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双胞胎姐妹俩的出生证终于办下来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4-07 06: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

双胞胎姐妹俩的出生证终于办下来了

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一级法官 杨 燕

“杨妈妈”“杨妈妈”,两句稚嫩的童声传来,法官杨燕闻声从堆积如山的案卷中探出了头,站在门口的竟然是让她日夜牵挂的一对双胞胎姐妹。

“你们怎么来了?”杨燕边开心地迎双胞胎进办公室,边问她们的爸爸黄某。黄某笑而不语,双胞胎姐姐开心地扬了扬手里的东西,说:“杨妈妈,您看!”杨燕接过户口簿翻看,孩子们的名字映入眼帘。她俯身一把拥住了两个孩子,嘴里喃喃地说:“太好了,终于办下来了!”眼眶湿润的同时,几个月前的一幕幕场景在她脑海中浮现。

刚拿到这个离婚纠纷执行案时,杨燕没觉得有什么特殊。黄某与冯某因感情不和经常吵闹,冯某生下双胞胎后便离家出走,一直未归。法院判决冯某返还结婚时收取黄某的预购房款12万元,双胞胎随黄某共同生活,冯某每月支付1250元抚养费。

但随后,冯某的父亲来到法院称其女儿患有产后抑郁症,且没有收入来源,甚至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名下也无任何财产,无力履行判决。另一边,黄某并不相信冯父的这套说辞,坚持认为冯某是在故意逃避执行,要求法院对冯某采取强制措施,还多次带领亲属给执行工作施压。

杨燕一边安抚黄某,一边说服冯父,争取与冯某见面的机会,为下一步的工作寻求突破口。让杨燕始料未及的是,冯某的病情远比冯父描述的更加严重。征得冯父同意后,杨燕刚踏进冯某居住的小屋,就被迎面而来的枕头狠狠击中,歇斯底里的尖叫声持续不断,年轻的书记员被当场吓哭。

一边是独自抚养双胞胎的黄某,其经济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另一边是患有产后抑郁症已精神失常的冯某,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面对双方当事人的两难境况,杨燕没有退缩。

为打开工作局面,她反复研判案件背景,寻找矛盾症结。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她顶住压力,多次登门与冯某的父母恳谈,讲法理、论亲情,一次又一次奔波在通往冯某家中的村间小路上。终于,冯父自愿在能力范围内代其女儿履行8万元案款。

本以为案件迎来了转机,没想到黄某依然情绪激动地表示不满:“8万元连退还的房款都不够,两个孩子的抚养费一年要1.5万元,到孩子成年,14年就是20多万元,她家倒是会算账。”杨燕耐心倾听,反复纾解,黄某这才吐露心结,原来因冯某拒不配合办理双胞胎的出生证明,导致姐妹俩4岁了仍是“黑户”,别说入学、就医,光是正常生活都成难题。

听到这一情况,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杨燕敏锐地觉察到孩子的出生证明是这个案件的关键。然而,时隔4年,孩子出生医院并不在当地,亲生母亲精神状况也无法配合办理,困难显而易见。但杨燕仍然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一定要帮助双胞胎取得合法身份!

夏末气温攀升,暑气集结,杨燕顶着高温,带着黄某和双胞胎姐妹亲赴几百公里之外的出生医院。一开始,医院答复因为错过规定办理出生证的时间,现无法提供与生母的亲子鉴定,不符合办理出生证的条件。但杨燕没有放弃。跨越三市的高速公路,她不记得跑了多少次,证明案件情况特殊性的报告不知道写了多少份。功夫不负有心人。初秋时节,在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审核同意后,双胞胎的出生证明终于办上了。

