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法治网
图为民辅警调解矛盾纠纷。
图为民辅警开展普法宣传。
图为民辅警深入群众收集社情民意。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艳 见习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黄日深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公安局龙茗派出所持续加强党建引领派出所警务工作,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样本,以和谐村风家风推进乡村基层治理,村居的“小平安”支撑起全镇的“大平安”,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之路。今年7月,龙茗派出所荣获全市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荣誉称号。
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
党风正则民风端,导向明则民心聚。龙茗派出所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警务这一风向标,选派社区民警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开展以“每月党群义务奉献日”“党员责任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区”为主要载体的为民便民活动,收集社情民意、倾听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
龙茗派出所党员民警在为民服务活动中主动亮出警察身份、党员身份,通过佩戴党员徽章、设置党员示范岗、设立工作岗位牌等措施,充分发挥党员民警在服务群众、治安防范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乡镇、社区、村屯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和村民们纷纷响应,在派出所的指导下,扎实做好辖区治安防范工作,为平安村屯建设贡献力量,形成警营与地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共建新模式。
实现乡村和谐基层治理
龙茗派出所汲取古棣屯传承下来的“清廉家风”文化底蕴,以“忠诚为民,清正清廉”为“所风”,精心抓好清廉派出所建设工作。新入所的新警和调入所的民辅警要到壮寨家风家训展览馆进行廉政宣誓,并撰写廉政家书粘贴在墙上,以书明志,树立清廉“警风”已成为派出所延续的传统,建所以来一直保持“零违纪”的优良“警风”。
今年以来,龙茗派出所联合乡政府以创建“平安村屯”和“文明家庭”为抓手,对辖区邻里和谐、治安状况、环境整洁、家庭和谐等指标进行考评,并将奖惩情况纳入“平安村屯”的评比之中,以家为单位,以村为集体,有效激发村民的集体荣誉感,使家风促民风带村风。
作为治安状况考核项的“主考官”,社区民警每月统计矛盾纠纷、盗窃、涉毒等警情,并在村(社区)大会上通报,由该村网格长对涉及农户和村屯进行扣分。自推行“文明家庭”和“平安村屯”创建活动以来,先后有2个村(社区)被评选为“平安村屯”,辖区治安持续好转,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1%,治安警情数同比下降52%,有3个村(社区)6个自然屯实现刑事、治安警情零发案。
推进“十无”村屯创建
龙茗派出所以“十无”平安村(社区)创建为载体,在龙英社区古棣屯设立古棣壮寨警务室,警务室顺应基层社会治理新形势,整合群防群治力量,积极创新推行“民族团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把“民事议事”村民自治平台和“呗哝调解室”融入警务室工作职责,结合本地风土人情制定村规民约,引导壮寨推行“自治合约”议事机制,进一步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
壮寨警务室还先后组建了“壮寨义警”工作队和“文艺宣传”工作队,进一步夯实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壮寨义警”工作队开展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矫治帮教、安全防范等工作,“文艺宣传”工作队结合文艺下乡表演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工作。
近2年来,通过壮寨“自治合约”管理模式,先后排查安全隐患231处,化解“五类”小矛盾320件,开展普法宣传120余次,协助派出所管控重点人员23名,为群众上门办证168件,全年治安、刑事案件零发案。
矛盾纠纷实现多元联调
龙茗派出所主动转变工作理念,树立以“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结合“一村一警”农村警务机制和“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把走访作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常态,把排查了解到的矛盾纠纷信息全部建档归类,落实排查化解责任制。
龙茗派出所因地制宜成立“呗哝调解室”,聘请退休社区干部、退休法官、优秀退伍军人等为调解员,在实际调解工作中,“呗哝”调解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根据不同的矛盾原因和纠纷类别,采取“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庭所衔接”等举措,不断提高矛盾化解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形成了多方参与、合力解决矛盾纠纷的良好局面。
在多元联调基础上,龙茗派出所坚持实行村委班子调解、“呗哝调解室”调解、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三级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呗哝调解室”成立两年多以来,实现了“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矛盾就地化解”的工作目标,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及社会和谐稳定。
“小警务”服务好“大民生”
龙茗派出所始终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公安工作的风向标,深入优化“放管服”便民利民措施。利用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工作便利,了解辖区群众办事需求,对交通不方便、居住偏远地区的群众提供就地业务咨询和上门服务。
同时,强化“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最大限度将警力摆在一线,每个社区(村)民警每周深入村社不少于2次,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不升级”,认真倾听民声,了解并掌握村情民意。今年以来,收集社情民意1260余份。
为满足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办证需求,该所在户籍室设立身份证自助受理机,在“天等警方”微信公众号开通“网上预约办证”通道,为节假日返乡的务工人员、学生预约办理证件260人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1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