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南京:“留改拆”之间,勾勒宜居新图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25 08:06: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持续推动居住类项目更新,不断提升人居环境

“留改拆”之间,勾勒宜居新图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顾小萍

从斑驳的墙面到崭新的外立面,从拥挤无序的危旧房片区到宜居宜业的新社区……南京近年来不仅对老旧小区“应改尽改”,还以“留改拆”并举,持续对建筑密度较大、安全隐患较多、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齐全等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危旧楼、老旧片区、街区等进行更新,在城市肌理的不断重塑中,勾勒出一幅幅宜居新图景。

老旧小区“逆生长”,改出幸福感、留住烟火气

脚手架即将搭建完毕,当下,秦淮区来凤小区太平苑一片区、二片区正站在“逆生长”的起点。按照改造规划,外墙渗漏、道路坑洼等“老大难”问题将被彻底解决,更令人期待的是,这里将围绕“全龄友好”理念,增添儿童游乐设施,推进适老化改造与无障碍环境建设,补齐老旧小区公共服务的短板。居住在太平苑69幢401室的秦震岗满怀憧憬地表示:“就盼着改造完,房子崭新、道路平坦,住着舒心!”

在建邺区银轮花园小区,居民陈宁也收获了惊喜,“原以为小区改造就是修修路面、刷刷外墙,没想到能有这么大变化!”陈宁骄傲地介绍,小区中央景观池经改造后,廊道文化韵味十足、彩色步道环绕,新植的绿植点缀其间,俨然一个“缩小版莫愁湖”,成了邻里休闲的好去处。

时光,在南京众多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刻下印记,设施老化、配套匮乏曾是居民生活中的“痛点”。避免“面子工程”,夯实“里子工程”,近年来,南京坚持用“微改造”理念,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从基础设施更新、环境整治、服务完善等方面精准发力,推进老旧小区“持续焕新”。通过改造水电气管网,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增设适老化设施,方便老年居民出行;通过引入智慧物业管理,提升居住便捷度……一系列举措,让老旧小区在保留烟火气的同时焕发出全新活力,让“老居民”拥抱上了“新生活”。

走进玄武区锁金二村小区,曾经斑驳的楼道换上“新衣”;重新规划的停车位整齐划一,停车乱象一去不返;新建的休闲广场上,居民们谈天说地、健身娱乐,欢声笑语不断。而在江宁区宁电馨苑小区,改造后的适老化设施与儿童游乐区,成了老少居民的“心头好”。“以前总想着搬走,现在反而舍不得了,老邻居还在,环境却焕然一新。”居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众多老旧小区居民的心声。

危旧房片区“留改拆”并举,“城市洼地”蝶变“活力社区”

紧邻新街口商圈的石榴新村在近年来的城市更新中折腾出的“动静”有点大。这里的房屋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多为非成套住房,私搭乱建严重,形成“一线天”“握手楼”格局,存在安全和消防隐患,“微改造”方式已然不能解决问题,征收拆迁模式也面临着历史遗留等多方面难题。为此,南京出台《开展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的指导意见》,提出老城危老破旧居住类地段的改造要从传统征收拆迁模式,转向“留改拆”的有机更新方式。

作为南京首个城市更新危房安全消险改造试点项目,石榴新村以原地重建、回迁安置为主,结合异地置换、货币回购、优先购买原地商用房屋等方式推进改造。项目组为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先后组织了69场居民议事会,设计方案历经约70轮修改,户型经过20轮调整,最终形成20个面积段、36种户型的改造设计方案,满足了居民多样化需求。据介绍,石榴新村原居住人口约1500人,经过协商,最终70%的居民选择回迁。

6栋建筑拔地而起,外立面简约现代,小区内道路宽阔,行道树、花境错落有致……“全新”的石榴新村正敞开怀抱迎接曾经的居民。“既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又保留了原有的邻里关系,真好!”对于即将开启的新生活,居民老罗充满期待。

石榴新村的成功探索,为我市老城地区危老破旧住区的更新改造积累了丰富经验。前不久,鼓楼区城河村城市更新项目启动预签约。该项目的更新也称得上一场“全方位手术”——将对危旧房进行拆除重建,让破旧的建筑重获新生;对原有非成套住宅“成套化”,补齐生活短板;为非电梯房增加电梯……项目现场,一幅城河村更新设计图清楚呈现了居民们未来生活的模样。只见更新后的片区内,小高层与多层建筑错落有致,充满现代气息,还配建了商业体,满足居民日常购物、休闲娱乐需求;南侧临河段,则将建设一座口袋公园,便于居民健身、休闲。