有了出生证明,黄某顺利地为双胞胎落了户,收到冯父交付的8万元执行案款后,黄某放弃了大部分的抚养费,在执行完毕的结案通知书上认真地签下了名字。

“孩子就是希望。我也是双胞胎的妈妈,不论是作为法官还是母亲,我都要守护我们的未来。”杨燕坚定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闯关114天 早产双胞胎姐妹创造“生命奇迹”
...负责救治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夏世文说道。姐妹俩出院前与医护人员合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供图今年6月,胎龄仅23周的心心、念念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出生。因为早产,
2023-10-17 20:37:00
广西双胞胎姐妹运动会齐上阵:是姐妹更是亲密队友
...高度挑战中,预摆次数12次,最终获得二等奖。赛场上,姐妹俩无需过多言语交流,一个眼神就透着默契。罗庭依一旦失位,罗庭雨就及时暗示,罗庭依则迅速调整。她们是姐妹,更是并肩作战的
2024-11-27 20:18:00
高颜值的双胞胎姐妹竟是在逃电信网络诈骗犯!
...警于2月24日下午在翔安一公交站点处发现了两人的身影。姐妹俩长相清秀,当时她俩却将自己的脸部包裹得严严实实。经核查,两人就是民警要找的赵氏双胞胎姐妹。▲这对双胞胎姐妹已被依法
2024-02-28 15:32:00
棒!常州溧阳双胞胎“姐妹花”登上春晚舞台
...为全国观众展现诗画江南的独特韵味。能亮相央视春晚,姐妹俩是父母的骄傲。“以前我们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时候经常说,不知道哪一天能在春晚的舞台上看见可儿、乐儿呢。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
2023-01-31 11:55:00
双胞胎姐妹“携手”闯关,医护人员精心照护“过关”
...了。妹妹呼吸稍微差一点,无创呼吸机还在继续用,现在姐妹俩的循环状态、呼吸状态都是在好转的。”张文杰说。目前,这对姐妹花正在稳稳“过关”天使早到,爱不迟到!据医护人员介绍,这对
2023-02-24 21:09:00
双胞胎姐妹的心愿
...知,小静和小乐是双胞胎,其父母于2015年9月离婚,约定姐妹俩由母亲邱某抚养。邱某再婚后,与他人另生育了3个子女。邱某要抚养5个孩子,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抚养能力不足。2022
2023-06-29 03:35:00
...到了南京财经大学录取通知书。毕业于江苏省天一中学的姐妹俩不仅容貌像,而且她们在学业上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今年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被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和应用
2023-08-01 02:07:00
做了一年多闺蜜才知原是双胞胎,“复制粘贴”的姐妹俩经历让人惊叹
...了一个亲姐姐,一下感觉非常温暖。 巧合一个接一个,姐妹俩坦言“是心有灵犀”“人家都说双胞胎好多反应是一样的,我们姐妹俩还真的是心有灵犀。我们有太多的巧合,不是双胞胎是不可能
2025-04-04 09:20:00
经常“神同步”  南工大双胞胎姐妹花双双成为研究生
...到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小到大,郑佳祺和郑佳裕姐妹俩一直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2020年两人一起考上南京工业大学,分别被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继续携手
2024-05-28 00:5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勇气大爆发!我决定每天都送老师一束“花”……
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滴哒啦它能实现小小愿望有神奇魔法……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老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今天教师节礼物是送?还是不送
2025-09-10 08:29:00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视频:刘晓娟 王辉)
2025-09-10 11:45:00
【三尺讲台,你我同行】致敬所有教育工作者
三尺讲台见证着春秋更迭当上课铃声再次响起你们依然站在最熟悉的地方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得您俯身讲解时的耐心作业本上细致的批红晚自习窗边温柔的叮咛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如春风化雨
2025-09-10 15:27:00
农行威海分行营业部慧眼识诈,暖心守护七旬老人“养老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房莉莉“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帮忙,我这些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可就全没了!”9月1日
2025-09-10 18:20:00
别让“比较”偷走你的幸福 珍爱网呼吁理性看待亲密关系
在当下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习惯于晒出自己的生活片段,无论是一束昂贵的鲜花、一顿精致的晚餐,还是一份体贴入微的礼物
2025-09-10 18:31:00
动车上的“生命共鸣”:一句“你多喝点水”,牵起警民情与母子思
2025年6月4日,C6512次动车穿梭在山河之间,车厢内一段因关怀而起的故事,正悄然串联起跨越时光的温情——乘警冯越一句“你多喝点水”
2025-09-09 15:10:00
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携礼赴济宁,上门祝贺宝妈喜添丁!
金秋九月,喜报频传。9月3日清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报喜中心团队带着500元宝宝成长基金和专属嘉乐宝宝的婴儿车,专程赶往山东济宁孙女士家中
2025-09-09 15:17:00
“90后”男幼师杨龙:铁汉带娃也柔情
讲故事、画画、做实验、设计游戏、创设环境、扎辫子、洗杯子……一提到幼儿园教师,不少人会想到细腻温柔的“红颜巾帼”。然而
2025-09-09 20:45:00
【视评】一中学女生被多人霸凌,广西苍梧应当反思什么
广西苍梧的一个中学女生被欺凌,她无助地跪在地上,被泼水、扯头发、扇巴掌。没料到,欺凌者还比出了剪刀手的手势在炫耀。这些画面令人心痛
2025-09-09 12:52:00
AI看东营 | 白露:告别夏末躁动 迎来澄澈清秋
白露至,秋意深。凉夜长,暑气收,白露,秋夜的薄纱轻覆,晨起的微寒初透。白露,告别夏末躁动,迎来澄澈清秋。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
2025-09-08 09:10:00
微视频 |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2025-09-08 19:33:00
西安双胞胎姐妹人生相似度90% 75岁了仍是彼此最亲的人
同上一所幼儿园、小学,上山下乡时在同一个村子劳动,就业时进了同一家单位,俩人同一天结婚,丈夫也都是军人。75岁的刘英平
2025-09-08 21:36:00
高中生厌学 从长治跑到太原
一名17岁的高二女生因出现厌学情绪,加之与家人沟通不畅,独自从长治来到太原。9月6日,家长赶至太原,在网格员和民警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孩子
2025-09-07 16:36:00
拾光记|钟燕玲:不把自己当病人,日子照样有滋有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牟静萍钟燕玲的抗病故事,要从2007年的一场高烧说起。当时她连续三天发烧,如厕时发现小便呈深色
2025-09-06 10:35:00
41年前从合肥大兴集被抱养到砀山,她如今希望寻到亲生父母
大皖新闻讯 张娟今年41岁,自幼被抱养到砀山,成长生活美满幸福,养父母对她视如己出。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张娟想找到亲生父母
2025-09-06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