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美籍华人鲁照宁连续21年捐赠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2152件(套)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5-05-10 07:58:00 来源:南京日报

美籍华人鲁照宁连续21年捐赠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2152件(套)

“‘打捞’历史真相不会停止”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

5月9日上午,忍着手术后身体仍未消散的不适感,美籍华人鲁照宁再次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自己近一年来在美国整理搜集的“宝贝”——89件(套)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包括报纸、杂志、书刊、画册、影像资料等。自2004年起,他已连续21年向馆里捐赠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捐赠总数已达2152件(套)。

美籍华人鲁照宁连续21年捐赠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2152件(套)

19件报纸原件记录日军侵华暴行

此次鲁照宁捐赠的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中,报纸原件有19件,包括《纽约时报》等当时美国的主流媒体,集中呈现了包括《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在内的当时美国主流媒体对侵华日军轰炸南京、南京大屠杀惨案的持续关注与报道。

“其中要特别提到1937年12月18日的《旧金山纪事》原件,当天2版转载了芝加哥每日新闻社记者阿契包德·斯蒂尔发出的世界上首篇南京大屠杀报道,该稿件最先发表在《芝加哥每日新闻》上,此前馆里已收藏了复印件。”鲁照宁打开报纸向记者展示,“他们仍选择了有计划地进行大屠杀”“全城的街道上都散落着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的尸体”……读到这些字句时,鲁照宁几度哽咽,说不出话来。

美籍华人鲁照宁连续21年捐赠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2152件(套)

还有很多报纸原件记录着当年侵华日军轰炸南京的景象。例如1937年9月22日《底特律新闻》头版报道“在英国和美国就日本政府无差别轰炸南京提出抗议不到48小时,今天超50架日本飞机再度从空中带来死亡与破坏,造成200多名中国平民伤亡……”当天《芝加哥每日论坛报》头版也刊登了《日本航空队对南京进行猛烈空袭首都遭轰炸一个半小时》的报道。1937年9月23日的《纽约时报》头版写道:“昨天,50架日本飞机对南京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两轮空袭。在最后一枚炸弹落下后,超过200名平民伤亡。”

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认为,这批史料十分珍贵,具有较高的收藏研究和展存价值,“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批史料集中汇集了日军对南京实施近4个月无差别轰炸暴行的证据;二是收集到了斯蒂尔发出的世界上首篇南京大屠杀报道的原件,相较复印件,更具历史和文物价值。”

美籍华人鲁照宁连续21年捐赠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2152件(套)

美籍华人鲁照宁连续21年捐赠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2152件(套)

持续21年“打捞”历史真相

在馆内史料陈列厅,展陈着不少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其中有一张“头颅抽烟照”触目惊心:一名中国男子的头颅被卡在铁丝和木头做成的护栏之中,他的面部遍布累累伤痕和斑斑血迹,嘴中则被塞进了一支香烟。

这张原本刊登于美国《生活周刊》的照片,是揭露侵华日军暴行的经典照片之一,它的搜集和捐赠者,正是鲁照宁。

鲁照宁出生在南京,16岁时随家人移民美国。2000年,读完张纯如所著《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深深触动了他。2003年,鲁照宁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随着震惊、悲愤、心痛的情绪涌上心头,他的信念愈发坚定——利用自己在海外的便利,寻找更多有价值的史料。

从那以后,鲁照宁每天都要用2至4小时上网“打捞”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史料,发现有价值的便参与竞拍,遇到出差、旅行等不方便用电脑的时候,他就用手机浏览、搜索,其他的空余时间,则用来研读相关历史书籍与论文。

网络信息浩如烟海,如何才能检索到有用的?在21年的实践中,鲁照宁逐渐摸索出了“大海捞针”的技巧。以关键词“南京”为例,他会使用Nanking、Nankin、Nanjing等多种不同的写法去检索。再比如想搜集碉堡的照片,用“bunker”搜出的结果很少,用“pillbox”则会更多。

一名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说:“21年来,鲁照宁捐赠的很多文物史料都是首次发现,为浩劫的存在给出了不可辩驳的第三方铁证。”

南京大屠杀惨案是国事也是家事

为整理搜集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鲁照宁经常加班赚取加班费。他有时熬通宵,有时周末加班,每天一般要工作10到12个小时,最长是16个小时。生活支出上,他也把标准降到最低。

采访中,多家媒体记者似乎与鲁照宁达成了“默契”,那就是不问这些年购买文物史料花了多少钱。因为在早年的采访中,鲁照宁一再表示:“我从不算我付出了多少,如果计较,这件事我就做不下去了。”

