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能够高歌猛进的必要前提之一。粗看,挟天子者,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获得士族支持,征辟人才,以加封为饵获得高额收益,但细究之下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尤其是对于当时的曹操而言。
其实最早提出“挟天子”这个概念的并不是曹操,更不是荀彧,而是沮授。据《献帝传》记载,兴平二年冬,汉献帝避难曹阳之时,沮授就建议袁绍“西迎大驾,即宫邺都”,以便“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但他的建议遭到了同事郭图和淳于琼(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的坚决反对。
郭图和淳于琼一致认为:一旦将献帝接到邺城,届时就不能不遇事请旨,“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那就很被动了。于是,袁绍在权衡利弊之后,打消了西迎汉献帝的念头。
而曹操有这个想法是在建安元年(196年)正月。当时由于李傕郭汜火并,张济、杨奉、董承等人趁机护卫着汉献帝逃离了长安。但是,逃离魔掌的献帝仍然没有脱离苦海,他一路东行,不但饱受风餐露宿之苦,而且时刻担惊受怕,唯恐被业已反悔的李傕等人追上。
就在献帝君臣颠沛流离之际,刚刚巩固兖州根据地的曹操,接受了治中从事毛玠“宜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初步形成了一个自以为是的计划:将献帝接到身边,以收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效。
但令他意外的是,当他兴致勃勃地将这一计划交给手下幕僚商讨时,响应者寥寥,唯一支持的人,是他的首席谋士荀彧。
而荀彧之所以大力支持,也并非为主公的事业着想,而纯粹是他本人的“恋汉”情结使然。他用以论证的三条论据——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貌似理义充足,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但曹操听了之后,却很受用,就此坚定了迎献帝的决心。
于是,建安元年三月,曹操派了扬武中郎将曹洪带兵西上,去迎接穷困潦倒的汉献帝。
但好事多磨,由于受到了“护驾功臣”董承和袁术部将苌奴的顽强阻击,曹洪没能完成使命,曹操的挟天子计划一度搁浅。
然而这时有一个叫董昭的济阴定陶人,出于对曹操的好感,居然以他的名义,给“护驾功臣”之一的杨奉,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信中先是将杨奉吹捧了一通,然后表达了愿与他真诚合作、生死与共的意愿,并表示无偿为他提供粮草。杨奉大喜过望,即刻上表,让献帝拜曹操为镇东将军、费亭侯。
曹操接到委任状后,立马作了《上书让封》表,积极回应,就此取代了董昭与杨奉建立了“友好往来”的联络。这样你来我往,不但使得曹操进京勤王的阻力不复存在,也为此后迁都许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建安元年七月一日,颠沛流离了五年零四个月又十五天的汉献帝,终于跌跌撞撞地回到了满目疮痍的故都洛阳。
这时的洛阳几乎焚烧一空,文武官员只能拔荆除草,居于断墙破壁之下。更要命的是,吃饭也成了问题,凡是官衔在尚书令以下者,都要到郊外采摘野菜,因此饿死的,不在少数。
于是,在建安元年八月,应杨奉的秘密邀请,曹操回到了已经阔别将近七年的洛阳。
曹操进抵洛阳后,首先将负责保卫工作的韩暹赶出了洛阳,然后以录尚书事、司隶校尉的身份,控制了军政大权,接着在清洗异己的同时,册封卫将军董承,辅国将军伏完,侍中丁冲,尚书仆射钟繇等十三人为列侯,树立了自己的权威,最后把汉献帝挟持出洛阳入许都,完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后一步。
曹操当然不是因为真心拥戴汉室而将汉献帝迎到身边。他的如意算盘是:利用汉室的招牌和影响,为他的个人事业服务。曹操想当然地认为:一旦控制了汉献帝,就能处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的地位,但他显然过高地估计了汉室这块破招牌所具有的能量。
因为当时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汉朝天子,早已威严扫地。郭图和淳于琼就认为:“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已经将东汉皇朝看作是不雕之朽木,必沉之破船。袁术更是干脆自立为帝。
从来没有哪位诸侯,因为曹操是皇帝的代言人,就主动请求接受曹操的领导。而相反,无视曹操的这种身份,与他为敌的诸侯,倒是不胜枚举。还在曹操将献帝奉迎到许都的建安元年,袁绍就拒不接受曹操的安排,担任有名无实的太尉。结果曹操无可奈何,将自己刚刚到手的“大将军”拱手相让,才暂时平息了袁绍的怒火。
因此,至少在对汉末形势的分析上,曹操是不如郭图、淳于琼二人的。
虽然献帝驻践许都之后,全国各地确实有许多名士纷至沓来,但其中少有真心实意投效者,而像孔融、祢衡之类,完全是意气用事,极尽所能地侮辱曹操的人格,对曹操的政策说三道四,他们的到来,实际上使得本来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曹统区,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而且,这种杂音在一段时期内越来越大声。
同时也因为汉献帝的到来,从曹操阵营内部,逐渐分化出一批倾向于汉献帝的人物,荀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自从做了汉天子的尚书令,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变成了如何确保、重振东汉皇业,在政治立场上已经与曹操同床异梦。而在献帝到来之前,曹操阵营即便不是铁板一块,也至少是一致对外的。
因此,被奉迎到许都的汉献帝,对曹操来说,非但不是一种政治资产,反而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军事和心理负担。曹操从此不但要为皇帝及其庞大的官僚机构,长期无条件的提供住宿、食品和其他开支,还不得不调拨出足够的兵力加以保护。
