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天山网
岳燕云
据媒体报道,由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防办)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制的《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导则》等7项乌鲁木齐市地方标准于今年正式实施。7项标准结合乌鲁木齐市特殊的地理气候及地质条件,采用“渗先蓄后、净滞结合、多用少排”的策略,制定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指导2021-2023年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填补了首府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项目设计的空白。
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但海绵城市建设不能靠“拿来主义”,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也只有如此,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要求。乌鲁木齐建设海绵城市,为自己量身定做标准,体现了城市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必将让首府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指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韧性”,多雨时蓄水,少雨时释放水,从而高效利用水,这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表面上看,海绵城市可直接缓解城市内涝窘境,而且建设与城市原有景观、绿化等融为一体,功能与美观兼具,是在为城市“面子”添砖加瓦,实则那些看得见的透水砖、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只是海绵城市的“冰山一角”,更多系统的建设都隐藏在地下,它们的建设质量如何,直接决定着城市的“面子”是否持久繁华。
制定标准是提升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府制定的一系列地方标准,必将有力指导海绵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建设质量,让城市的“里子”更实,并更好地撑起“面子”。
“面子”是城市的风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把出台的7项地方标准严格落实在建设任务中,把首府打造成“表里如一”的现代化大都市,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将大大增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1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