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下明珠”不能成为监管盲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13 11:56:00 来源:东南网

近期,有网民反映张家界市慈利县有溶洞被倾倒大量垃圾,引发广泛关注。拍摄的画面中,垃圾堆积如山,“有七八层楼那么高”,令人触目惊心。事发后,当地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存量垃圾进行清理,按照“一洞一策”开展系统治理,目前已累计清理出约51吨垃圾;同时,对相关单位4名责任人采取停职检查等措施,对涉嫌环境违法问题立案14起。(6月8日 广州日报)

张家界的溶洞,本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钟乳石晶莹剔透,地下暗河潺潺流淌,宛如仙境。然而,是什么让溶洞沦为垃圾场?究其根源,首先是部分企业和个人环保意识淡薄,将经济利益凌驾于生态保护之上。他们无视法律红线,为节省垃圾处理成本,偷偷将废弃物倾倒进溶洞,以为隐蔽之处就能逃避监管。其次,监管的缺位与失职难辞其咎。十年间,如此大规模的垃圾倾倒行为,竟未被及时发现制止,反映出日常巡查流于形式,监管机制形同虚设。或许有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存在监管盲区,让违法者有机可乘,最终酿成生态悲剧。

溶洞污染的危害,远超肉眼所见。溶洞是不可再生的地质景观,垃圾的长期侵蚀会破坏脆弱的溶洞生态系统,影响地下水水质,甚至威胁周边居民的用水安全。从宏观层面看,张家界以自然风光闻名于世,溶洞垃圾成堆让“绿水青山”这张金字招牌蒙尘。而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会影响整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打破自然平衡,带来难以预估的连锁反应。

