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下明珠”不能成为监管盲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13 11:56:00 来源:东南网

近期,有网民反映张家界市慈利县有溶洞被倾倒大量垃圾,引发广泛关注。拍摄的画面中,垃圾堆积如山,“有七八层楼那么高”,令人触目惊心。事发后,当地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存量垃圾进行清理,按照“一洞一策”开展系统治理,目前已累计清理出约51吨垃圾;同时,对相关单位4名责任人采取停职检查等措施,对涉嫌环境违法问题立案14起。(6月8日 广州日报)

张家界的溶洞,本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钟乳石晶莹剔透,地下暗河潺潺流淌,宛如仙境。然而,是什么让溶洞沦为垃圾场?究其根源,首先是部分企业和个人环保意识淡薄,将经济利益凌驾于生态保护之上。他们无视法律红线,为节省垃圾处理成本,偷偷将废弃物倾倒进溶洞,以为隐蔽之处就能逃避监管。其次,监管的缺位与失职难辞其咎。十年间,如此大规模的垃圾倾倒行为,竟未被及时发现制止,反映出日常巡查流于形式,监管机制形同虚设。或许有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存在监管盲区,让违法者有机可乘,最终酿成生态悲剧。

溶洞污染的危害,远超肉眼所见。溶洞是不可再生的地质景观,垃圾的长期侵蚀会破坏脆弱的溶洞生态系统,影响地下水水质,甚至威胁周边居民的用水安全。从宏观层面看,张家界以自然风光闻名于世,溶洞垃圾成堆让“绿水青山”这张金字招牌蒙尘。而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会影响整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打破自然平衡,带来难以预估的连锁反应。

追责只是第一步,如何避免类似悲剧重演,筑牢生态防线,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宣讲、媒体报道等方式,提升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源头上减少破坏生态的行为。另一方面,需织密监管网络,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智能监控等科技手段,消除监管盲区;建立严格的日常巡查制度,对重点区域、敏感地段加大巡查频次,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同时,还要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对肆意破坏生态者严惩不贷,形成强大的法律震慑力。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张家界溶洞垃圾事件,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只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久久为功的毅力,守护好每一寸绿水青山,才能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继续惊艳世界,让子孙后代依然能领略到溶洞的瑰丽与神奇,让生态之美成为永续发展的坚实根基。(古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3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彩新论】垃圾“入洞”又“下乡”,治理需靶向发力
...隐身”。乡村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本身就容易形成监管盲区,而基层执法力量薄弱、问责机制不严,更让此类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制止。更值得警惕的是,乡村环境承载力的脆弱性,让污染后果尤
2025-07-31 03:05:00
张家界慈利县通报天坑溶洞垃圾整治情况:已清理垃圾14吨
... 近日,有人发布视频称,湖南张家界市慈利县一处天然溶洞遭人为排污,溶洞内垃圾堆积,“有七八层楼那么高”,引发关注。6月4日晚,“慈利发布”微信号就张家界天坑溶洞垃圾整治情况发
2025-06-04 22:19:00
近期,湖南张家界慈利县溶洞垃圾问题引发关注。经核查,大田坑溶洞、杨家坡溶洞污染物主要为禁止焚烧垃圾后至城乡环卫一体化前(2010年至2016年期间)倾倒的生活垃圾。截至6月8日1
2025-06-09 01:48: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湖南张家界市慈利县溶洞被污染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6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慈利县通津铺镇坪山村一溶洞内垃圾不仅未清理,反而被黄土掩盖了。据网民爆料称,“这个地
2025-06-13 14:52:00
【多彩新论】垃圾填坑,岂非自我挖“坑”
...关。所谓不当言论,是指有博主因为持续关注张家界天坑溶洞囤积数以吨计垃圾问题,收到疑似慈利县龙潭河镇竹峪村党支部书记的一段威胁语音,宣称如果谁要是到村里来探洞来拍照的话,就去打
2025-06-10 00:43:00
管控全覆盖 文明城市创建无“盲区”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管控全覆盖 文明城市创建无“盲区”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徐元元志愿服务暖民心科普教育进校园 干净整洁的街道、秩序井然的商贸城、构思巧妙的公益景观小品…
2023-01-16 09:36:00
房屋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该咋办
...区等管理单位,应该在辖区设置建筑垃圾暂存点,在监管盲区、死角安装摄像头,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并将合规的清运单位、清运人员联系方式、收费标准进行公示,方便居民联系。
2023-06-17 08:58:00
...疗法, 则把传统灸法创新到极致, 成为“中医 皇冠上的明珠 ” , 续写这“一簇艾火,千年不灭,非遗新生 ” 的传奇。一脉相承, 山海同辉。 中华血脉, 山同根, 水同源。
2025-09-16 10:21:00
...关注充电车位被占现象”(二)投诉无“结果”监管存“盲区”本报记者 王宁 马明明 孙晓亮4月18日,本报刊发《燃油车“鸠占鹊巢”电动汽车遭遇充电难题》一文,迅速引发社会关注。记
2023-04-20 07:4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