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发明了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5 19:54: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张普通纸,却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都没有人抗住。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用纸来执行的酷刑”究竟是什么?为何一张普通的纸百年时间都没人能抗住?

据民间传言,朱元璋在位期间发明了很多惨无人道的酷刑,还有一种专门执行封建体系下的刑讯逼供的官员叫贴加官,也叫开加官,朱元璋的这种酷刑就是交给他们执行的。

贴加官将犯人身体、手脚都困在刑具上,使其动弹不得,然后拿一张普通的纸放在犯人的脸上,然后加一些水,使纸张逐渐贴紧皮肤。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发明了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吗?

最终,随着犯人急促的呼吸,纸张越来越紧贴着犯人的面部,使犯人开始产生窒息感。如果有犯人依然能够呼吸,就反复加纸,最多加到五张,犯人就完全无法呼吸,最终缺氧而死。

“朱元璋发明的酷刑”,看似残忍无比,但仔细思考却存在着非常多的漏洞。先且不说纸张怎么完全阻隔人呼吸氧气,单单说纸张加水后放在人的脸上,怎么保持纸张不烂就是一个难题,这种说法实在是荒谬至极。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发明了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吗?

朱元璋作为封建社会明朝的皇帝,身上自然有着和很多封建帝王相似的特点,发明一种酷刑完全不足为奇。

那民间为什么有很多看起来令人匪夷所思的酷刑惨事,都与这个日理万机的皇帝有关,朱元璋到底是政治家还是发明家呢?

针对民间说朱元璋残忍无情的事情,我们还需从朱元璋本人讲起。

太祖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有着“开局一个破碗,结局一片江山”的传奇人生,他的故事在人们之间广泛流传,也是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

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没有什么知识文化,给他起名为朱重八。朱元璋小时候生活在元朝末期,曾经如日中天的蒙古帝国早已四分五裂,苟延残喘的元朝还在剥削着华夏土地上最后一点血肉。

接连不断的旱灾、蝗灾和瘟疫,再加上元末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发明了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吗?

统治者的倒行逆施,出身微寒的朱元璋一家,早早地就已经支离破碎了,家中死的就剩下朱元璋和他二哥,他们葬了家人也各谋生路去了。

在朱元璋的早年间,他当过乞丐、做过和尚,身处过最卑贱的地位,与广大底层百姓们一起生活,看惯了人间是非冷暖,见证了世界的岁月变迁。

最终,朱元璋凭借自己的努力,有了一片地盘后,攻占应天、大破陈汉,最终重新统一了中华大地,建立了明朝。

1368年大明开国后,洪武皇帝朱元璋政治上强化君主集权,废丞相制度,集六部权力于皇帝一身;经济上,兴修水利、减免税赋,还惩办了一大批危害百姓的贪官污吏;文化上,创办国子监,大兴科举制度;军事上,创立卫所制度等等。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发明了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吗?

在朱元璋的努力下,贪官污吏之风一时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困扰和威胁皇权几千年的相权一去不复返,社会更加稳定,百姓更加幸福。

最重要的是,明朝的气节一直被人们所敬佩。“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等等,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中的脊梁,而这一切,都与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所做的事情密不可分。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发明了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吗?

既然朱元璋为明朝做了这么多事,那为什么有人还要故意抹黑朱元璋呢?

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爱民如子、不卑不亢、坚强励志的皇帝,为什么古往今来,都有很多人去恶意抹黑他呢?为什么要说朱元璋发明酷刑用纸闷死人呢?

首先是朝代统治者的原因,明朝之后的统治者是清朝,清朝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身的执政合法性,自然要不遗余力地去抹黑前朝,这在封建王朝交替的历史中是很常见的。

不仅如此,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中华民族是一家、民族大团结的概念,当时汉族人与少数民族人的关系紧张,清朝的“康乾盛世”间还有百姓因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而高喊“反清复明”的口号,清朝统治者们自然要镇压这种影响稳定的行为。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发明了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吗?