追责只是第一步,如何避免类似悲剧重演,筑牢生态防线,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宣讲、媒体报道等方式,提升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源头上减少破坏生态的行为。另一方面,需织密监管网络,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智能监控等科技手段,消除监管盲区;建立严格的日常巡查制度,对重点区域、敏感地段加大巡查频次,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同时,还要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对肆意破坏生态者严惩不贷,形成强大的法律震慑力。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张家界溶洞垃圾事件,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只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久久为功的毅力,守护好每一寸绿水青山,才能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继续惊艳世界,让子孙后代依然能领略到溶洞的瑰丽与神奇,让生态之美成为永续发展的坚实根基。(古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3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彩新论】垃圾“入洞”又“下乡”,治理需靶向发力
...隐身”。乡村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本身就容易形成监管盲区,而基层执法力量薄弱、问责机制不严,更让此类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制止。更值得警惕的是,乡村环境承载力的脆弱性,让污染后果尤
2025-07-31 03:05:00
张家界慈利县通报天坑溶洞垃圾整治情况:已清理垃圾14吨
... 近日,有人发布视频称,湖南张家界市慈利县一处天然溶洞遭人为排污,溶洞内垃圾堆积,“有七八层楼那么高”,引发关注。6月4日晚,“慈利发布”微信号就张家界天坑溶洞垃圾整治情况发
2025-06-04 22:19:00
近期,湖南张家界慈利县溶洞垃圾问题引发关注。经核查,大田坑溶洞、杨家坡溶洞污染物主要为禁止焚烧垃圾后至城乡环卫一体化前(2010年至2016年期间)倾倒的生活垃圾。截至6月8日1
2025-06-09 01:48: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湖南张家界市慈利县溶洞被污染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6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慈利县通津铺镇坪山村一溶洞内垃圾不仅未清理,反而被黄土掩盖了。据网民爆料称,“这个地
2025-06-13 14:52:00
【多彩新论】垃圾填坑,岂非自我挖“坑”
...关。所谓不当言论,是指有博主因为持续关注张家界天坑溶洞囤积数以吨计垃圾问题,收到疑似慈利县龙潭河镇竹峪村党支部书记的一段威胁语音,宣称如果谁要是到村里来探洞来拍照的话,就去打
2025-06-10 00:43:00
管控全覆盖 文明城市创建无“盲区”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管控全覆盖 文明城市创建无“盲区”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徐元元志愿服务暖民心科普教育进校园 干净整洁的街道、秩序井然的商贸城、构思巧妙的公益景观小品…
2023-01-16 09:36:00
房屋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该咋办
...区等管理单位,应该在辖区设置建筑垃圾暂存点,在监管盲区、死角安装摄像头,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并将合规的清运单位、清运人员联系方式、收费标准进行公示,方便居民联系。
2023-06-17 08:58:00
...关注充电车位被占现象”(二)投诉无“结果”监管存“盲区”本报记者 王宁 马明明 孙晓亮4月18日,本报刊发《燃油车“鸠占鹊巢”电动汽车遭遇充电难题》一文,迅速引发社会关注。记
2023-04-20 07:49:00
环境不尽人意 监管仍存盲区
...:鹰潭日报部分“四小行业”:环境不尽人意 监管仍存盲区部分小宾馆外杂物乱堆,环境较为脏乱(整改后)鹰潭市第十三小学项目部附近垃圾已清理 记者调查部分小旅馆:卫生意识有差距信
2024-01-13 11:0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童声响彻红色圣地|遵义2000余名“小小红色宣讲员”点亮信仰传承路
刚刚过去的暑假,遵义会议纪念馆内总是出现“小小红色宣讲员”的身影,面对各地游客,他们从容讲解,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连接着历史与未来
2025-09-04 21:57:00
大皖新闻讯 9月4日,黟县徽黄旅游集团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9月1日起,对全国在编在岗公安民警实行免收景区门票政策,该政策暂定执行到2027年12月31日
2025-09-04 22:02:00
“吉字号”亮相四川农博会 擦亮“吉字号”农产品金字招牌
9月4日,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在成都开幕。作为本次展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以“参载吉瑞 蜀聚人和”为主题的“吉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四川宣传推介活动同期举行
2025-09-04 22:03:00
从坑洼到坦途,公益诉讼检察助力“修路”记
“白岩山村的这段路,以前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回家经过时总要特别小心。今年路修好了,回家安全又方便了,真得感谢你们检察院!”近日
2025-09-04 22:29:00
中国网9月4日讯 据“武陵源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针对9月1日网传“武陵源区天坑有垃圾”相关视频,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
2025-09-04 22:33:00
西延高铁全线接触网实现贯通后续进入全线送电联调联试
9月4日,在西延高铁宜君站至黄陵站区间,随着恒张力放线车完成最后一个锚段接触网导线架设任务,西延高铁全线接触网实现贯通
2025-09-04 22:46:00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决赛在西安高新区启动
9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决赛启动仪式在西安高新区举行。本届大赛以“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为主题,旨在搭建多元对接平台
2025-09-04 22:46:00
秋意渐浓,平安常暖。在滋水大地的街巷校园、企业站点间,一道道守护的身影始终在线——蓝田公安以“防”为要、靠前一步,将安全防线织密在风险萌发之前
2025-09-04 22:46:00
法治护航开学季 雁塔区多部门点亮“开学第一课”
九月,秋意渐起,学子们如期重返校园。为切实强化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法律素养及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
2025-09-04 22:47:00
多发电,少用水——这对于一个以水力为动能的发电站来说,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如果能够做到,就能让水电站下游的水量和水文模式更加自然
2025-09-04 22:59:00
泰安交警城西大队持续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专项整治行动
通讯员 彭成为持续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9月开学季伊始,泰安交警城西大队集中警力多点发力,聚焦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突出交通违法行为
2025-09-04 18:01:00
青岛市南:流动课堂让普法“走新”更“入心”
鲁网9月4日讯“要是对业委会做的决策不认可,咱业主能通过啥途径维权?”“小区电梯广告的收益,业委会该咋管才合规?”近日
2025-09-04 18:08:00
表扬榜样先锋 共筑光明未来——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暑期护眼健康行动圆满落幕
鲁网9月4日讯为引导学生科学用眼、远离电子产品过度依赖,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于暑假期间开展“拒绝电子产品·护眼健康行动”专项活动
2025-09-04 18:08:00
电暖苗乡 绿满山寨
初秋黔岭,山寨隐于云雾,独栋多层楼房错落有致。近日,在晴隆县兰蛇坡苗寨,南方电网晴隆供电局工作人员正为村民安装智能电表
2025-09-04 18:08:00
烟台市蓬莱区【万名医护进乡村】胡瑞娟:医者仁心驻乡村 步履不停护健康
鲁网9月4日讯(记者 王裕成 见习记者 范豪豪 通讯员 宫亚楠)烟台市蓬莱区卫生健康局积极响应2025年度山东省“万名医护进乡村”行动号召
2025-09-04 1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