的,买梨的时候是公梨好一点还是母梨好一点,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对于桂花你真的了解吗
2025-10-14 19:10:00
结合近期我市气候现状,市疾控中心10月14日发布提示,今年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气温波动大,公众要增强防灾防病意识,做好相应物资储备
2025-10-14 19:28:00
作为锦绣太原城的核心区域,迎泽区近年来全域旅游建设成绩斐然,形成“一核三带”全域旅游格局。迎泽区文旅局近日发布三条旅游线路
2025-10-14 19:28:00
10月14日,太原市气象台预报,受冷空气影响,预计10月16日至19日,我市将先后出现降水、降温、霜冻天气过程。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10月16日夜间至17日
2025-10-14 19:59:00
全网寻找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最甜锦鲤”
来源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2025-10-14 20:58: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风过处,草浪浮沉,流转着雾色与风吟。这片无垠的碧色,是高原铺展的静谧诗卷。每一脉青峦,都是大地深沉的呼吸。来源:六盘水市钟山区融媒体中心一审:曹轶二审:汤成伟三
2025-10-14 20:58:00
科学周刊|西北大学科研团队揭秘5亿年前动物骨骼起源
从蜗牛的壳、螃蟹的甲,到人类的骨头——动物的“硬骨架”是怎么来的?地球上的动物骨骼是如何长出来的?近日,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胡亚洲及团队成员
2025-10-14 22:24:00
织金:智能大棚竹荪抢鲜摘
10月13日,记者走进织金县金荪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荪公司)智能菇棚基地,只见29栋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电子显示屏实时跳动着温度
2025-10-14 22:43:00
史铁生笔下的栾树,承包了福州的秋日浪漫
福州新闻网10月14日讯(记者 石磊磊/文 包华/摄)作家史铁生笔下的栾树,是北京地坛的风景。而在今年10月,福州市属道路和超过5000株的各类栾树
2025-10-14 22:48:00
探访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转换光和热,太阳能造雪
转换光和热,太阳能造雪——探访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9月24日,在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太阳能镜场中,47000多块槽式集热太阳镜随日转动
2025-10-14 08: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