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汉开国神将耿弇,补足了韩信军事履历中唯一空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0 16:59: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的知名度一向较低,个中根本原因,是东汉开国的系列战争,实在是打的中规中矩,很多甚至是旷日持久、胜败反复、菜鸟互啄,总之军事效率堪忧,精彩程度更是匮乏。能够跻身经典战例的,只有昆阳之战、灭齐之战与灭蜀之战等寥寥战役。

一般公认,“云台二十八将”中以冯异、岑彭军功最高,但若论起军事指挥才能,恐怕耿弇才是东汉第一人,包括刘秀在内,没有人实际打出过精彩程度、艺术水平可以哪怕媲美耿弇灭齐之战的战例。

而耿弇灭齐之战,和西汉初的韩信灭齐大可以相互对照,耿弇实际解决了一个“历史级疑问”:如果当初不是郦食其说服齐国转向,让韩信获得了偷袭齐国历下主力的宝贵“偷鸡”战机,那韩信会怎么打灭齐这一仗呢?

以韩信神奇、高效的军事指挥造诣,他会上演什么样的系列骚操作?能够在多长时间内迅速歼灭齐军主力、搞定齐国?

耿弇实际给出了答案。

东汉开国神将耿弇,补足了韩信军事履历中唯一空白

一、开战初期极难被看出的军事精髓:“分兵偷渡”、调动敌军

首先,两次战役的开局形势几乎完全相同。

耿弇韩信都是从黄河以西的平原城出兵,而齐国与现在的张步势力都是大军以历城为中心进行布防。齐国方面的优势是,除了兵力相对更多,他们还坐拥黄河尤其是济水的自然天堑。

这里要先铺垫个相关的军事地理规律,齐国、山东真正的地理优势,叫“泰山济水之固”,即有泰山这一大山和济水这一大河的存在,两大屏障有力保障了山东的安全。

泰山不用多说,济水和黄河的存在,使得进攻者势必面临被半渡而击或背水一战的兵家大忌,毕竟,能玩出韩信背水一战的名将凤毛麟角,而能遇到陈馀那种封建军礼制度愚蠢遗老的机会更是极为寥寥。

鉴于黄河和济水之间距离较短,不像长江与淮河,有着“守江必守淮”的规律,山东守军正常的防守策略,不存在“守济必守河”,而是放弃黄河防线、坚守济水防线,这就让进攻方面临着两重的“渡河难题”。

一个经典反例是,当年乐毅“五国伐齐”,联军从高唐渡过黄河,而齐军是渡过济水向西迎战,结果大败亏输。所以后世基本认清了这个军事规律。

明白了这一点,相关的军事挑战课题就很清楚了,无论韩信还是耿弇,眼前难题都是要解决“济水挑战”,如何顺利渡过济水又能快速歼灭敌军?

如果是韩信,他会怎么做呢?

东汉开国神将耿弇,补足了韩信军事履历中唯一空白

韩信其实是有过成功案例的,之前他进攻魏国,“木罂渡河”,解决的正是“黄河挑战”,而“济水挑战”实质同此。

相关精髓是:主力正面牵制,分兵偷偷渡河,偏师进攻侧后,调动河流前线守军后撤,然后主力渡河,和偏师联合夹击。

总之,“军事河流挑战”的最高效解决办法是“分兵偷渡”,利用此突然性发动突袭,搅乱敌军的整体部署,渐次调动敌军,从而掌握战役主动权。

现在的问题是,齐军的防守力量主要在历城,那么韩信或耿弇,究竟要玩出哪些骚操作,才能实现高效战果呢?

