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再见了,长三角最后的图定非空调绿皮车 2月26日“换装”后重新出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26 11:17:00 来源:大皖新闻

再见了,长三角最后的图定非空调绿皮车 2月26日“换装”后重新出发

大皖新闻讯 2月25日,合肥到芜湖的K8525次非空调绿皮车最后一次上线运行。2月26日凌晨5:44,这趟列车从芜湖开往合肥,然后从合肥开往叶集,并于当天15:32从叶集回到合肥,从而退出历史舞台。这意味着长三角地区图定非空调绿皮车时代正式终结。“换装”升级后的新空调车将延续其线路,继续服务沿线居民。

全国“铁路迷”专程“打卡”送别

这趟往返于合肥与芜湖之间的绿皮车已经运行了六年,成为沿线居民的“惠民车”、众多“铁路迷”的“网红车”,也成为了很多人记忆中的温情符号。因此,当K8525最后一次上线运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铁路迷”专门前来“打卡”。大皖新闻记者也于2月25日16:20登车,体验从合肥开往芜湖的“最后一趟绿皮车之旅”。

“我坐过四五次,这次是最后一次开行,必须来。”大学生贡梓洋在江苏常州读书,从小就对火车感兴趣,也多次坐过K8525列车。“我在全国很多地方都体验过绿皮车,就像集邮一样。但K8525不一样,是我们长三角独一份的。”贡梓洋这次专门带了摄影设备,准备多拍点影像,“作为最后的纪念。”

今年28岁的安徽黄山人许康斌也是一个“铁路迷”,从小在皖赣铁路边上长大的他,对铁路知识如数家珍,这次专门带着自己绘制的《中国铁路客运全图(普速铁路篇)》登上了列车。“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研究,两天绘制了这张图。每一种不同的列车我都想尝试。”许康斌说,他乘坐过K8525次列车好几次,这趟车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非空调绿皮车了。

再见了,长三角最后的图定非空调绿皮车 2月26日“换装”后重新出发

“铁路迷”许康斌向记者比划自己绘制的列车运行图。

独自乘车的“00后”朱同学坐在窗边,一直用相机记录着沿途的风景。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特地从南京来合肥“送别”K8525次列车的。“坐在K8525上,可以打开窗户吹吹风看风景,感觉特别好,这已经是我第三次乘坐这趟列车了。”

朱同学展示了手机里“铁路迷”们的群聊,“列车长赵李阳建了一个大群,里面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铁路爱好者,我今天拍了很多的照片打算分享给他们,让他们羡慕羡慕。”等列车到达芜湖站后,朱同学就直接转车回南京了,“这次虽然是跨省送别K8525,但出行还是很便捷的。”

再见了,长三角最后的图定非空调绿皮车 2月26日“换装”后重新出发

“铁路迷”带着自制的标志牌“打卡”送别。

“惠民小火车”充满美好回忆

“K8525”不仅带给“铁路迷”们别样的体验,更给沿路的居民带来了“惠民旅程”。

据了解,K8525次列车从合肥到芜湖全程256公里,最高时速120千米,经由我省首条自主控股建设的铁路——庐铜铁路,一路经停庐江、龙桥、无为南,抵达芜湖站,全程耗时近4小时。而高铁最快仅需37分钟。然而,这趟列车以最低3元、全程22.5元的亲民票价,成为不少进城务工人员、跨城学生、沿线菜农的首选交通工具。

60岁的钱阿姨是无为人,儿子在合肥工作,自从K8525开行以来,她基本上每个月都坐这趟车往返于合肥到无为,“有时候家里老人生病了,一周坐个来回,一边照顾老人一边看下孙子,坐着习惯了,感觉这趟车经济实惠,还能看看风景。”钱阿姨说,虽然合肥到无为也有高铁,但是对于不赶时间的她来说,价格亲民的绿皮车是首选。

“这是我外孙女第一次坐绿皮车。”汪虹是芜湖人,在合肥工作,这次她带着3岁半的外孙女妞妞,专程来体验这“最后一趟绿皮车”。汪虹说,绿皮车给她很深的回忆,“我的孩子刚满月时,我还在芜湖工作,爱人在合肥,我经常带着孩子乘坐绿皮车两地跑。我的女儿在芜湖上大学,也经常坐绿皮车来回。那时候绿皮车是最便捷实惠的交通工具,后来高铁开通了,绿皮车也很久没再坐过。”汪虹说,她全家和绿皮车感情很深,也很高兴看到绿皮车的“升级”。

再见了,长三角最后的图定非空调绿皮车 2月26日“换装”后重新出发

汪虹带着外孙女一起体验这趟车。

大学生小刘是庐江人,在位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读书,“我也经常坐这趟车,拿本书上车。不赶时间的话,坐绿皮车也挺好的呢。”小刘说,现在社会节奏很快,绿皮车也被高铁、动车取代,“坐这趟车,能让自己的心境慢下来,感觉挺好。”对于列车即将升级,小刘还有点不舍,“毕竟充满了回忆吧。”

