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副中心 新动能 | 芜湖:奋楫逐浪 向海而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24 12:5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记者 张磊 汪瑞华

两个多月前,总投资10亿元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二期项目,在上海市松江区破土动工。

建成后,“孵化在上海,产业化在芜湖;研发在上海,生产在芜湖;前台在上海,后台在芜湖”的两地协同模式将更加凸显。

“芜沪”相融,共兴未来。

假以时日,这块“飞地”就是芜湖“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

芜湖距上海350公里,是长三角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建的沪苏湖高铁通车后,从芜湖到上海仅需一个半小时,这为芜湖深化与上海在科技、人才、项目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邻居”,到共谋创新、共抓发展的“伙伴”,芜湖作为长三角中的一员,在一体化路上,不断迎来新进展、新格局、新突破。

副中心 新动能 | 芜湖:奋楫逐浪 向海而兴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二期项目开工。张学桥摄

从“引进”到“输出”

科创协同新进展

“科创飞地”,是长三角“飞地经济”的升级版,在很多城市的产业孵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抓手作用,目前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股潮流。

其实,早在2020年,芜湖就与上海市松江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创新飞地”。目前,G60科创走廊芜湖产创中心一期项目已集聚科创型企业20家、高端人才近百名。

2023年年初,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上海)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土地成功摘牌,该项目选址松江区九亭镇,占地面积约31亩,为芜湖市“科创飞地”建设开启了新篇章。

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副主任葛雯说:“创新中心采用购地自建的模式,瞄准的是产业孵化功能,看中的就是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备,能够满足入驻企业做科技研发和小试中试的需求。”

大江奔流,聚势向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深化升级的新阶段。

副中心 新动能 | 芜湖:奋楫逐浪 向海而兴

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弋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于2019年1月正式挂牌的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短短5年时间,从零起步,一跃成为安徽省首批高水平信息研发机构。

谈及发展,常务副院长承孝敏颇为感慨,“服务龙头,带动中小,是我们的制胜法宝。”5年来,研究院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15项,申报的知识产权180多项,获批的发明专利20多项。

“不在跟产业对接,就在跟产业对接的路上,这是新型研发机构的初衷。”承孝敏直言,一路走来,有很多酸甜苦辣咸,但前景可期。

在工业智能板块,研究院通过算法系统,为浙江某药企做了库存优化。逾千家药房连锁,对比历史同期平均库存降幅达41.86%,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库存资金。

研究院在芜湖完成系统研发,在沪苏浙实现产品落地,未来还将在长三角其他城市产业放大……承孝敏提及的算法服务系统,是长三角区域科创和产业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在丰富科创共同体建设内涵的同时,让创新资源在长三角区域畅通流动。

从“沿江”到“沿海”

互联互通新格局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更好发挥芜湖联通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作用,进一步释放‘沿江就是沿海’的优势。”2024年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展望新一年发展形势时如是表述。

城因水兴,港通天下。众所周知,水运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午后的芜湖港,江风习习,碧水蓝天间,江岸风光无限,岸桥鳞次栉比,一艘艘船舶穿梭往来……这是芜湖港的日常场景,驻足信息调度大楼,向北眺望,好一幅现代江城的工笔画!

副中心 新动能 | 芜湖:奋楫逐浪 向海而兴

俯瞰芜湖港。陈剑摄

只见桥吊轻松地将集装箱从货轮上吊起,准确无误地放在导引车上,随即驶向堆场……滔滔长江畔,桥吊装卸高效有序,一举一动都来自操作控制中心里轻点鼠标、微调摇杆,这与昔日肩挑背扛形成鲜明对比。

翻天覆地之变,常常厚积于细微之间。以智能装卸、无人堆场为代表的芜湖港三期,正在推动港口实现新跨越,标记新高度。

“为了实现智慧化,我们在港区布设了350多个摄像头,只要进入港口职责范围,车、船、货均能尽收眼底。”芜湖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徐晓强介绍,智慧码头与传统码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员投入大大减少。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唯一省份,安徽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这也赋予了芜湖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枢纽功能。

“这里建成长江内河首个无人化集装箱智能堆场,无人闸口通行效率提高75%,人力资源投入减少67%。大大提升港口作业能力,为长三角智能航运提供‘芜湖方案’。”徐晓强信心笃定。