先抄书,《后汉书-耿弇列传》——

因诏弇进讨张步。弇悉收集降卒,结部曲,置将吏,率骑都尉刘歆、太山太守陈俊引兵而东,从朝阳桥济河以度。张步闻之,乃使其大将军费邑军历下,又分兵屯祝阿,别于太山钟城列营数十以待弇。弇度河先击祝阿,自旦攻城,日未中而拔之,故开围一角,令其众得奔归钟城。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惧,遂空壁亡去。费邑分遣弟敢守巨里。弇进兵先胁巨里,使多伐树木,扬言以填塞坑堑。数日,有降者言邑闻弇欲攻巨里,谋来救之。弇乃严令军中趣修攻具,宣敕诸部,后三日当悉力攻巨里城。阴缓生口,令得亡归。归者以弇期告邑,邑至日果自将精兵三万余人来救之。弇喜,谓诸将曰:"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诱致邑耳。今来,适其所求也。"即分三千人守巨里,自引精兵上冈阪,乘高合战,大破之,临陈斩邑。既而收首级以示巨里城中,城中凶惧,费敢悉众亡归张步。弇复收其积聚,纵兵击诸未下者,平四十余营,遂定济南。

——————

强调一下,过往的军事专著、专家学者,几乎没有人将这一战真正说清楚过。

看这张图就明白关键问题所在了。

东汉开国神将耿弇,补足了韩信军事履历中唯一空白

《后汉书》说的很清楚,耿弇大军是“从朝阳桥济河以度”,即在历城东北的朝阳搭造桥梁渡过济水。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发现很奇怪的事情:如果汉军是从东北而来,它怎么可能先进攻历城西南的诸阿呢?就算诸阿失守了,钟城的齐军为什么会被立刻吓得弃城而逃?

一旦我们有了“分兵偷渡”的意识,就很容易明白上述奇怪之处,而耿弇此战战役部署的精髓在于:

1、汉军其实是兵分两路,一明一暗,从两个地点分别渡过济水。

此战与韩信灭魏之战的不同之处是,汉军主力并没有在历城对岸,与齐军隔济水对峙,因为齐军不像当初的魏军,都聚集在黄河北岸的蒲阪,而是分散在以历城为中心的南到泰山、北到钟城的数十个营地或城池,特别是有历城这个传统的巨大城邑在,使得汉军就算可以顺利渡过济水,接下来的正面进攻也很难迅速奏效。

因此,在历城对岸布置军队,反而是一种浪费,无论兵力充不充足,都是得不偿失、低效举措。这便是济水挑战和灭魏的黄河挑战,解决方案的区别之处。

而高效策略,是既要顺利渡过济水,又能避开历城的齐军主力,并将之调动出城,运动战歼灭。

所以,耿弇不是从历城对岸争取正面渡济,而是选择了历城东北较远距离的朝阳,而且是大张旗鼓的,让齐军以为汉军都在朝阳,并从这里渡过济水。

至于另外一个渡河地点,严格说未必就是诸阿,为了保密起见、顺利实现秘密偷渡,更有可能是在诸阿西南、距此有一定距离。

这两个地点,之所以判断前者朝阳是明、后者是暗,恰恰是由实战反推出来的。

因为,只有汉军朝阳渡济是大张旗鼓的,才会吸引、麻痹齐军的注意力,从而认定汉军只有一路,也只能从东北打来。

这个时候,汉军从诸阿西南秘密渡河,才会实现“神兵天降”的效果,打齐军一个彻底的出其不意,这正是“战役发起突然性”的一贯魅力与收效。

正是因此,诸阿守军才一个上午都没坚持到,就被汉军攻破城池,而北边钟城守军听说后,不敢直逆其锋,又担心重蹈诸阿的覆辙,才会迅速弃城而逃,向历城集中。

2、调动历城齐军主力出城,在野外予以歼灭。

和灭魏之战相同在于,耿弇汉军的主力应在朝阳,偷渡的只是部分精锐偏师;区别在于,统帅耿弇本人是在偏师这一部,而当初韩信是在临晋汉军主力处,由曹参去担任渡河的偏师统帅。

这是因为,灭魏之战需要调动魏军后撤,汉军主力才能顺利渡河;而灭齐之战,通过一明一暗两次渡济,所有汉军都已经实现了渡过济水,只要这个操作顺利,接下来的战争才是重点。