长三角最后的供水员“下岗”

和其他带电茶炉的绿皮车不同,这趟车有两个大保温桶,每个桶能装100多升水,被称为“一壶”,是车上旅客的用水来源。“这是二壶,能装40升水,我每天都要拎着它们去车站打开水。”列车供水员崔兴喜指着手上拎的裹着皮衣的保温桶说。

再见了,长三角最后的图定非空调绿皮车 2月26日“换装”后重新出发

列车员崔兴喜的最后一次“供水”

开行前,崔兴喜照例拎着两个“二壶”,到车站内打水,再回到车上灌满“一壶”。这样的工作,从1989年入路开始,他已经干了36个年头。“这是铝制的保温桶,外面包着东西,防止被烫到。”崔兴喜说,这两个保温桶陪伴着他30多年,由于列车停靠站台时间短,每次打水都要抓紧时间,灌满水的“二壶”有30多斤重,他常常拎起来一路小跑。

崔兴喜说,因为电压不够,K8525次没有电茶炉。每次值乘列车员都要拎两个水桶,一趟车至少要跑两个来回,中途遇到车站停靠还要不断地去加水。“冬天用水比夏天多。虽然辛苦,但是旅客们喝水泡茶泡方便面都需要,是头等大事。”

随着铁路的飞速发展,电茶炉成为列车车厢的标配,列车供水员这个岗位已经逐渐消失。升级后的“K8525”变身空调绿皮车,再也不需要供水员打水。“这次是最后一班岗,我也算是长三角地区最后的供水员。”崔兴喜说。

“老伙计”换装后重新出发

K8525次列车采用的是25B型单层车体,没有空调,夏季靠车厢内的几十台电风扇降温。“每节车厢都装有十几台电风扇,缓解夏季的炎热。”赵李阳说,“换装”升级后,车内冬暖夏凉,乘坐就更舒适了。他说,原本庐铜铁路是一条货运线,为了方便沿途的庐江、龙桥这几个站的村民,开行了这趟“惠民车”,还专门绕行了近100公里。“他们进城卖菜,回乡探亲都搭乘。”

再见了,长三角最后的图定非空调绿皮车 2月26日“换装”后重新出发

列车长赵李阳和“铁路迷”们聚在一起。

当天,列车驶过无为站后,“群主”赵李阳带着此次前来的几十名“铁路迷”齐聚在一节车厢里,他们亲切地称呼彼此为“铁友”。赵李阳说:“我们在群里相伴了三四年了,每一次‘铁友’们来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我们特地为大家做了一个留言板,希望大家为我们写上宝贵的建议。”而当车组工作人员递上了一块印有“K8525/6次列车‘换装’啦!”的留言板时,赵李阳率先写上了自己的赠言,“再见啦!老伙计,让我们重新出发!”

再见了,长三角最后的图定非空调绿皮车 2月26日“换装”后重新出发

抵达芜湖站,旅客们在站台和列车工作人员拍照留念

“一路相伴,感谢有你,让我们江湖再见”“祝K8525次越来越好”“车马很慢,天空很蓝,有时候慢也是一种情怀”“新的车底,新的开始,故事不会停止”……旅客们纷纷写下自己的留言。列车抵达芜湖站,旅客们在站台和列车工作人员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不舍的时刻。

2月26日下午,当它正式“退役”后,新型空调车底即将投用,“换装”升级后的K8525“惠民小火车”将延续原有停靠站点,在提升旅客舒适度的同时,继续服务沿线居民。合肥车辆段乘务长余进步告诉记者,“退役”后的绿皮车底将停放在库内备用,定期检修,有望在春运等特殊时段再上“战场”。

记者手记:

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时代,“K8525次”像一位固执的诗人,用慢板吟诵着未被加速的生活。它的“退役”,是一次庄严的交接,新空调车将沿用原线路,保留着经停小站和惠民的属性。赵李阳和他的同事依然坚守在这趟车的岗位上,他说,“绿皮车告诉我,速度不是交通的唯一考量。”当最后一列图定非空调绿皮车驶入历史,长三角的铁路网上,关于温度的故事仍在书写。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殷志强 见习记者 尚雅婷 摄影报道