作为安徽省最大的外贸口岸,同时又是上海港的喂给港,去年芜湖港有140万个集装箱从这里进出,同比增长12%,是全国港口平均增速近3倍,占到安徽省比重近六成。

不止是港口,空港也让区域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近。

去年10月7日,随着一名乘坐华夏航空G54571次航班的旅客办理完值机手续,芜宣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成为安徽省内第一个百万级的支线机场。

副中心 新动能 | 芜湖:奋楫逐浪 向海而兴

已跻身民航百万级机场行列的芜宣机场。郑远摄

从“邻居”到“伙伴”

区域协调新突破

南京的软件开发优势、浙江的互联网产业优势、上海的汽车生态优势,芜湖博取众长,建立区域产业技术联盟,协同开展车联网车机、操作系统开发,汽车用户运营,以及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系统研制,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握指成拳,方能形成合力。

近三年,芜湖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自沪苏浙的购进增速分别为36.2%和30%,通过一辆汽车,便可以观察其中蕴含的长三角错位发展、聚势而强的逻辑。

融入长三角,就犹如种地改良了土壤和墒情,加上优质的种植,庄稼就长旺盛了。身为安徽省连接沪苏浙的桥头堡,近年来,芜湖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全面对标对表长三角先发地区,收获了巨大势能。

过去一年,沪苏浙在芜湖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多达416个,实际到位资金占省外投资总量近57%;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近1.7亿元,增长1.5倍;“长三角政务地图”上线高频事项5.6万项,汇聚服务场所近4500个。

除此之外,芜湖还发起成立长三角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长江城市氢能产业协同发展联盟,为一体化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诚然,不断增加民生获得感、提升幸福感始终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根本落脚点。

2024年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鲜明提出,今年将支持沪苏浙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来芜湖合作办学、推进沪皖合作肿瘤医院建立会诊和转诊绿色通道、拓展“长三角政务地图”服务能力和范围……为的就是让更优、更好资源惠及更多芜湖百姓。

从创新协同到产业共融,从交通互联到民生共享,厚植土壤,注入开放高效、充满生机的活力之泉,孕育出的是郁郁葱葱的一体化“热带雨林”。

芜湖,正在这片雨林中,茁壮成长、尽情绽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14: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芜湖加快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大江奔涌 向“新”而行□记者 潘晔 见习记者 王磊浩瀚长江奔腾不息,大江奔流千帆竞。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时代大势下,在新一轮区域发展
2024-05-25 00:08:00
...3年里年销售额从4000万元攀至3亿元。近期,公司获得一笔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将进一步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盘毂动力成立于2016年,而这一年,正是长三角
2024-04-05 00:16:00
...学桥)立冬日,上海天高云淡、气清日朗。11月8日上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二期项目开工仪式在上海市松江区举行。市委书记宁波出席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上海市松江区
2023-11-09 00:36:00
打造世界著名汽车城,芜湖底气何在?
...系统—整车—服务—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地利:融入长三角 扛全省半壁江山逐梦长江畔,跃起“副中心”;因山水而起势,由产业兴“汽”势。一方面,芜湖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安徽
2024-04-09 09:10:00
...平台。先后引入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西电芜湖研究院、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院所6家。现有省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126家,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15家。高标准打造科技孵化
2024-01-05 17:13:00
...两枢纽一中心”港口体系全新升级,协同沪苏浙加快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通航能力大幅提升。皖豫合作,共建“中原出海新通道”皖豫两省山水相依、地缘相近、经济相融,各领域合作基础良
2024-04-15 03:17:00
安徽工行科创企业快速成长接力贷产品发布会暨工银科创(芜湖)中心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实践性和示范性。蔡毅指出,芜湖市抢抓“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G60科创走廊”、“东数西算”工程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将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
2023-08-24 10:03:00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齐聚嘉兴 在下一盘什么大棋?到2025年,我市标准化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N晚报记者 谭罗敏通 讯 员 嘉 合从“源起松江”到“联通嘉杭”,
2023-08-19 06:54:00
农行芜湖分行倾力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助力创新高地建设
...展壮大,同时重视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作为国有大行,农行芜湖分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深度融入地方经
2024-08-13 18:5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