而诸阿方面是需要首先发起突袭、连续作战的,自然更需要主帅亲临指挥,这便是耿弇人在偏师的原因。

至于朝阳汉军主力,它的进军方向其实是历城以东区域,即威胁齐军的右翼,乃至切断其退路。

耿弇偏师先是流动作战,然后与主力会和,两路的目标很明确,从来都不是主动进攻历城、打攻坚战,而是争取将其调动出来,以运动战予以歼灭。

应该说,汉军主力在朝阳渡济时,齐军主帅费邑并不觉得有何危险,他坐拥坚城、严阵以待,自然不怕汉军孤军深入、前来决战。

然而,耿弇偏师的南线偷渡、突然袭击、迅速展开,彻底打乱了费邑的既定部署,他此时面临着被前后夹击乃至切断后路的风险,最要命的是,他已经被耿弇牵着鼻子走,战役主导权逐步丧失。

包括他分兵防守历城以东的巨里,反而给了耿弇调动他的战机。

为了彻底调动历城主力出城,耿弇在准备攻坚巨里城时,还玩了个小计谋,故意放走俘虏,让他们通知费邑,汉军要“定期攻坚巨里”了!

这个小计谋,其实算是半真半假,耿弇现在掌握着战役主动权,如果历城齐军主力一直不出城,他就可以真攻巨里或继续流动作战,渐次消灭历城外围的齐军部队;而一旦齐军主力出城,耿弇就会迅速集中兵力予以运动歼灭。

所以,费邑无论怎么选择都是落于下风,而趁着汉军攻坚巨里、顿兵坚城之下的机会,前来救援、里应外合,已经是他可选的上策了。

可惜,他这么做,正中了耿弇调其出城的战役核心追求,“围城打援”其实是幌子,耿弇只是少数兵力监视巨里,集合全军歼灭费邑才是重点。

战事进展极为顺利,费邑进军路上被汉军突然袭击乃至包围,他本人战死,主力尽灭。

这是解决“军事河流挑战”的第二关键,渡河之后调动敌军,迅速发起决战,从而消灭敌军主力,奠定胜局。

战事自此已是一边倒,耿弇利用费邑的首级吓跑了巨里守军,之后击败历城周边的齐军营地或城池守军,从而拿下历城,平定济南。

这整个过程,当初韩信是通过偷袭战的方式,突袭历下齐军并拿下历城,军事效率当然是更高的。

但偷袭机会毕竟千载难逢,相信如果是正常作战,韩信也会大致如耿弇这么操作、指挥,因为对比下来,耿弇此次的“济水挑战”方案,并未超出韩信在灭魏之战给出的“军事河流挑战”的标准解决方案,反而是一脉相承、大同小异。

只不过,耿弇是将这个具体过程给真正展现出来了,弥补了韩信整个军事履历中唯一的一块空白。

东汉开国神将耿弇,补足了韩信军事履历中唯一空白

二、避实击虚,拿下临淄

接下里的战事就比较简单了,也不存在值得深入辨析的疑问。

《后汉书-耿弇列传》——

时,张步都剧,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相去四十里。弇进军画中,居二城之间。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名虽大而实易攻,乃敕诸校会,后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为备;临淄出不意而至,必惊扰,吾攻之一日必拔。拔临淄即西安孤,张蓝与步隔绝,必复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引军还奔临淄,并兵合势,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大惧,遂将其众亡归剧。

——————

和韩信灭齐的区别是,此时临淄并不是张步政权的都城,而是对抗汉军的第二道防线。主要由临淄和西安构成,大小两城互成掎角之势。

所以就有一个先打谁后打谁的决策问题。

通过对两城的兵力、守城信心等实际情况的摸底,耿弇果断选择先打看似强大、实则较弱的临淄。

这体现了耿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取大放小的用兵风格,对于进攻西安方面的“虚张声势”、让其短期内不敢来援临淄,只算是战场计谋之一。

对比刘秀和其它“云台二十八将”,这些人在具体战役指挥中,达到的多数只是类似耿弇“虚张声势”的战场计谋层级,比如刘秀在昆阳之战故意泄露宛城陷落的消息、冯异让士兵假冒赤眉军等,都是些小计谋、小伎俩,基本没有体现出类似耿弇的机断专行、出其不意等卓越的战役指挥素养。

