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下明珠”不能成为监管盲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13 11:56:00 来源:东南网

近期,有网民反映张家界市慈利县有溶洞被倾倒大量垃圾,引发广泛关注。拍摄的画面中,垃圾堆积如山,“有七八层楼那么高”,令人触目惊心。事发后,当地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存量垃圾进行清理,按照“一洞一策”开展系统治理,目前已累计清理出约51吨垃圾;同时,对相关单位4名责任人采取停职检查等措施,对涉嫌环境违法问题立案14起。(6月8日 广州日报)

张家界的溶洞,本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钟乳石晶莹剔透,地下暗河潺潺流淌,宛如仙境。然而,是什么让溶洞沦为垃圾场?究其根源,首先是部分企业和个人环保意识淡薄,将经济利益凌驾于生态保护之上。他们无视法律红线,为节省垃圾处理成本,偷偷将废弃物倾倒进溶洞,以为隐蔽之处就能逃避监管。其次,监管的缺位与失职难辞其咎。十年间,如此大规模的垃圾倾倒行为,竟未被及时发现制止,反映出日常巡查流于形式,监管机制形同虚设。或许有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存在监管盲区,让违法者有机可乘,最终酿成生态悲剧。

溶洞污染的危害,远超肉眼所见。溶洞是不可再生的地质景观,垃圾的长期侵蚀会破坏脆弱的溶洞生态系统,影响地下水水质,甚至威胁周边居民的用水安全。从宏观层面看,张家界以自然风光闻名于世,溶洞垃圾成堆让“绿水青山”这张金字招牌蒙尘。而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会影响整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打破自然平衡,带来难以预估的连锁反应。

追责只是第一步,如何避免类似悲剧重演,筑牢生态防线,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宣讲、媒体报道等方式,提升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源头上减少破坏生态的行为。另一方面,需织密监管网络,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智能监控等科技手段,消除监管盲区;建立严格的日常巡查制度,对重点区域、敏感地段加大巡查频次,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同时,还要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对肆意破坏生态者严惩不贷,形成强大的法律震慑力。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张家界溶洞垃圾事件,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只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久久为功的毅力,守护好每一寸绿水青山,才能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继续惊艳世界,让子孙后代依然能领略到溶洞的瑰丽与神奇,让生态之美成为永续发展的坚实根基。(古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3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彩新论】垃圾“入洞”又“下乡”,治理需靶向发力
...隐身”。乡村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本身就容易形成监管盲区,而基层执法力量薄弱、问责机制不严,更让此类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制止。更值得警惕的是,乡村环境承载力的脆弱性,让污染后果尤
2025-07-31 03:05:00
张家界慈利县通报天坑溶洞垃圾整治情况:已清理垃圾14吨
... 近日,有人发布视频称,湖南张家界市慈利县一处天然溶洞遭人为排污,溶洞内垃圾堆积,“有七八层楼那么高”,引发关注。6月4日晚,“慈利发布”微信号就张家界天坑溶洞垃圾整治情况发
2025-06-04 22:19:00
近期,湖南张家界慈利县溶洞垃圾问题引发关注。经核查,大田坑溶洞、杨家坡溶洞污染物主要为禁止焚烧垃圾后至城乡环卫一体化前(2010年至2016年期间)倾倒的生活垃圾。截至6月8日1
2025-06-09 01:48: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湖南张家界市慈利县溶洞被污染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6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慈利县通津铺镇坪山村一溶洞内垃圾不仅未清理,反而被黄土掩盖了。据网民爆料称,“这个地
2025-06-13 14:52:00
【多彩新论】垃圾填坑,岂非自我挖“坑”
...关。所谓不当言论,是指有博主因为持续关注张家界天坑溶洞囤积数以吨计垃圾问题,收到疑似慈利县龙潭河镇竹峪村党支部书记的一段威胁语音,宣称如果谁要是到村里来探洞来拍照的话,就去打
2025-06-10 00:43:00
管控全覆盖 文明城市创建无“盲区”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管控全覆盖 文明城市创建无“盲区”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徐元元志愿服务暖民心科普教育进校园 干净整洁的街道、秩序井然的商贸城、构思巧妙的公益景观小品…
2023-01-16 09:36:00
房屋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该咋办
...区等管理单位,应该在辖区设置建筑垃圾暂存点,在监管盲区、死角安装摄像头,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并将合规的清运单位、清运人员联系方式、收费标准进行公示,方便居民联系。
2023-06-17 08:58:00
...疗法, 则把传统灸法创新到极致, 成为“中医 皇冠上的明珠 ” , 续写这“一簇艾火,千年不灭,非遗新生 ” 的传奇。一脉相承, 山海同辉。 中华血脉, 山同根, 水同源。
2025-09-16 10:21:00
...关注充电车位被占现象”(二)投诉无“结果”监管存“盲区”本报记者 王宁 马明明 孙晓亮4月18日,本报刊发《燃油车“鸠占鹊巢”电动汽车遭遇充电难题》一文,迅速引发社会关注。记
2023-04-20 07:4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27日,以“链接全球资源赋能山西发展”为主题的2025境外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和商协会山西行活动在湖滨国际大酒店举行
2025-11-28 08:08:00
11月27日,从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该局集中发布3项规划领域新政策,聚焦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自持类商业用地管理及存量工业用地近期利用
2025-11-28 08:08: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26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08条,其中,南昌市西湖区司法局、安福县农业农村局
2025-11-28 06:4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文琴)11月26日,记者从江西省血液中心获悉,江西省面向无偿献血者推出的“三免”交通电子卡南昌通道已正式开启
2025-11-28 06:49:00
江西援疆力量为阿克陶少年儿童注入成长动能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黄玉龙)“小朋友们,生气的时候可以试试深呼吸哦!”在新疆阿克陶县玉麦镇中心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江西柔性援疆干部李莎正带着孩子们做情绪调节小游戏
2025-11-28 06:4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罗玉珍)通天寨景区以其丹霞地貌造就石怪洞幽奇景,八卦脑景区将高山草甸铺展成云端仙境,赣江源景区的古树林海孕育出一个“天然氧吧”……石城县拥有多元且鲜活的旅游资源
2025-11-28 06:49:00
《村庄里的中国》:对传统村落抱以最深的文化敬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大型人文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该片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
2025-11-28 06:56:00
本报讯(首席记者马相)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11月27日,西安市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阶段性减征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通知》
2025-11-28 07:11:00
11月27日,“发现最美铁路·西延时光印记”网络宣传活动,“发现团”走进洛川、富县,触摸历史转折的脉动,探访高铁助力洛川苹果“甜遍中国”
2025-11-28 07:11:00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11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晒出了“十四五”时期河北生态环境成绩单
2025-11-28 07:30:00
水城相依风光美
11月9日,无人机拍摄的正定新区中心湖公园。正定县积极推进园林绿化工作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为加快建设现代化
2025-11-28 07:33: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身边的“十四五”(九):扩容下沉,名医来到家门口
整理/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 制图/褚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羊四村,村民都把村卫生室当成“小医院”;故城县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2025-11-28 07:34:00
11月17日9时许,宁晋县光复村一座普通的宅院内,95岁的张惠格老人坐在堂屋正中的八仙桌旁,端起一杯刚冲好的奶粉轻轻吹了吹
2025-11-28 07:35:00
“以前来到办事大厅,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服务台问询。这里有好几个窗口,不知道在哪个窗口办理相应业务。”近日,在万柏林区社保服务大厅
2025-11-28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