眼下,“留改拆”理念正从试点走向“全域”。桥南一村曾是金川河畔的“边角地”,如今变身400多米长的活力游园,笼式运动场、儿童友好空间与旱溪景观相映成趣;大阳沟片区在满足原地安置的基础上为周边居民提供齐全的公共服务,体现了开放社区理念……“这些更新项目如同‘绣花针’,精准缝补着‘城市伤疤’,让曾经的发展‘洼地’蝶变成了宜居宜业的活力社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赋予城市永续生长密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入选国家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以来,南京在完善工作路径、出台配套政策、编制专项规划、细化技术标准等方面深入探索,不断扩充城市更新的政策“工具箱”,有效推进了一批城市更新项目顺利实施。随着国家《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印发,率先试点的南京城市更新也正驶入“快车道”。

根据《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我市在2026年底前将完成160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基本覆盖了全市绝大部分尚未改造的老旧小区。改造中将全面推进消防、二次供水等设施建设,并因地制宜推进老旧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在有条件的小区配建助餐、养老、托育等各类设施,有序增加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供给,助力老旧小区居民迈向美好生活。

今年以来,我市多区密集发布危旧房片区更新改造动态,例如:今年4月,雨花台区发布长虹路片区一期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第一批次)房屋拆除招标公告,标志着该片区进入实质性拆除阶段;秦淮区牌楼、郑家营片区更新项目也正大力推进,根据规划,未来该区域内将新建两所学校,提升区域教育配套……

“让更新后的项目不再轻易回到过去,是更新工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采访中,不少人表达了这一想法。近日出台的《南京市城市更新导则》特意对运营管理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并鼓励运营主体提前介入、同步参与,将空间设计与后期运营相互结合,探索建立可持续运营管理模式。

“微改造的‘绣花功夫’里,藏着对民生需求的精准洞察;‘留改拆’的‘平衡艺术’中,蕴含着对城市文脉的深度尊重。”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当石榴新村的户型方案设计由居民参与,当老旧小区停车位规划经过多场居民听证会,城市更新就不再是冰冷的空间改造,而是“人、城、产”的协同进化。南京用实践证明,当更新决策“百姓商量着办”,当改造目标从“颜值提升”转向“功能重构”,城市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容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5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京积极推动老旧小区更新改造 打造宜居城市
...通过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为群众打造放心、舒心、安心的宜居家园,也为群众解决了一系列生活难题。比如通过改造无障碍出行坡道、建设适老化活动场所等,突出小区的宜居性。尤其是同步推进既
2023-09-11 08:07:00
高淳固城街道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名单近日发布,南京市高淳区17个村榜上有名。其中固城街道花山村、游山村、漕塘村名列其中。固城街道花山村地处苏皖交界,东依群山,西傍固
2024-04-11 05:34:00
“会心一笑”之城 建设跑出加速度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路网轨交连通加密,宜居住区幸福“满格”,城市“颜值”持续提升“会心一笑”之城 建设跑出加速度上半年,无锡城建系列“镜头”让人欣喜:快速路畅捷发展通道,中环南线高
2023-08-01 06:58:00
...门、街道/镇、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菜单式引导。如推动宜居完整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提高小区智慧化水平;打造现代化宜居“好房子”,按照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标准,应用新材
2025-04-23 18:57:00
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口袋公园开园啦!
...续致力于建设居民百姓获得感、幸福感高的“幸福泰山·宜居家园”,因地制宜地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居民“家门口”,有一片并不太大的绿地公园,满足群众日常休闲
2023-12-11 19:48:00
高质量擘画城乡富美新图景
...号线提前试运行……今年以来,市城乡建设局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锚定高品质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的中心目标,聚焦城市更新五大行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逐一突破承
2023-07-29 04:44:00
农发行南通市分行:深化“安居+”金融服务 擘画城乡融合新图景
...内职工、青年及中低收入群体提供舒适、便捷、可负担的宜居空间。目前项目入住率达80%,累计服务园区重点企业十余家,真正实现“住得舒心、留得安心、干得称心”的良性循环。破茧蝶变,
2025-06-04 09:50:00
...类项目更新,彰显秦淮特色,焕发老城魅力,不断打造“宜居、韧性、人文、智慧”的城市更新实验区样本。
2025-07-10 07:51:00
江苏南京:城市向“新”生长的“两桥”范本
...工建设公共配套项目47个,持续导入优质配套,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两桥”先后引进中华中学、南师附中、金陵中学、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名校名院,新建、改扩建学校13所均已交付。今年共交
2025-09-10 07:4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
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多地进入晚稻集中收割期。赣鄱大地上金浪翻滚、机器轰鸣,处处呈现秋收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3 06:46:00
11月12日从阳曲县获悉,今年阳曲农商银行已为该县东黄水镇27名小米种植农户授信286万元,助力小米从“小作物”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穗子”
2025-11-13 07:09:0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国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建立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是我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
2025-11-13 07:09: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11月11日,娄烦县公安局盖家庄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林区及周边村落,开展护林防火巡查与宣传防范行动
2025-11-13 07:09: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以下简称“晋祠博物馆”)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古建艺术与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就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已构建“多级资金联动+专项政策护航”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
2025-11-13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