更令曹操烦心的是,正处于青春躁动期的汉献帝,绝不甘心接受曹操的控制。自命不凡的他,以中兴之主自诩,暗中联络了董承、吴兰、王子服等人,密谋发动政变,以期杀死曹操。
因此曹操在筹划对外用兵的同时,必须时刻提防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以及那些蠢蠢欲动的拥汉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他的对外战争。官渡之战就最能说明这一问题。
官渡对垒期间,理当是曹操充分发挥“挟天子”这一政治优势的大好时机。但实际上,在袁、曹决战之前包括在战争进行过程之中,曹操阵营内部摇摆不定者,有之;州郡牧守中叛曹降袁者,有之;乘机扩充地盘而攻曹者,有之;坐山观虎斗,欲收渔翁之利者,也有之。反正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根本看不到“挟天子”对曹操最终取胜有何积极作用。而相反,“挟天子”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在一段时间内分散了曹操的注意力,“衣带诏事件”就发生在袁、曹决战前夕。
另外,在处理汉献帝及其追随者的问题上,曹操也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他虽然无意成为汉室的中兴良臣,却很想把自己打扮成举世无双的忠臣,从而使得这场强弱分明的权力斗争,呈现出本不该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曹操不久就发现,自从他将汉献帝挟持到许都之后,不但引发了内部持久的骚动,而且他从此成了众矢之的,被他的政敌“口诛笔伐”成了“奸相”、“汉贼”。要是汉献帝不在他身边,又何至于如此声名狼藉。
建安年间的各路诸侯,虽然接受了汉天子的官职,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天子家臣,因为他们既不向朝廷纳贡,也不臣服于汉献帝。譬如刘备,他“兴复汉室”的口号,实际上从根本上否定了汉献帝的合法性;又如孙权,也在建安五年,认同了鲁肃“汉室不复兴”的观感;至于袁绍,从来就没有正式承认过汉献帝。
这些所谓的诸侯,本来没有什么资格对曹操说三道四,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也根本不愿为汉室作哪怕一丁点的贡献。他们之所以反对曹操挟持天子,也不是因为担心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对他们发号施令,他们的真实意图就是借此攻击曹操,毁坏曹操的名声。损人利己,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在中国历史上,有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多如牛毛,但从来不曾出现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成功案例。与曹操同时代的董卓,就因为有意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不但没能实现目标,反而成了关东盟军的讨伐对象。曹操的可悲,在于他未能及时总结董卓的教训。
也许有人会举出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加以反证。但实际上,尊王攘夷与挟天子以令诸侯,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在尊王攘夷旗号下,各路诸侯之所以会听从齐桓公的号令,是因为他们都受到了夷人的威胁,所要对付的,是他们共同的外部敌人。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打着天子的幌子,行党同伐异之事,所要对付的,是内部的异已势力。
其实,曹操其实根本用不着打汉室这块招牌,他军政实力的增强、势力范围的扩展,完全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与汉室没有任何关系。他不但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实惠,反而为供养汉献帝及其官僚机构浪费了大量的物力,也因此被指责得体无完肤,真是冤枉。
曹操本人也逐渐意识到,他的巨额投入,犹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但毫无收回成本的希望,而且弄得名声越来越臭。因此,他在暗自后悔之余,也在积极寻求对策。
建安九年,曹操将大本营从许都迁到邺城,目的就是想通过与献帝的分居,向世人表明他并未“挟天子”。事实上,他也从此放弃了原定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规划。
但是,曹操的对手孙权、刘备等人,并未因此善罢甘休。他们仍然喋喋不休地向世人宣称曹操的大逆不道:“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以此在政治上与曹操抗衡。
与此同时,许都政权中的反曹派,也充分利用曹操的远在邺城,而乘机大搞特搞复辟活动。建安二十三年,由少府耿纪、太医令吉本等人发动的那次叛乱,就是其中的典型。
即便是曹操本人,终其一生,也未曾走出由挟持天子而导致的阴影。因为汉朝天子就在卧榻之侧,尊之则心有不甘,代之又受篡夺之名,所以他无所适从,陷入了当年郭图、淳于琼两人所担心的苦恼而不能自拔,并专门为此发表了一篇题为《让县自明本志令》的文告,一再表白自己并无代汉之意,最后还赔上三个女儿,插在刘协这堆牛粪上。
因此,曹操的意欲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能不说是他一生之中最大的决策失误,而且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
假如没有曹操的保护,单凭汉献帝的那点能耐,不要说东汉皇朝不可能多苟延残喘二十几年,就连汉献帝本人,也早已被打入阴曹地府。
曹操的可怜就在于:虽然他至死都不曾代汉称帝,却被诟为“汉贼”、“奸相”。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他当初走错了一步棋,他实在不该拿皇帝押宝“豪赌”,真可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