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来自马来西亚马六甲的1岁8个月女婴凯拉(化名),出生后一直受到黄疸困扰,只有肝移植手术才能挽救生命。从马来西亚到上海,跨越近3700公里,“小黄人”凯拉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肝脏外科接受了来自妈妈的部分肝脏,获得新生。
在马来西亚,凯拉被确诊为胆道闭锁,出生后一个多月就接受了肝门-空肠吻合术(葛西手术)。然而,术后的凯拉却没有好转,肝功能始终不好,发热、黄疸症状日益严重,肚子越来越大,营养状况堪忧,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专家建议尽快进行肝移植手术以挽救生命。得知上海仁济医院肝脏移植的良好声誉,凯拉家人便寻求帮助。
“可以手术,不过要尽快!”经过全面评估和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仁济医院院长、肝脏外科学科带头人夏强给了凯拉家人一颗“定心丸”。目前,仁济医院肝移植团队已成功完成3400多例儿童肝移植手术,术后五年生存率达94%,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凯拉的病情受到马来西亚媒体关注
对于工薪家庭来说,出国做手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凯拉一家通过马来西亚媒体发起募捐,得到社会关注,三天内便筹集到手术费用。抵达上海办理入院后,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团队迅速为凯拉和她妈妈进行了详尽全面的术前检查,所有结果均符合手术标准。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活体肝移植手术开启。两台手术同步进行,争分夺秒。手术团队由夏强院士领衔,肝脏外科主任医师罗毅、副主任医师封明轩、主治医师朱建军、杨永康以及住院医师徐东伟、张家旭组成。
一个肝脏供两个人用,意味着切割需要更精细,细致到部分毛细血管都要保留。肝内有4套管道系统及部分毛细血管,从母亲体内切下后,需要重新植入孩子身上。血管多而复杂,不到两岁宝宝的纤细血管要与母亲肝脏的血管接驳起来,这对手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边,手术团队用先进的腹腔镜技术成功地由供体获取了肝脏组织。这种微创手术方式使得供体在术后可以迅速恢复,凯拉的母亲术后次日便能下床活动。另一边的手术台上,夏强教授团队发现凯拉的腹腔粘连情况严重,手术难度较大。在精细操作下,他们成功地将病肝游离出来,并顺利地将妈妈的供肝植入凯拉体内,实现了血管吻合。当术中超声检查显示门静脉血流呈现清晰流畅的彩色图像时,在场所有医护人员都为之欣慰:这台高难度的活体肝移植手术圆满成功。
在肝移植医疗团队的精心护理下,凯拉恢复迅速,术后第五天顺利从ICU转出。经过两周的系统治疗,康复的凯拉与家人一同返回了马来西亚。
夏强院士团队与凯拉一家合影。仁济医院供图
据了解,几年前,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团队曾赴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协助完成了4例活体肝移植术,助力该中心建立起专业的儿童肝移植团队。此后,双方又合作推进儿童活体肝移植技术的国际培训项目。在这一框架下,仁济医院多次为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派出的医务人员提供肝移植人才培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