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作为曾经的小区业委会参与者,记者曾全程参与了自己小区的物业费提价。
三年前,小区1298户业主按照民法典的要求,开了小区历史上最严谨的一次业主大会,不仅表决通过了“提价另聘品牌物业为小区服务”的议题,还通过公开招投标成功引入了品牌物业。这曾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一年的时间,找第三方机构针对小区实际情况进行了物业费价格评测,向全体业主公示并针对评测报告答疑解惑,动员足够多的业主成为志愿者一起推进,把物业费提价的解释工作做得足够细致,“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过去几年,记者看到越来越多的商品房小区开启了自发提价工作,试图用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好的服务实现房屋保值增值。如今,老旧小区也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启了这项工作,意味着“为服务埋单”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细看此次花木街道40个小区的物业费提价过程,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让业主接受购买服务意识必然需要做大量工作,虽然提价标准仅为每平方米0.8元,但小区要经历的流程、要应对的质疑一点儿也不少;二是提价小区的基准价并不相同,对于原本物业费0.7元的小区,提价到0.8元后,不足以改变物业公司的亏损现状,但小区业主的期待变高了,物业费的收缴率会下降,0.1元涨幅带来的诸多协调工作,是物业公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很多小区在物业费提价后,业主往往会按照远高于物业费所对应的服务标准去考核物业服务。打个比方,物业费提价到每平方米3元,业主却希望物业按5元的标准提升服务,这样的情况不改变,矛盾难消弭。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区物业费矛盾,需要让物业服务回归市场,让小区业主和物业公司以合同为导向,明确权责,方便追责。按合同履约,物业公司不再百口莫辩,业主也不必楚楚可怜,“质价相符”才会在更多小区实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08: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