这就是我将耿弇军事指挥才能推为“东汉第一人”的根据吧,就怕同行衬托。

三、正面决战、料敌机先

《后汉书-耿弇列传》——

弇乃令军中无得妄掠剧下,须张步至乃取之,以激怒步。步闻大笑曰:"以尤来、大彤十余万众,吾皆即其营而破之。今大耿兵少于彼,又皆疲劳,何足惧乎!"乃与三弟蓝、弘、寿及故大彤渠帅重异等兵号二十万,至临淄大城东,将攻弇。弇先出兵淄水上,与重异遇,突骑欲纵,弇恐挫其锋,令步不敢进,故示弱以盛其气,乃引归小城,陈兵于内。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飞矢中弇股,以佩刀截之,左右无知者。至暮罢。弇明旦复勒兵出。是时,帝在鲁,闻弇为步所攻,自往救之,未至。陈俊谓弇曰:"剧虏兵盛,可且闭营休士,以须上来。"弇曰:"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酾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贼虏遗君父邪?"乃出兵大战,自旦及昏,复大破之,杀伤无数,城中沟堑皆满。弇知步困将退,豫置左右翼为伏以待之。人定时,步果引去,伏兵起纵击,追至钜昧水上,八九十里僵尸相属,收得辎重二千余两。步还剧,兄弟各分兵散去。

——————

可笑的是,历城、临淄都已经被耿弇拿下,张步还不觉得有啥危险,甚至认定耿弇不堪一击。

显然,让他看出耿弇实际是“小韩信”,实在是难为他了。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对手究竟是何等牛逼的存在。

而耿弇也“致敬”了韩信的一贯风格,就是前期故意装怂,利用敌人对他的轻视,制造战机。

张步果然上当,大军猛扑临淄,结果被耿弇正面反杀。

此战还体现了耿弇料敌机先的优秀素质,在他判明张步即将撤军后,提前调动部队沿路设伏,可以称得上“神机妙算”。

此战之后,张步政权的所有兵力基本被歼,之后被刘秀用计劝降,齐地彻底平定。

东汉开国神将耿弇,补足了韩信军事履历中唯一空白

以上。在耿弇和张步决战临淄的时候,刘秀正从鲁地北上赶来,计划支援耿弇,然而等他到来,战事早定。

刘秀的军事眼光和历史储备,当然远胜过张步,他由衷地说——

“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劲敌,其功乃难于信也。又田横亨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刘秀一眼就看出了耿弇和韩信的相似之处,以及两人在灭齐之战中的异同。

客观说,论起军事效率,耿弇灭齐自然不如韩信灭齐,但韩信那是中彩票般的偷鸡,而耿弇则是比较普遍的、实打实的呈现,所以“功乃难于信”确为的评。

如果刘秀要能指出,耿弇此战的精髓,实际正是继承韩信的军事精华,算是“小韩信”或“韩信转世”,那才是对耿弇更为实至名归的赞誉。

至于刘秀所说伏隆与郦食其的相似,是指公元27年即此战两年前,刘秀派遣伏隆前往游说张步,争取劝降,结果却被张步残忍杀掉。

刘邦事后责令郦商不得报复田横,而因为张步的投降,刘秀也责令伏隆的父亲不得报复张步。这是两次灭齐之战前后高度相似的“插曲”。

历史更惊人的相似是,韩信灭齐是前204年10月,而耿弇此次则是29年10月,这两战连开战月份都是一样的!

从开战到齐地大致平定,两人花的时间也差不多,都在一个月左右,可以说,换成韩信来操作指挥,最高效率也就是这样了。

由此可以结论,耿弇的确是补足了韩信军事履历中唯一的一块空白,这是中国军事战争史上一个很奇妙的补充现象,令人击节称赞!

