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武则天原名叫什么?这五个名字哪个才是真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9 07:33:00 来源:戏说三国

首先,要着重说明一下,武则天姓武是没错的,但是“则天”并不是武则天的名字,“武则天”是尊称,并不是武则天的名字。“则天”的缘由很简单,因为临终钱,武则天就留有遗嘱:“祔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皇后”,意思就是把她的排位放到李家的祖庙就,要把她和t唐高宗合葬,在她的墓碑上不要留有帝号,要留有则天皇后。这是为了说明他武则天最后之所以会入李家的祖庙是因为,她武则天是李家的媳妇。尽管这件事情在当时有人反对,但是李显还是按照武则天留下的遗愿做了。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在刚开始就特别着重说明一下这种特别简单的问题,是因为在香港的某个电视剧里,看到了这样的情节:武则天的父亲喊武则天的时候,叫的“则天!则天!”说道这里大家都应该知道为什么了吧!

武则天原名叫什么?这五个名字哪个才是真的?

第一、武瞾

这个名字在正史上是有相关记载的。在《旧唐书》中是这样写的:“则天皇后武氏,讳瞾,并州文水人也。”而且这个名字是武则天自己承认的一个名字。这件事情是有相关出土的文物可以证明的。

在1982年的5月21日,在登封县王河村村民屈西怀在嵩山游玩时,无意中发现了金简一块。这块金简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就有人要出10万的价钱购买。但是由于事关重大,所以屈西怀把这块金简上交给了国家。

相关部门得到金简后,把金简上面写的东西公开了:

“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发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在这块金简上武则天称自己为武瞾。但是,这个名字只是武则天在晚年的时候叫的名字。那么武则天青年、中年的名字叫什么?

武则天原名叫什么?这五个名字哪个才是真的?

第二、武珝

这个名字也在正史里出现过,在《新唐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不过关于这个名字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武则天确实叫武珝。但是还有一种是有人认为这是后人在传抄《新唐书》的时候抄错了,所以就这样以讹传讹流传下来了,导致最终不管是谁看到的都是武珝。

在网上看见关于武则天的名字有人觉得武则天很可怜,因为她的爷爷,她的父亲,她的兄长,甚至连她的姐姐,名字都流传下来了,却唯独没有她的。

《集古录目唐郑国夫人武氏碑》:“夫人讳顺,字□则,太原寿阳人,武后之姊,司卫卿贺兰安石之妻。封韩国夫人,追赠郑国,碑以乾封三年立。”

其实,女性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这种事情是很正常的,因为在古代的女性地位低下,就像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可是为李渊攻入长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新唐书·公主传》中,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武顺的名字能流传下来,全是因为,在墓碑和墓志铭上有她的名字,要不然我们后人也很难知道她们的名字。至于乾陵地宫会不会有记载武则天的名字,这种事情很有可能,但是我们是不能打开他的墓去证实这件事情。

武则天原名叫什么?这五个名字哪个才是真的?

第三、武元华

这个名字是大家猜测的。因为史书记载过,在武则天掌权之后,有很多地方改了名字,比如华容县,比如华山,至于为什么要改呢?因为里面都有个“华”字,为执政者所不容。华州华阴郡“垂拱二年避武氏讳曰大州”。因为这是在避讳,就像清朝的时候,皇帝上位之后他的兄弟要改名字一样,不过这种事情在雍正登基之后就变成了,皇帝登基之后要改自己的名字,不能动自己兄弟的名字,因为太麻烦了。像华容县和华山改名字就是因为要避讳上位者的名字。因为武则天的哥哥叫武元庆、武元爽,所以在当时他们家里排的是“元”之辈的。所以就有人大胆的猜测武则天应该叫武元华或者是武华。

但是,这种说法存在这很严重的漏洞,因为,以女子在古代的地位,女孩子是没有资格排辈的,就像武则天的姐姐叫武顺一样。还有就是武则天的爷爷叫武华,按照当时的忌讳,子孙的名字里是不能存在和先祖一样的字,这都是要避讳的。就像“诗鬼”李贺一样。李贺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但是因为李贺的父亲李晋肃的名字里“晋”这和“进士”的“进”同音,这属于犯了父讳,所以最终虽然功名但没有成就。或许有人会说让李贺的父亲改一下名字就可以了,像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曾用名也是名字。所以从这里就能看出就算武士彟脑子有问题也不可能给武则天取名字叫武华。

武则天原名叫什么?这五个名字哪个才是真的?

