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科创引领 奋力争取开门红(全力拼经济 奋战开门红)
——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延
□本报记者 李庆龄 实习生 张佳婧
科技创新引领是我市十大攻坚战中的重要内容。市科技局于1月29日召开会议,传达领会全力“拼经济”打赢“十大攻坚战”誓师动员大会精神,并逐条逐项谋划任务指标、提出具体举措,积极推动科创引领,奋力争取开门红。
“2023年,我市将力争实现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1%左右,加快安阳市科技创新研究院实体化、资本化、市场化建设;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5家,实施产业化项目5个。”2月10日,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市将进一步运营好北京(安阳)离岸创新中心和启迪(安阳)科创中心,完成企业技术需求对接200项以上。与此同时,新增研发平台100家以上,布局建设市级以上中试基地1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80家,技术合同登记额超过15亿元。”
“目标已明确,下一步就是夯实措施,拼起来、干起来。”王延表示,我市将出台安阳市科技创新研究院管理办法,畅通资金拨付渠道,规范资金拨付流程,用好用活专项人才编制,为我市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精准服务,进一步加快安阳市科技创新研究院实体化、资本化、市场化建设。我市还将根据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12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2条重点产业链,联合各县(市、区)政府、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安阳)离岸创新中心和启迪(安阳)科创中心是我市积极对接京津高校院所科技资源和技术成果的桥梁。市科技局将平行运行好两个中心,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供需对接,高效推动技术交易、产学研对接、成果转移转化,搭建人才引进、项目孵化和产业化平台,实现招才引智和招才引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该局将举办“走进”系列活动,例如“走入清华”企业家培训、在京安阳籍专家沙龙、“北京-安阳”双向路演等,大力推广“双中心”服务模式,建立供需双方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服务体系,促使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在我市实现产业化。
“我们将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完善金字塔企业培育链条,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创新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链条,利用科技服务中介扩大高企培育广度,形成市、县(市、区)联动高企培养机制;用好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平台,进一步扩大我市企业入指数量,让该指数平台为我市更多的企业投资、融资发挥桥梁作用,同时提高银行放款效率,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质量体系行动和走进创新系列活动,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质量。”王延说。
市科技局将持续推进工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开展“千名博士进千企、千家企业进院校”活动,主动对接青年博士联盟,加强产学研对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加大研发平台建设力度,建立中试基地培育后备库,做好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工作,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供后备力量;深化安阳“创新大脑”综合服务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资源共享和精准服务,为科技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推进建设康复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和人才培养体系,启动市中医院“全院康复一体化”试点,同时举办康复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康复医疗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第五届“一带一路”中部康复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国际康复博览会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创新产业活动,进一步加快康复产业创新发展。一系列扎实举措将推动我市科创引领迈上新台阶。
“我市还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开展;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探索开展财政科技经费‘直通车’改革,开展经费‘包干制’试点;改革科研项目形成机制,进一步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PI制’等项目组织机制;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建立以项目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王延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