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港中深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庆贺创校十周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5 10:07: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北京时间2024年2月3日7时37分,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冠名的“港中深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从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名字将在苍穹中闪耀,开启星际探索之旅。

“港中深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庆贺创校十周年

此次任务是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二个轨道面,以一箭11星方式发射部署,其中一颗卫星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冠名为“港中深一号”。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是时空道宇建设运营的全球首个商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星座,为人类未来出行领域,如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消费类电子领域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应用服务。

“港中深一号”卫星具备通信、导航、遥感等功能,提供卫星数据产品及服务,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助力卫星应用商业化、规模化、全球化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与卫星研制单位时空道宇携手,结合航天科技,开展前瞻技术研发,推动中国航天科技规模化应用。

“港中深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庆贺创校十周年

2024年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十周年,在此重要节点,“港中深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该校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

航天探索活动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航天技术涵盖了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前沿科研领域,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建校十年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扎根深圳,在四幢破旧厂房和一片荒芜的土地之上,建设了占地1.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的美丽校园,现有师生1.3万余名,连续4年位居中外合作大学排行榜第一。在学科设置上,也始终积极回应祖国需求,满载着国家对高新技术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奋力启航,以达星际。

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香港中文大学推出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及X双主修课程,此课程旨在为学生传授该领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运用数据设计创新方案,以研究外太空及保护地球。双主修课程的学生,在校期间将有机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各类企业实习、访问及相关科研项目,该校希望借此机会,立足教学,深化科研,培养航天科学人才,探索宇宙奥秘。

“港中深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庆贺创校十周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说:“探索宇宙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懈,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辉煌成就,这种艰苦奋斗的航天精神是新时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未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继续与航天科技领域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我国航空事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

本次卫星发射仪式,该校共邀请了10名代表前往西昌观礼,观礼团成员包括经管学院章雯教授、理工学院吴辰晔教授、2014级家长金婷华同学爸爸、2015级家长隋昊臣同学妈妈、2014级校友代表万玮、2022级人文社科学院学生王一诺、2023级经管学院学生吴桐等。

经管学院章雯教授表示:“我见证了大学从无到有的过程,每时每刻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所大学所蕴含的无限可能和蓬勃发展。”在仰望星空时,章雯教授说:“卫星相比于浩瀚的宇宙是那么的渺小,可是这个小小身躯的背后却是无数航天人的艰苦研发成果。我们的港中大(深圳)也就像这颗卫星一样,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精神,温柔且坚定地在祖国的教育星空守护。”

“港中深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庆贺创校十周年
“港中深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庆贺创校十周年

理工学院吴辰晔教授感慨道:“当我坐在山顶的看台上,仰望着那漫天闪烁的繁星,心潮澎湃地等待着‘港中深一号’发射时,杜牧的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不由自主地浮现在心头。” 吴教授表示他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连接:“港中大(深圳)的十年辉煌,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也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科学的和谐交响,更象征着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壮丽篇章。”

2022级人文社科学院学生王一诺难掩心中激动:“7:37,迎着第一缕朝阳,看见我们的火箭卫星缓缓升空,真的非常高兴。越来越多的火箭和卫星成功发射,预示着祖国的航天事业有新的进展和突破,作为中国人我非常骄傲和自豪。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祖国能够繁荣昌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能够越来越好,桃李芬芳。”