可惜的是,耿弇极少获得类似韩信独当一面、主导战争全程的重用机会,他多数时候是副将、副手,跟着刘秀、吴汉、冯异、岑彭等人作战。

这估计跟他的年龄有关,耿弇生于公元3年,刘秀称帝前后,他才不过二十出头,毛头小伙一个。

其实耿弇算是邓禹之后,加盟刘秀势力的第二人,可惜刘秀、邓禹没有类似刘邦萧何的识人之能和用人魄力,没有看出耿弇身上巨大的名将潜力,也就无所谓真正重用。

灭齐之战时,耿弇实际26岁,正是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的年纪,他用自己的精彩战例有力证明,他已经成长为几乎不弱于韩信的成熟名将。

换言之,刘秀不是没有自己的“韩信”,但因为对于耿弇的发掘、使用不到位,使得东汉开国战争打的拉锯反复、普遍缺乏亮点,不仅跟西汉没法相比,实现一统的持续时间也就更为漫长。

这正是我说的军事效率之别,顶级名将的真正作用,是通过他们的杰出军事才能所创造的高效战例,加速军事战争的整体进程,从而尽快结束战争。

刘秀特别是“云台二十八将”之所以知名度相对不高,正是因为这个军事效率的普遍低下。包括耿弇在内,虽然史书说他“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好像平生未逢一败,但他参与过的战争中,打的败仗、消耗仗其实很多,只不过他不是主将罢了。

这当然会影响刘秀、耿弇及“云台二十八将”的军史地位。好在,耿弇通过自己唯一一次的主导指挥和经典战例,证明了自己军事才能的上限,而且是不弱于“兵仙”韩信的存在。

“小韩信”、“冠绝东汉”,耿弇可谓实至名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无名小卒到开国功臣:韩信的传奇人生与军事成就
...代中,哪一个武将是最具有军事天赋的人呢?此人肯定是韩信,对于韩信我们并不陌生,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没有韩信的出生入死,汉朝就不可能建立。韩信的一生充满传奇,可惜的是他最
2024-02-16 14:12:00
中国历史上名将层出不穷,但这四位才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名帅
...过往一直流传至今日,成为了古今不朽的英雄形象。战国神将白起赵蕤:“胆力绝众,材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身为“兵家”代表人物的白起以用兵之“奇”、料敌之“神”而著称
2023-02-25 19:53:00
揭露韩信、萧何、张良的后代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这三个人,一开始混的最好的就是韩信,但韩信的下场也最惨,萧何的后代混的风生水起,张良的后代一般,但比韩信的好。在“汉初三杰”之中,最惨的绝对是韩信,他老人家如果敢自称“第二”,那
2023-05-10 10:26:00
汉初三大名将:韩信、彭越、英布的军事才能与悲惨结局
刘邦手下的将领中,谁的战功最显著?1.韩信:汉初三杰之一,汉初著名军事家,被誉为“兵仙”。在楚汉之争中,他先投靠项羽,后投靠刘邦,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如暗度陈仓、垓下之战
2023-12-11 08:21:00
攻占三秦与平定齐地:傅宽的军事才能展示
...。2.攻打三秦: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进入汉中后,采用韩信的计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秦。傅宽作为刘邦的部将,参与了攻打三秦的战役。3.楚汉之争:楚汉之争时,傅宽多次率军
2023-12-11 08:29:00
楚汉争霸背后的叛逆者:韩信如何成为刘邦最头痛的功臣
...一曲曲壮丽的历史篇章。在众多开国功臣中,有一位名叫韩信的人物,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独特的个性,成为了刘邦麾下最耀眼的明星之一。韩信,淮阴人,早年家贫,曾受胯下之辱,但他并未因
2024-04-08 13:41:00
一代“兵仙”韩信早年的经历,传说要大过史实。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韩信早年不够出名,而是因为他被吕后和萧何阴杀之后,有关他的很多资料都被清空了。不过从他后来在军事上的表现来
2023-02-01 11:00:00
军事奇才韩信竟是被一群宫女用竹子捅死的?自此还诞生两个成语
...死自己人手中,就比如汉朝时期有着“兵仙”之称的名将韩信。他一生为刘邦鞍前马后,毫不夸张的说,汉朝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多少有名的战役也都是出自他手,可是到了最后还是被杀害
2022-12-18 11:06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开国第一名将是谁?有何功绩?
...堪称灭国名将。王翦六、西汉西汉开国第一名将当属兵仙韩信,韩信虽然没有参与灭亡秦朝的战争,但他绝对是楚汉战争中最耀眼的名将。还定三秦之战中,韩信只是提出谋略,由刘邦领导,韩信没
2023-07-07 10: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