在不断“打捞”历史真相的过程中,鲁家在日军侵华期间的不幸过往也被鲁照宁“打捞”了出来。在和父亲鲁振国沟通后,尘封记忆中的家族往事被一一讲述出来——鲁振国的父亲、二叔、祖母、大姑妈、小姑妈、三叔的儿子,均在日军侵华期间遇难。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上镌刻着“鲁葆寅”的名字,那正是鲁振国的二叔,鲁照宁叫他二爷爷。“所以,南京大屠杀惨案不仅是国事,也是我的家事。”现场,鲁照宁还分享给记者一个好消息,“去年5月我退休了,终于不用再攒假期,可以更自由地支配时间去搜集证据。”

回顾这21年“打捞”历史的种种努力,鲁照宁坦言“从未后悔,不会停止”。这次来南京捐赠前,他刚刚动完手术,即便需要忍受腰椎疼痛坐上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他也认为很值。“我出生在南京,我的根在这里,我有责任为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情。为了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我还要不断征集和捐赠史料。‘打捞’历史真相,我不会停止,停止时是我安息时。”鲁照宁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华社南京4月26日电(记者蒋芳、邱冰清)26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美籍华人鲁照宁文物史料捐赠仪式”,包括日军军人手牒、刊登日军罪行的欧美报刊等98件(套)
2023-04-26 17:51:00
126件(套)文物史料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26件(套)文物史料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揭露日军侵华罪行 见证抗战胜利荣光9月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文物史料捐赠仪式。图为尹愚夫捐赠的一把日
2025-09-03 07:39:00
新华全媒+丨为真相搜证,为历史存证——三个“搜证人”的故事
...录加害方的口述证言……近年来,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加入南京大屠杀史料发掘队伍,不断拓展史实研究视野,维护不可撼动的历史真相。南京大屠杀中的872次屠杀暴行、西方人士记录和报告的5
2023-12-13 16:45:00
不容否认!新增文物860件(套)实证南京大屠杀
今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国家公祭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各类藏品总量已达19.3万件(套)。自2014年设立首个国家公祭日以来,纪念馆新增860件(套)文物,其中一级
2023-12-12 17:28:00
又一批珍贵史料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 崔晓 孙中元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瑜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临近,昨天(12月8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的2023年新征文物史料新闻发
2023-12-09 08:04:00
...,30万同胞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酿成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然而,对于这段铁证如山的历史罪行,至今仍有部分日本右翼政客公开否认。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2023-12-13 16:57:00
...皓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陈起增)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抗日航空烈士刘崇佺在福州和南京的亲属代表齐聚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以下
2023-12-14 00:44:00
用主题文艺作品传承伟大抗战精神——镌刻民族记忆 赓续精神血脉
...黑举行欧洲首映式,约400名观众到场观看了这部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影片。当晚的放映厅座无虚席,现场气氛庄重而感人。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安迈尔在接
2025-09-03 09:16:00
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侵华日军罪行再添新证
十一月二十九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发布二〇二四年新征文物史料,图为工作人员整理文物史料。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南报网讯(记者杜莹)11月29日,侵华
2024-11-30 08:56: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使馆:两艘中国渔船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致2人死亡12人失踪
中国网11月11日讯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11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据中国驻光州总领馆通报,11月9日、10日,两艘中国渔船先后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
2025-11-11 22:11:00
据韩联社10日消息,一艘中国渔船在韩国群山附近海域倾覆,船上共9人。来源 新华社编辑 何涛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1-10 14:44:00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9日
2025-11-10 21:28:00
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
“文学之都”对话“音乐之城”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当地时间11月7日,南京—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交流会在德国“文化艺术中心”莱比锡举行
2025-11-10 08:00: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方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答记者问问:近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
2025-11-09 23:07:00
美国佛州一车辆高速冲撞行人 已致4死11伤
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失控冲撞行人并撞入商铺,造成至少4人死亡
2025-11-09 12:42:00
责编:刘强、卢思宇
2025-11-09 06:50:00
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下一代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面对人民日报海外网的镜头,加纳教科网董事长,被誉为“非洲互联网之父”的尼·奎诺表示,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
2025-11-08 15:59:00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1:37: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活动11月7日在北京举办。匈牙利驻华使馆二等秘书邵凯婷(Sogor Katalin)做客京东全球购直播间。责编:李驿达、张霓
2025-11-07 21:38: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11月7日在京举行。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