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10月29日讯踏入儒商研究会的大门,已是一载有余。今日静坐回望,恍然惊觉,这段旅程并非寻常的“加入一个组织”,倒更像是一场在商业迷途中的精神返乡。我们这些在市场中搏击风浪的企业经营者,早已习惯了用数字丈量世界,用合同定义关系,用利润书写成败。然而,夜深人静时,心底总有个声音在追问:除了财务报表上跳动的数字,我的企业还剩下什么?除了不断扩张的规模,我的经营究竟为了什么?儒商研究会,于我而言,恰似在功利主义的喧嚣洪流中,发现了一方坚实的精神高地,一盏指引方向的温暖心灯。
一、 从“术”的焦虑到“道”的从容:儒家思想为企业注入灵魂
未入研究会之前,我的经营词典里,写满了“竞争策略”“商业模式”这些冷硬的词汇。我像一位精于“术”的工匠,不断打磨管理的工具,追逐市场的风向。企业确实在增长,然而,我与我的团队,却陷入了一种莫名的焦虑与疲惫——我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洪流裹挟,奔忙不息,却不知最终要流向何方。那种感觉,如同驾驶一艘没有罗盘的船,在茫茫商海中,纵然动力充沛,却难掩心底的方向迷失。
研究会的启蒙,如清泉滴入心田。初识“仁者爱人”“诚信为本”这些古老的儒家训诫,我方才惊觉,自己多年来孜孜以求的,不过是经营之“术”,而真正缺失的,正是那安身立命的经营之“道”。
将“仁”的精神注入企业管理,带来的变化是静水深流般的。过去,员工是人力资源表上的数字,是达成业绩目标的工具,关注点更多在如何增加他们的收入,人文关怀相对较少。而今,我开始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尝试走进他们的内心,体察他们的困境,尊重他们的成长。我们设立了“员工关怀基金”,系统地支持员工的职业发展与家庭急难;决策时,不再仅仅考量短期财务回报,更会深思其对员工福祉与长远发展的影响。日常管理中实行了结对子帮扶机制,充分了解员工的急难愁盼进行精准帮扶。令我惊讶的是,当管理的铁律融入了人性的温度,团队并未因此松懈,反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与创造力。那种发自内心的归属感,是多少严苛的制度管理都无法换来的。这,或许就是“仁者爱人”在现代企业中的生动回响。
将“诚信”铸就为企业的根本。从前,“诚信”或许只是一句挂在墙上的口号。如今,“民无信不立”的古训时刻警醒着我们。我们对产品的质量有了近乎偏执的坚持,对客户的承诺不惜代价也要履行。曾有一次,为了一批产品细微的瑕疵,我们主动召回,承担了巨大损失。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是一次“失败”的决策,却意外地在市场上引发了强烈的正面反响,客户忠诚度不降反升。我深切体会到,当诚信真正融入企业的血脉,它便不再是成本,而是最宝贵的资产,更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石。
二、 登高博见:在思想碰撞中拓宽认知的疆域
独行快,众行远。研究会的魅力,远不止于典籍的教诲,更在于它是一个汇聚了众多同道者的思想高地。在这里,我有幸聆听了儒学大家、商界领袖的深邃见解,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企业家朋友们,在一次次研讨会、读书会中,碰撞思想,激荡智慧。
我的视野,从自家企业的方寸天地,被拉升至行业演进、时代变迁的宏阔格局。通过与不同行业企业家的交流,我理解了科技革新的底层逻辑,洞察了社会结构的细微变化,感受到了文化价值观的持久力量。我不再仅仅是一个“生意人”,开始学习以更宏大、更长远的眼光,去思考企业的战略定位与社会责任。这种格局的提升,使我们企业避免了许多短视的决策,得以在时代的浪潮中,更稳健地把握方向。
我的认知,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不断刷新。一位从事传统制造业的会友,分享了如何将“工匠精神”与儒家“格物致知”的思想相结合,打造出享誉国际的品牌,让我看到了传统价值的现代生命力。另一位科技领域的会友,则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坚守“人本”伦理,这让我深刻反思技术发展与人性关怀的平衡。这些交流,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扇新的天窗,让我看到了商业世界的无限可能与丰富层次。
三、平台赋能:在协同共生中汇聚远行的力量

(第一排左五)
倘若说思想的启迪是“知”,那么研究会所提供的平台与资源,便是助力我们“行”的翅膀。这片平台,超越了简单的社交网络,它是一个充满生机、协同共生的生态圈。
在这里,我找到了前行的良师益友。当我们企业在转型中陷入瓶颈,是研究会的导师团给予了关键的战略指导;当我在个人修为上感到困惑,是与会友们的深夜长谈,让我豁然开朗。我们之间,不再是商场上的竞争对手,而是成为了互学互鉴、砥砺同行的伙伴。这种基于共同价值观的深厚情谊,是商业社会中弥足珍贵的财富。
在这里,我找到了企业所需资源,党建引企、金融助企,法律援企、文化兴企等服务多方面多角度助力我企业发展成长,成为我公司发展的坚实后盾。
四、 蜕变与新生:企业影响力与个人生命的双重升华
回首加入研究会后的这一年,企业与我个人,都经历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蜕变。

于企业而言,影响力已不能仅用规模与利润来衡量。我们获得了员工的拥护、客户的信任、社会的认可。更让我珍视的,是客户那一句“你们的产品,我放心”的信任,是员工眼中焕发的自豪与光彩,是社会公众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的一丝正向激励。我们的企业,正在成为一个不仅创造经济价值,更传递人文精神与社会温度的载体。这份超越商业的影响力,才是企业真正走向卓越的基石。
于我个人而言,这场旅程更是一次生命的洗礼。我的肩上,少了几分焦虑与沉重,多了几分从容与淡定。我学会了在纷繁的事务中保持内心的中正平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情怀,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传承国学、扶持青年创业等社会公益中,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我的家庭关系,因我的改变而更加和睦;我的人生坐标,因儒光的照耀而更加清晰。
令我深感庆幸,在商业的迷途中,得以寻获儒商研究会这盏不灭的心灯。它照亮的,不仅是企业的经营之道,更是企业家的安身立命之所。前路尚长,吾辈愿与研究会诸位同仁继续携手,秉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仅以儒家思想武装企业,更愿以此身此行,为这个浮躁的时代,注入一缕清泉,一份温情,一点绵延不绝的斯文之光。这光,虽微,却足以照亮我们脚下的路,以及更远的远方。
(作者系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德州联络处平原工作委员会主任、平原德业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宝)
责任编辑:霍艳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