编辑 王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铁路迎返程高峰 检修工人假期守护“不打烊”
...复核。芜湖运用车间供图1月27日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长三角铁路迎来返程客流最高峰,当天预计发送旅客193万人次。自春运启动以来,铁路在图定列车的基础上又增开上百辆临时客运列
2023-01-27 14:56:00
“慢火车” 上慢时光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慢火车” 上慢时光长三角最后的 非空调绿皮车掠影列车开行前,列车供水员赵普健需要拎着两个“二水桶”到车站内打水,再回到车上灌满“大水桶”。小姑娘已进入梦乡。
2023-07-28 00:10:00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据长三角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27日(大年初六)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长三角铁路迎来返程客流最高峰,当天预计发送旅客193万人次,计划增开旅客列车2
2023-01-27 14:11:00
...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此次调图,长三角铁路部门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一部署,积极围绕“客运提质,货运增能”总体目标,紧扣客货运输市场新需求,统筹优化
2023-06-21 19:13:00
10月11日起,长三角铁路实施新列车运行图
...,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长三角铁路以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提升铁路客货运输服务品质和效率为目的,积极适应运输市场需求,充分
2023-10-10 15:26:00
...团有限公司获悉,10月4日是中秋国庆黄金周长假第六天,长三角铁路持续迎来出行大客流,当日预计发送旅客350万人次,铁路部门在启用高峰线运行图的基础上,加大对重点时段和热门方向
2023-10-04 11:33:00
长三角铁路6月9日预计发送旅客300万人次
...海局集团)获悉,昨日(6月8日)是端午小长假第一天,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355.7万人次。今日(6月9日),长三角铁路将继续保持客流高位,预计发送旅客300万人次。为确保旅客安
2024-06-09 10:35:00
371.1万!长三角铁路单日客流量再次刷新
...悉,昨天(5月1日)是铁路“五一”小长假运输第五天,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371.1万人次,再创单日客发量历史新高,同比2019年增长31
2023-05-02 11:01:00
长三角铁路7月1日起实行新列车运行图,至中西部多地时间明显压缩
客运品质再提升,货运能力再增强,长三角铁路7月1日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6月1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铁集团”)获悉,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
2025-06-17 18: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中小学生减负,一直是倍受社会关注的热点。减负,原本是要解决学生压力大的问题,然而,仍有一些孩子在校享受课后延时服务后
2025-11-16 05:30:00
11月14日,以“弘扬文明新风畅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山西省移风易俗优秀文艺节目集中展演在晋中市榆次区成功举行。太原市文明办推荐的3部文艺作品《清明新风》《铁算盘》《梨园话新风》凭借鲜明的主题与精湛的艺术表达
2025-11-16 07:22: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 通讯员王腾飞杨展望王莉11月份是传统的旅游淡季,机票、酒店价格回落,加之近期动车票价普遍下调
2025-11-15 08:4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昨日,福建省影视教育座谈会在厦门大学举行,省内外高校及影视行业的专家学者围绕推动影视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025-11-15 08:51:00
明知是“老赖”仍放贷50万 河北灵寿农商行被指违规向失信人放贷
据海报新闻发布,海报新闻记者接到报料,河北灵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寿农商行”)存在违规放贷问题。报料人称
2025-11-15 08:59:00
多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北京6G实验室十大进展发布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在14日举行的2025年6G发展大会北京6G产业发展分论坛上,北京6G实验室十大进展首次集中发布
2025-11-15 10:10:00
河北新闻网讯(崔信行)开着非法改装白色奔驰车在邢台街头招摇,被交警截停却拿不出有效证件。进一步查处过程中邢台交警意外发现
2025-11-15 10:18:00
邢台市广宗县第三小学举办校园戏曲节跳蚤市场活动
11月12日,广宗县第三小学第二届戏曲节开幕式现场,小演员表演戏曲选段。11月12日,在广宗县第三小学第二届戏曲节跳蚤市场
2025-11-15 10:24:00
临沂四中获评省级“书香校园”典型案例
鲁网11月15日讯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省级“书香校园”典型案例名单,临沂四中凭借鲜明的阅读特色和扎实成效成功入选,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再添一张亮丽名片
2025-11-15 11:22:00
秋叶心语,时光信箱——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举行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鲁网11月15日讯当秋意漫染校园,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舒展的梧桐叶,化作大自然最温柔的馈赠。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内心声音
2025-11-15 11:22:00
九旬老人办理补卡 农行禹城市支行暖心接送
鲁网11月15日讯(记者 吴美琳 通讯员 张枫杭 王河南)“真是太感谢了,专门跑一趟接我母亲来办业务,解决了我家的大麻烦
2025-11-15 11:23: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关于清退门诊预交金存量余额的通知
鲁网11月15日讯近日,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发布了关于清退门诊预交金存量余额的再次通知,具体内容如下所示。尊敬的各位患者及家属
2025-11-15 11:24:00
戏曲演绎红色经典 高校思政课堂焕发新活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常城 郭可慧 饶容彪 郭子畅)11月10日,武汉工程大学图灵报告厅内掌声响起,百余名师生
2025-11-15 12:03:00
芜湖一女子因家庭矛盾欲轻生 警民合力将其救下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凌晨,芜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火龙派出所接到群众紧急报警,称辖区某桥面有一名女子欲跳桥轻生,情况危急
2025-11-15 12:57:00
长图 | 中原特区“十二时辰”
大河网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间,是发展的尺度,也是奇迹的见证。在这片中原大地上,在河南的开放前沿——郑州航空港区
2025-11-15 1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