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黎文来 朱敏
每天傍晚,宜都市松木坪镇茶园寺村3组梅子园文化广场上,村民们伴着音乐跳起广场舞,孩童们在一边嬉笑玩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这才傍晚6点多,就这么多人啦!”往日冷清的乡村夜晚变热闹了,村民徐绍益感慨万千。“现在可好了,有场地,环境也漂亮,这得归功于村里开展的共同缔造活动。”
眼前的画面,让人很难联想到3个多月以前的样子。梅子园片区是茶元寺村的一个湾组,群众居住相对集中,村民们一直盼望能有个休闲的好去处。“出去散散步,只能在公路上走走”“想组织几个人跳舞都没地方”……为这事,村党总支书记郑全方听过不少埋怨,这让他和村干部感到抱歉又无奈。
“不是不想改变,缺钱!”郑全方解释,茶园寺原来是镇上的“后进村”,集体经济薄弱。如今虽然摘掉了“后进村”的帽子,但万事正兴,账上实在挤不出多余的钱。
去年9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在宜都启动,这让沉寂许久的郑全方升腾起久违的广场梦,“发动群众一起出谋划策,一起想办法!”
什么是共同缔造?村民们起初并不清楚。“用屋场会把活动的‘东风’吹向群众。”村干部商量后拿出了思路。
2022年9月21日晚,梅子园片区屋场会召开,一方长桌、一个投影仪,86户村民代表和镇、村两级干部围坐在一起,听郑全方讲起了共同缔造理念和村民期盼的文化广场初步规划方案。“传统农耕文化不能丢”“要有乡土味”……村民们纷纷发言,对打造精神家园充满了期待。
村里还邀请乡贤一起出力支持“共同缔造”。听到郑全方提出资金难题,乡贤们纷纷慷慨解囊,2000元、1500元、2万元……“32.5万元!”郑全方激动地公布了最终捐款数额。
钱有了,改造如何推进?屋场会收集的数十条意见被整合成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村里的能工巧匠带着投工投劳的村民一起干;要占地,村民不要一分钱补偿;要充实农耕馆,村民主动从家中搬来老物件……
两个月热火朝天的建设,让广场初具雏形。这时村民们又有了新想法:广场建设还得有文化内涵!
在宜昌经营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李东方夫妻主动挑起了担子,看着几面空荡荡的围墙,两口子提出自费为广场做墙绘。
“我们和村民商量后,墙绘就搞‘农耕图’和‘村地图’,墙角下还有块大石头,本来准备挪走,但仔细一瞧,还挺像一头卧着的牛,就决定把它变成‘石牛图’,充满乡趣。”郑全方笑着说。如今,三幅图和“石牛像”已成为村里的网红打卡点。
郑全方算了一笔账,通过共同缔造,文化广场建设节省了近一半费用,村民还出力出资,扎实做好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更可喜的是,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子,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干劲更足了。”郑全方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08: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