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山东作家周蓬桦作品入选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纯文学选入高考试题,让我感到欣慰” 刘宗智济南报道
今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卷中,有一篇名为《霜降夜》的文章,考题要求通过对文章的解读,来分析鉴赏文章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文章内蕴以及作者内心体验,总分为15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与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结缘多年的山东作家周蓬桦。周蓬桦是山东省著名的散文作家,曾获冰心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评委奖等荣誉,现为山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石化作协原副主席、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霜降夜》是《乌乡薄暮之书》其中的一章,记录的是一场与农户的夜话。在丰盛的饮食和亲切的交谈之下,作家认为“从这个夜晚起始,我正式走进乌乡人的生活,自此与之呼吸同一种空气”,“如果可能,我愿意做乌乡山野中的一株树或者一片霜冻的叶子”。在作家笔下,谋生的艰辛与生活的温暖,交织成宏观又具象的命题。乌乡霜降夜,酝酿着即将到来的寒冬,远行谋生的人即将出发,而泥泞的路还在眼前铺展。这篇文章没有激进而夸张的描述,只是平淡地展现着山野生活的某一个寻常时刻,却内含着丰富的变奏。本文在《中国作家》刊发以后也引来了很多关注,以高考语文阅读试题的形式广为人知,也让周蓬桦始料未及。
7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联系到周蓬桦,他连称意外和幸运。周蓬桦表示,“散文《霜降夜》能够选入今年全国高考试题,是自己没想到的事情。多年来,自己从事的是一种纯文学写作,与传统的写作保持谨慎的边界与距离,甚至有意识追求一种小众化的‘难度写作’。全国高考试卷居然选中了这样的散文类型,说明大众对文学的认知品位又前进了一大步,这让一个文学从业者由衷感到欣慰。”
周蓬桦试图通过《霜降夜》写自然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以及人与生灵的关系、人在时间里的美德操守等等。“我想,无论未来的写作如何发展变化,也要让眼睛紧紧盯住人物,盯住人在时代中的坚韧、美善与精神纹路。毫无疑问,乌乡是一个虚无的实境,而《霜降夜》寄托了我对生活最素朴的希望和情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