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最好的科普教育来自父母的言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2-28 14:45:00 来源:上游新闻

医学研究怎样守护普通人的幸福?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好医生?2月27日,“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重庆报告会在重庆市南开两江中学校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志愿以《医学人文价值与医生的成长》为题,与现场千名中学生展开深度对话,揭秘医学的人文价值与医学生的成才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最好的科普教育来自父母的言行

解开医学与人文的“双重密码”

作为中国口腔医学界的标杆人物,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口腔医学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张志愿院士从中国口腔医学的发展史谈起,带领同学们走近医学与人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最好的科普教育来自父母的言行

“医学它不只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是人类最大的福祉。”张院士通过影像资料与实物展示,阐释医学的本质。“科学是医学的骨架,人文是医学的血肉。”他表示,医学是科学的其中一种重要表现,是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理论科学的交叉学科。而“生命至重,有贵千金”则诠释了人文医学的人道主义原则。

张院士说,作为医生既要倾听患者、诊断或预防疾病及理解病因,又要以不同文化所固有的理论、信仰和经验为基础,运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成为一名好医生是有标准的

怎么做一个好医生?张院士告诉在场的学生们,从当好医学生做起,除了“好学、好问、好奇”的兴趣使然,更重要的是专注力的磨砺。他以自己为例,1975年至1985年的十年间,为了口腔颌面外科研究工作,他在上海一家医院,以医院为家,病房手术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成为一名24小时的住院医生。

正是这十年,他积累了无数的案例,看了上千名病人,做了几百台手术,真正意义上地做到了走上“从医之路”到“医无止境”的蜕变。 “从医这么多年以来,我仍然可以站在我最爱的手术台上。”张院士打趣地说。

如今,这位年逾七旬的医者仍坚持每周出诊,他说:“患者眼里的光,是我最好的抗衰老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最好的科普教育来自父母的言行

他鼓励同学们,争做一位好医师、一位医学科学家。“只有从事临床研究工作的医生才能创造先进技术、主宰医学发展,成为医学领域的引导者,科学有效地为患者服务。”张志愿说,要成为一名好医生是有标准的,“医德、医术、医风”是评判一个医生的基本标准,但在这之上要讲“诚”和“信”,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最好的科普教育来自父母的言行

在“院士与中学生对话”的环节中,张院士为千名师生现场科普了有效保护口腔健康的方法和正确刷牙的小技巧。“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张院士重复着这句话,引来全场师生笑声不断,提醒同学们要时刻谨记保护口腔的重要性。

活动接近尾声时,南开两江的学子们向张志愿院士献花赠礼。张志愿院士也精心准备了《口腔自我保健漫画丛书》科普书籍作为回礼,希望这些书籍能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颗“医学”种子,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

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孩子进行科普教育呢?张院士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学校重视科普知识宣传,父母亲的言行也十分重要。”他认为,父母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要培养孩子的专业思想,即选择了就要一生奉献在这个专业,同时,要培养孩子对科普的兴趣爱好。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主办,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创伤与化学中毒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重庆市南开两江中学校、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协办。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编辑:杨虹责编:吴忠兰,石亨 审核:阮鹏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8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新乡日报本报讯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节水大使、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康绍忠教授受邀为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河师大附中)师生作科普报告。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
2024-04-03 09:18:00
新质发展 智控未来——2024中国自动化大会在青岛开幕
...文1500余篇,10余家行业知名厂商赞助支持。大会总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特聘顾问,浙
2024-11-03 10:42:00
中国工程院院士来济南一中讲课啦!
...楼四楼道德讲堂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著名航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作为主讲嘉宾。活动由济南一中副校长刘波主持,山东省实验小学的30名小学生以及济南一中高一年级的100名高
2024-04-04 19:54:00
...年探索科学的兴趣。活动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克勤、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兆云、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方真结合各自领域展开科普。现场举行了第
2023-12-05 06:07:00
...于登云等3位光电领域专家作宇宙探索主题的科普报告,中国工程院许祖彦院士、新加坡工程院洪明辉院士畅谈光学技术对工业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郑永和院长交流了科普
2024-05-18 03:01:00
“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启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
...组书记侯建国作“科学与中国”20周年总结与展望报告。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朝晖出席活动并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
2023-09-02 16:02:00
...活动本报讯(记者 张欣)日前,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联合启动“院士师范院校行”活动,活动通过邀请院士专家实地走进师范院校,面向师范生作科普报告、开展互动交流
2023-11-25 09:05:00
2023人民好医生科普大赛结果公布
...、“十佳科普视频”10个,以及“大众喜爱作品”30个。中国工程院院士、消化内科专家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治疗学专家郝希山在大会现场为科普大赛优秀作品及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2023-12-20 15:36:00
多点一盏科普的灯
...院士,舒歌群等36位专家和我市学校结对。今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顾问沈荣骏与吴兴高级中学“结对”,当天,他带来宇航员聂海胜亲笔签名的纪念邮册,还说
2023-09-22 07: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南网11月6日讯 近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尤溪县荣福碳业有限公司限期(5日内)修复自动监测设备的湿度计
2025-11-06 14:00:00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宣萱)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宣城市锚定与南京的联动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逐步织就两地“无缝对接”的通勤图景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