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邦真的对戚姬的处境无动于衷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汉十二年四月,汉高祖刘邦在长安的长乐宫去世。太子刘盈继位登基,称汉惠帝。由于惠帝年少,且性格柔弱,皇太后吕雉执掌了朝政大权。吕后当权后,迫不及待地干了三件事:清算刘邦生前宠爱的女人,迫害刘氏宗亲,大封诸吕为王。

最先受到迫害的,就是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女人戚姬。刘邦一死,吕后就将戚姬囚禁,剃光头发,用铁链锁住双脚,关进潮湿阴暗的屋子,让她一天到晚舂米折磨她,最后又将其制成“人彘”,摧残至死,悲惨之极。

戚姬

精明睿智的刘邦,对吕后的为人和个性了如指掌,对吕后与戚姬之间的恩怨情仇也非常清楚,他难道真的就没能预测到,等自己去世吕后,将会谋害戚姬吗?如果预料到了,又真得什么也没做,任由悲剧的发生吗?

答案显然不是。刘邦当然在生前就预知了,吕后一定会清算戚姬。同时为了保障戚姬的安全,刘邦在生前也做了大量的谋划和布局,至少在刘邦看来,该做的他都做了,已经算是竭尽全力了。至于后面发生的悲剧,刘邦也是无能为力了。

刘邦

动议废黜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如意,就是向天下明示戚姬和赵王是刘邦的至爱

宫中女人,从来就是母凭子贵。刘邦要保护戚姬的安全,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她儿子刘如意的安全。儿子安全了,戚姬自然就是安全的。

刘邦为保障赵王刘如意的安全,想的办法就是动议废除吕后的儿子刘盈,改立戚姬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精明能干,功于算计的刘邦,是真心想废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吗?绝对不是,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只是一个局而已。

一是汉朝刚刚建立,朝廷内部是一帮功臣悍将蠢蠢欲动,对外是匈奴虎视眈眈,让一个年幼的刘如意继位,让一个毫无政治头脑和政治智慧的戚姬辅佐,这不是拿自己辛辛苦苦半辈子打下的江山社稷来冒险吗?不到万不得已,刘邦绝不会这么做。

二是既然要改行废立,依据刘邦一贯的行事风格和作风,绝不会如此的大张旗鼓而又犹豫不决。一定会是缜密谋划,雷霆万钧,一击而定。绝不会给众人反复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刘邦果真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哪里还会有天下儒生代表太傅叔孙通者以死相逼、周昌等一帮大臣至死也不奉诏的机会,那里会是什么请出了“商山四皓”为太子站队,就能左右和改变刘邦废立的!

三是刘邦废立的理由也非常牵强。刘邦行废立之事,提出来的理由是“如意类我”。刘盈性格羸弱不假,不像刘邦也是事实,但刘如意一个几岁的小孩,就断定将来性格如何、品行怎样,实在是有些牵强。因为“类我”,而成为刘邦废立太子的依据,也非常牵强。智慧如刘邦者,怎能不明白马上得天下,而不可马上治天下的道理。以刘盈的仁义厚道,将来以仁义治天下,推行无为而治的方略,不正是后来的汉朝皇帝文帝和景帝的所为吗?从治理天下的角度出发,刘盈一定比像刘邦的刘如意更合适。这也正如朱元璋,不立脾气秉性像自己的燕王朱棣,而立皇太孙朱允炆为帝的道理所在。

如此来看,刘邦行废立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告知天下所人,特别是告知朝廷的一帮忠于自己的功臣宿将,戚姬是我最爱的女人,刘如意是我最喜欢的儿子,将来你们都要忠于我的意愿,尽全力保护她们母子的安全。

杀樊哙毫不犹豫,就是为了警告吕后在刘邦去世后不可妄为

刘邦病重时,听闻传言,说大将樊哙在自己死后会与吕氏结党,谋害戚夫人和赵王如意。重病中的刘邦,勃然大怒,不问信息来源,不核查信息真伪,当即立断命令陈平和周勃,带着诏书去樊哙的军中,不用审问,无需调查,让周勃夺取军队控制权,直接斩杀樊哙。

樊哙是谁?世人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在鸿门宴上,拼死阻挡项羽手下项庄刺杀刘邦,并被项羽欣赏,赏赐生猪腿的场景。其实更多的是,樊哙是跟随刘邦,从沛县一起打出来的老兄弟,是刘邦最信任最贴心的将领,就如同曹操的虎痴许诸、梁山宋江的李逵。

而且此时的樊哙,还正带兵在外面打仗,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更何况还是直接斩杀阵前大将,将置十几万大军于险境,这不是久经沙场的刘邦行事的风格。所以,刘邦决意要杀樊哙,主要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吕后的妹夫,也就是樊哙娶了吕后的亲妹妹吕媭,是坚定的保吕人士。刘邦杀樊哙,就是要断吕后的臂膀,杀樊哙,就是要重锤警告吕后,不要做出对戚姬不利的事情来。

还有另外一种巨大风险,刘邦不可能不考虑。让陈平和周勃去军中执行诏命,樊哙军权在握,而刘邦又重病在身,将不久于人世,此时的樊哙如果拒不受命,反将陈平、周勃二人斩杀,又是怎样的后果呢?