所以说,无论从执政合法性方面,还是维护政权稳定方面,去诋毁谩骂明朝的开国皇帝这件事,本来就是天然的“政治正确”。

除了清朝,明朝时期的很多官员也去骂朱元璋,“其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平民皇帝,他出身卑微,自然就看不上什么世家贵族,管你“几世几公”,在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的眼中都是“宁有种乎?”

年少时受到的欺辱,让朱元璋一生都恨贪官污吏,曾规定贪污过十两银子的官吏即可问斩。朱元璋还鼓励人民进京告状,沿途官员如有阻拦,一律和被告者同罪。

在朱元璋这种“草根皇帝”的行为下,世家贵族和贪官污吏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百姓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发明了那些惨无人道的酷刑吗?

没有文化的百姓不会说话,只能口耳相传将朱元璋奉为神明,但掌握了宣传工具的官员和贵族们,则可以大写文章、编造故事,以此来抹黑朱元璋的所作所为,进而来否定朱元璋限制他们的行为,可谓是居心叵测。

在史学家和人民群众的眼中,朱元璋除了具有封建帝王共同的时代局限性外,所作所为都称的上是为国为民,因此被歌颂为“千古一帝”,不是什么宵小之辈流言所能玷污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5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铁裙之刑”是什么样的刑罚
...明了剥皮实草,将人的皮剥下来然后塞满草这样的刑罚的朱元璋,他会使用的酷刑肯定不会很简单,他曾经就对朱棣的生母进行了铁裙之刑。这铁裙之刑到底是怎样的惩罚,为何要这样对待朱棣的生
2023-07-27 17:15:00
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后期最腐败黑暗?
...暗,权臣当道,皇帝更像是傀儡。农民起义频发,后来被朱元璋给终结。明朝刚刚开国,针对官员的贪污腐败,朱元璋建立了一套惩治腐败的严密法律体系,施展铁腕,用残酷的屠刀和人头打击腐败
2023-03-03 12:55:00
朱元璋时期为何要恢复很多废除的酷刑
说起明太祖朱元璋,这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皇帝,因为他的出身非常贫寒,甚至还有一段流浪乞讨的生涯,以要饭卫生,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恐怕是没有比他的身份更低的了。他开国后还专门写文回忆了
2023-05-02 13:40:00
朱元璋的反贪风暴:对腐败的零容忍
...。但真正的“布衣天子”只有两位,此二人分别是刘邦和朱元璋。然而相比刘邦,朱元璋的身份更加卑微,他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为了生计又放过牛又出过家,还在乱世之中乞讨过,人生开局可谓
2023-11-14 14:36:00
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严厉惩罚,发明一种刑罚比千刀万剐还残酷
...果说神话里的纣王是酷刑的创始者,那么现实里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是酷刑的真正继承者。他所发明的两种酷刑至今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可以说跟传说中的的炮烙之刑不相上下,其中一种就是简单粗
2024-01-14 20:22:00
明朝贪官要被处斩拿出祖传免死牌,朱元璋为何对他网开一面
前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他在位时期,开创了许多惩治贪官的酷刑,杀一儆百,这大家都知道。然而,在他铁腕反腐的过程中,偏偏有这么一个幸运儿,虽然犯了死罪,
2024-03-11 19:31:00
明朝时期的内行厂组织到底是什么样的
明朝是历史上得国最正的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将元朝末年的乱世结束了,建立了历史上的大明王朝。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是南征北战,即使是明朝定都南京时,天下仍然没有太平,这时候的元朝还有残余
2023-05-19 14:30:00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被称为第一屠夫
...种、韩信等。若论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屠夫”,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说朱元璋是古代“第一屠夫”,主要指他在和平年代对功臣的大肆杀戮。纵观历代王朝,屠杀功臣最多、最残酷的莫过于大明一
2023-07-15 18:47:00
出身低微的朱元璋,为何能在登基以后独揽军政大权
前言朱元璋,一个出身卑微的农家子弟,却在历史的长河中崭露头角,最终登基成为大明的奠基者。他是怎么在登基以后迅速独揽军政大权的呢?这似乎是一个充满谜团的历史之谜。在这个过程中,他究
2024-04-26 12: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