2015级校友家长隋昊臣同学妈妈说:“在建校十周年之际,亲眼见证“港中深一号”的发射意义非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国家人才的培养基地,希望港中大(深圳)能越办越好,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首颗由香港研发卫星入轨!捷龙三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资助支持的卫星,由国星宇航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共同研发,同时也是国际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搭载了高分辨光学遥感相机和高性能算力载荷,实现了高分辨率对地遥感观
2024-09-25 13:46:00
国星宇航联合香港中文大学研制首颗 AI 大模型科学卫星成果发射
...发射入轨,其中包括此次发射的主星 —— 国星宇航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共同研发的国际首颗 AI 大模型科学卫星“香港青年科创号”。“香港青年科创号”卫星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首
2024-09-25 09:23:00
中国航天迎新年“开门红”
...善一号)、南通中学号共5颗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当庆贺任务成功的“大红屏”亮起,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一名航天工作者的脸上。他们在一线迎接新年,用圆满成功奏响了新春的又一凯歌。
2023-01-10 07:01:00
...射能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表示。站在庆贺任务成功的“大红屏”前,被称为“梦圆天团”的发射场控制室倍感振奋。发射场控制室主任,空间站天和、问天、梦天三舱发射任务0
2023-01-10 09:18:00
...特区报深圳科研机构参与“空天计算”北邮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试验任务包括6G核心网系统深圳特区报讯(首席记者 闻坤)近日,由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长沙天仪研究院研制的北邮一号
2023-01-18 06:47:00
...故障、零疑点的质量追求,并回忆说,神舟三号无人飞船发射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现了一个故障点,“按理说我们有备份点,这个点是可以放过的,但是我们本着载人航天的严要求、高标准,撤
2023-11-30 22:52:00
我国发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这是什么航天器,在全球范围内算领先吗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航天事业越来越强大,值得庆贺。但很多人还不明白,这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卫星,咱们就来介绍一下。在直径930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中,天体的数量是个天文数字,
2024-01-10 10:26:00
你的名字 写在天上
...刘艺明、高敏华、陈昕宇、卜瑜 图/受访者提供黄埔一号发射时间:2019年属性:卫星载荷提升地面导航终端的定位精度及收敛速度由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以下简称大湾
2023-01-05 04:06:00
四川制造!全球首颗在轨AI超分商业卫星发射成功
...2月4日电 (记者刘海天)2月3日,我国成功进行一箭9星海上发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9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9颗卫星里,包含国星宇
2024-02-05 10:0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智造世界 创造美好丨破解“池州芯”检测痛点 池州平天湖半导体产业研究院加速建设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孙根透露,作为池州半导体产业的“共性服务平台”,池州市平天湖半导体产业研究院今年7月已正式取得运营资质
2025-09-17 13:22:00
凭借技术突破、链式崛起和全球布局,泉州洛江推动机械装备产业链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一个百亿产业集群的三级跃迁东南网9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何金 通讯员 叶金玉)近日
2025-09-17 13:24:00
从AI开发提效到游戏全球出海,腾讯云升级全新游戏行业全生命周期方案
9月16日,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游戏专场上,腾讯云正式发布全新升级的游戏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2025-09-17 13:54:00
3・15金秋购物节启幕!海尔智家以“ 三好” 助力安心焕新
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共筑满意消费,增强人民群众在消费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5-09-17 11:40:00
鲁网9月17日讯万物互联,信息化浪潮奔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着中枢神经般的重要作用。企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025-09-17 10:40:00
王涵为了准确识别由AI生成的内容并防止其被滥用,不少人建议用AI对抗AI,“AI溯源”技术应运而生。OpenAI宣布将推出一款工具
2025-09-17 10:52:00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超级员工” 是这样炼成的
周鸿祎(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大模型相当于头脑,能说会道,能思考、能规划、能推理,但是没有手跟脚
2025-09-17 08:35:00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在技术赋能教育的大背景下,AI智习室正成为连接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的重要桥梁
2025-09-17 09:03:00
烟台联通圆满完成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通信保障工作
9月14日,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近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齐聚莱州,以奔跑感受城市风貌,用激情点燃赛事氛围
2025-09-17 08:06:00
手握101项专利,曜灵时代以创新引擎驱动临沂新能源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作为临沂新能源产业链的代表企业,曜灵时代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突破科学技术。目前,集团下设多个核心全资子公司
2025-09-17 08:08: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焦娇李妍妍)9月15日,全国首个市级场景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场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记者获悉
2025-09-17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实验室档案】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京市科技局、东南大学和鼓楼区于2022年8月开始合作共建
2025-09-1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当《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魔法道具“隐身斗篷”有可能从银幕走向现实,如何为这种前沿科研保驾护航
2025-09-17 07: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9月正值开学季,各大高校相继迎来新生报到。运满满司机申英良将刚刚收到的“云程奖学金”交到小儿子申宝凯手中——今年
2025-09-17 07:46:00
鹭江观察 | 人工智能+ 厦门加出了什么?
客商体验厦门绽优科技的AI+VR产品。厦门美图大楼展厅演示AI产品。(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2024年,厦门位列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前10●截至去年底
2025-09-16 0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