陈平是张良之后,最重要的智谋大臣,周勃在刘邦心的分量是“安刘氏者,勃焉”。让两个如此份量的大臣如冒险,实在不是明智的做法。如果真是这样,后来的诸吕作乱,还有谁可以诛灭诸吕,还会有刘氏后来的天下吗?大汉的历史将彻底改写。

所以,这在如此种种不利的条件下,刘邦仍然不管不顾,决意斩杀樊哙,就是为了尽全力保全戚姬母子,而舍弃和牺牲樊哙,甚至甘愿让国家冒巨大的风险。

选耿直之臣周昌,全力布局保护赵王如意

刘邦在去世前两年,已经意识到,吕后在自己死后,很可能会收拾戚姬和赵王如意。刘邦为此,常常忧心忡忡,苦苦寻找可以保护戚姬的大臣和武将。

刘邦遍观群臣,寻找可以保护赵王如意的人,最终选定了御史大夫周昌,任命他为赵王刘如意的氶相,负责保护赵王。周昌后来虽未完成保护赵王如意安全的责任,但也是以死相拼,算是尽力而为了!

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卻邪?备万岁之後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

於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彊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於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彊行!”於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史记·张丞相列传》

为什么会选中周昌,作为赵王如意的保护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周昌资历很老、威望很高,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老人,也是刘邦最信任的大臣,汉朝建立后,位列三公,任御史大夫。

二是周昌是天下最有名的耿直之臣,认死理、不屈服,与刘邦发生争执时,也是从不低头。刘邦去世后,吕后多次召赵王刘如意进京,周昌担心吕后会谋害赵王,每次都拒绝奉诏。

三是周昌与吕后的关系很好,也曾有恩于吕后。当年刘邦打算废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时,周昌拼命反对,誓死不从,吕后在幕后看到这一场景,感动得向周昌下跪感谢。

同时,刘邦还任命戚姬同族兄弟戚鳃为中尉,统率北军,守卫京城长安,暗中保护戚姬。后来,“为刘氏左袒”,追随周勃诛灭诸吕的,也正是北军。

“戚鳃者,毋乃戚夫人之族属欤?高帝钟爱赵王,屈周昌使相之,及莫年,则以戚氏本兵,得非阴为保护赵王之计?”《文献通考》

由此可见,刘邦为保护戚姬和赵王刘如意母子,已经是费尽心机,尽其所能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邦为何派周昌保护刘如意
刘邦本来想把刘盈的皇位继承权,转让给刘如意。但在吕后的一系列操作及大臣们轮番帮忙说好话,同时经过刘邦自己的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还是维持了原先的决定,继续让刘盈当太子。既然已经决定
2023-04-25 15:03:00
戚夫人夺嫡失败被吕后惨杀,真的是自作自受吗?
...,在前194年被杀,是称秦末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人,刘邦在当汉王时遇到她,那时的戚夫人年轻美貌,明艳动人,而且还能歌善舞,是个文艺人才,特别对刘邦的脾气,让刘邦非常宠爱。而
2023-04-18 18:44:00
戚夫人让刘邦宠爱、吕雉嫉妒,她有何过人之处?
...是谁,那一定是戚夫人,不仅因为戚夫人抢走了她的丈夫刘邦,这个女人还意图抢走她儿子的太子之位,让她后半生失去依靠。刘邦去世后,吕雉彻底黑化,将刘邦生前的宠妃全部打入冷宫囚禁起来
2023-03-02 21:14:00
刘邦当年为什么不废除太子刘盈?因为他根本不愿意
身为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也想儿子刘如意将来继承帝位,到时候自己就是皇太后了,能压吕后一截。于是,她经常在刘邦的面前哭哭啼啼,让他废黜吕后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立刘如意为继承人。刘邦本
2022-12-15 17:14:00
为何刘邦死后戚夫人这么惨
刘邦因为喜爱戚夫人,讨厌吕后,因此,生前准备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把太子之位转给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他给出的理由是刘盈“不类我”,刘如意“类似”。但是,变更太子这件事,在朝中遭遇了
2023-01-06 16:37:00
刘邦为什么无法废立太子刘盈?
戚夫人是刘邦一生中最宠爱的妃子,没有之一,刘邦与戚夫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与吕雉在一起的时间,刘邦迎娶吕雉后不久就因为私自放走囚徒而亡命芒砀山,这个时候秦始皇还活着,等到秦始皇
2023-08-24 16:46:00
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了。刘邦可以给戚夫人免死金牌,吕后就可以收回她的免死金牌。刘邦可以让戚夫人到赵国,吕后就可以召回她。不回来?嘿,你想造反!派兵去剿灭!正好连赵王
2023-02-01 10:56:00
刘邦为了戚姬刘如意母子的安全,在临死前为何不处死皇后吕雉
...是个政治问题,就得从政治角度来解读。首先,这涉及到刘邦晚年想更换太子,却没有成功的问题。《史记吕太后本纪》: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
2024-07-15 20:32:00
刘邦有两个方法保护戚夫人为何都没有用
刘邦在临死前,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保护戚夫人。但刘邦并没有采用这个办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刘邦想要保护戚夫人,其实有个办法,就是让戚夫人跟随刘如意到赵国去。只要戚夫人跟着刘如意去了赵
2023-06-25 21: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