第四、武处或武约

至于这种说法是因为在《旧唐书》第八十一卷的《孙处约传》中写的:

孙处约者,汝州郏城人也。贞观中,为齐王祐记室。祐既失德,处约数上书谏之。祐既诛,太宗亲检其家文疏,得处约谏书,甚嗟赏之。累转中书舍人。其年,中书令杜正伦奏请更授一舍人,与处约同知制诰,高宗曰:“处约一人足办我事,何须多也。”处约以预修《太宗实录》成,赐物七百段。三迁中书侍郎,与李勣、许敬宗同知国政。寻避中宫讳,改名茂道。坐事左转司礼少常伯。显庆中,拜少司成,以老疾请致仕,许之,寻卒。子佺,睿宗时为左羽林大将军,征契丹战殁。

《旧唐书·韦思谦传》中是这样记载的:韦思谦“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则天父讳,故称字焉。”“思谦”是他的字,“仁约”才是父母给他取的名字,但是因为后来武则天发达了,为了避武则天父亲武士彟的讳,所以韦仁约平常只能称“韦思谦”。其实这个里面有个漏洞就是,“仁约”与“士彟”读音根本不接近,所以有人认为《旧唐书》写错了,当时应该是为了避武则天的讳,所以两者综合,就有了武则天就叫“武约”。

但是,“武约说”也是有漏洞的。之所以有人认为《旧唐书·韦思谦传》有误,是因为有人把“彟”读为hu,但“彟”在古代是一个多音字,他既能读hu,也有读yuē的时候。但是“彟”这个字在当时的具体含义,是尺度的的意思,所以“士彟”就是说做人要有标准,要有原则,不能肆意妄为。所以,“彟”“约”两字的读音也有可能是一样的。在这里理解为韦仁约是为了避武士彟的讳,也没毛病。但是相反,《旧唐书·孙处约传》很有可能也有问题,会不会是因为它漏字了?当时韦仁约避的是中宫父亲的讳,而不是中宫的。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两条记载都没错,韦仁约避的是武士彟的讳,孙处约避的是武则天的讳,所以就有了武则天叫武处的说法。

武则天原名叫什么?这五个名字哪个才是真的?

第五、武媚娘

像武珝、武元华、武处、武约……这种说法都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猜测出来的。但是有的电视剧还说武则天叫武如意,这就完全是编剧自己随便发挥的结果了。还有就是对武则天的称呼,常见的还有武媚娘、武才人、武昭仪、武宸妃等等,这种叫法没错,但是这个并不是武则天的名字,“媚娘”这是一个称号是唐太宗赐给武则天的,像什么才人、昭仪、宸妃都是后宫的封号,就像现在的“王局长”“李处长”一样,这种叫法是“姓+职位”,并不是武则天的名字,千万不要犯这种低级错误,这种错误比上面所说的编剧的做法还要低级。

不过,武则天到底叫什么,有几个名字,这种事情,只有在将来的某一天打开乾陵地宫之后,才会得到解决,要不然这个问题,永远只能是一个猜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9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武则天的本名不叫则天?那她的本名是什么?
说起女皇武则天,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她的威名。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真正的名字。有人认为武则天是她的本名,事实是“武则天”只是她封后之后的尊称,并不是她的本名。就像“武媚娘”只是她的封
2023-06-05 20:01:00
他为避父讳失去科举考试的机会,愤而作下一首诗流传千古
...唐高祖李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算是皇室的远亲了。武则天当权的时候,屠杀了不少李唐的后代,导致了宗族凋零。李贺的爸爸是李晋肃,他一辈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家族已经完全没落。李贺小
2023-03-03 19:57:00
李贺:唐朝“诗鬼”的坎坷人生与文学贡献
...本富贵的生活一夜之间变得简朴朴素,甚至陷入贫困。在武则天登基后,皇族子弟像他一样沦为默默无闻的底层,找不到一丝存在感。这种前后落差注定了李贺一生的忧郁。李贺的长相也成为他在当
2024-04-18 13:26:00
古代最霸道的三个姓名是哪三个
...个人承受不起,容易夭折。关于史万岁这个名字,其实在武则天之前很普通,没什么奇怪。原因很简单,武则天执政时,万岁才成为皇帝代名词,在此之前,不算敏感,在此之后,才无人敢用。因此
2023-08-14 16:00:00
他是历史上首位武状元,深受武则天的青睐
...就是后来连中八科制举、历史上第一名武状元、深受女皇武则天青睐的大臣员半千。员半千不仅口气大,名字起的也相当狂妄。他原名不叫员半千,而是叫员余庆,是齐州全节人(今山东章丘),从
2023-06-27 14:35:00
...很好记,日月当空,这个就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登基称帝后给自己起的。武则天,原名武珝,十四岁入宫,为太宗皇帝的才人,获赐媚娘,所以又称“武媚娘”。从太宗皇帝驾崩后被
2023-03-17 15:58:00
诗鬼李贺空有凌云志,一生抱负襟开,短短四句诗惊艳了千年
...亲血缘淡薄,已与庶民无异。莫说他这一代,即便百年前武则天屠戮李唐宗室都未曾想起他这一脉李姓后人。李贺的父亲李晋肃当时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养家糊口亦是艰难。说来也难怪,当时的
2023-04-24 19:19:00
唐朝最聪明的人,逃过了武则天的报复
...京城,升任尚书左仆射。李治即位后,将原本在感夜寺的武则天收回,封为昭仪,独宠她,冷落其他妃子。她的爱也想把继承人给她,所以她想废掉国王和王后,但是大臣们并不同意这种做法。李治
2023-03-03 21:53:00
古代的起名究竟有何讲究呢
...第十六子李元庆手下当官。后期的他虽然仕途坎坷,又因武则天当权期间多次直言不讳上书讽谏,这才得罪了武则天,最终锒铛入狱。在得到特赦后出狱后,他又再次联合其他势力讨伐武则天,最终
2023-01-06 16: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