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受父亲影响走上学术道路,山大杜泽逊教授讲述“学术生活”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13 22:1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典籍如果不能被人阅读利用,那么,其中记录的先人的活动、智慧、思想、情感、审美活动等内容就不为人知,那么优秀传统文化也就难以被继承下来,更说不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了。”10月11日晚,山东大学“学术人生大家谈”学术活动首期在中心校区明德楼举行,主讲嘉宾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杜泽逊。杜泽逊教授以《学术与生活》为题,分享了自己的学术人生。

受父亲影响走上学术道路,山大杜泽逊教授讲述“学术生活”

从小受到父亲熏陶

杜泽逊1981年考入山大文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便在文献学领域的重要刊物《文献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师从王绍曾先生,参与国家项目《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参加季羡林先生主编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国务院古籍整理重大工程),后来开始独自承担教育部古委会重点项目《四库存目标注》,随后又承担一项又一项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整理与编纂任务。

受父亲影响走上学术道路,山大杜泽逊教授讲述“学术生活”

那么,杜泽逊教授是怎样走上学术道路的?

对此,杜泽逊教授解释说,最初主要是受家庭熏陶,“我对文学和国学的兴趣受到了父亲的深刻影响。”

杜泽逊教授的父亲初中毕业于滕县一中,当时是四个班的第一名。后来考到滕县师范。但距离毕业还有半年时间,师范解散,回农村当了农业技术员,以后又当了民办教师,从小学一年级一直教到高中毕业班,主要教语文,也教数学、农业。在杜泽逊教授的记忆中,父亲整天看书,“在东厢房里,躺在床上,用手端着书,让书对着小小的窗户,也不用灯光了。”

对于父亲当时看的书,杜泽逊教授如数家珍。“有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故事新编》《呐喊》《彷徨》《花边文学》等。《红楼梦》不知看了多少遍。”

除了看书,每年春节,杜泽逊教授的父亲还“承包”了全村的春联。

“每家每户,几个房间,几扇门,单扇门还是双扇门,父亲都一清二楚。他把人家送来的红纸裁成合适的尺寸,一点儿都不会浪费。他写的时候我经常给他扯着,写完端过去晾着……”

1978年招公办老师,杜泽逊教授的父亲考上公办老师,教高中语文。“父亲一辈子没机会做学问,但是我对文学和国学的兴趣受到了他的深刻影响。”他说。

受父亲影响走上学术道路,山大杜泽逊教授讲述“学术生活”

师长引领,想当大学老师

在父亲的熏陶下对文学和国学有了兴趣,考入山大后,杜泽逊教授又在老师的引领、学校环境的熏陶,与学术刊物的启发下,一步一步走近学术,走进项目,开始了“学术生活”。

杜泽逊教授1981年考入山东大学文学院(当时称“中文系”)。进了大学之后,他有了新的发现——大学老师课不多,古代文学老师一个星期来两次,一次上两课时。他从父亲身上了解达到“中学老师整天坐班,每天改作业、加班,要搞到很晚”,但大学老师不上课的时候去干什么了呢?这引起了他的好奇。

“后来了解到,大学老师主要精力用于科学研究,而研究室主要在自己家里。”他说,老师们的房子小,但一般有个小小的书房,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书,非常诱人。从那时起,杜泽逊教授对当大学老师有了很大的期盼,“期望将来能当大学老师。”

当时的山东大学大家云集,阅览室图书资源丰富,年轻的杜泽逊开始在书海中遨游,在上课之余,他经常去阅览室看书。

“我在阅览室里看到各地的学术刊物、大学学报,发表的都是大学老师的论文,其中也有山东大学老师的论文,有的就是教我的老师。”杜泽逊教授说,山大的《文史哲》是名刊,影响很大。“我还看到山大教授出版的著作,有一些是名著,例如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高亨《诗经今注》《诸子新笺》《老子正诂》《周易古经今注》,萧涤非《杜甫研究》,历史系黄云眉《明史考证》,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等等,名气都非常大。”

“学而不思则罔”,年轻的杜泽逊是带着问题读书的。他说,我翻开这些书,看看里头写了些什么,怎样写的,要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写出来。“就是你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写出名著来。”博览群书并认真思考后,他得出一个结论:要写出名著,一是要有渊博的知识,二要有独到的见解。这两条是关键。“没有渊博的知识,就没有独到的见解。”

这些经验娓娓道来,直抵青年学子需求。

有趣的是,当晚的讲座直到结束,现场才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过程中,虽然大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但无一人鼓掌。不过,无人鼓掌并非讲座不够精彩,而是大家都在飞速记录,根本腾不出手来。

受父亲影响走上学术道路,山大杜泽逊教授讲述“学术生活”

典籍整理要有人做,要有人继承

“我们国家的文化必须得有人做。古籍整理工作现在的队伍很小,但它需要人来干,需要有人继承。”杜泽逊教授工作后师从王绍曾先生,参与了国家项目《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参加季羡林先生主编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后来开始独自承担教育部古委会重点项目《四库存目标注》等,在讲述自己的“项目生活”时,他披露了承接这些重大项目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思考。

他说,国家的文化战略是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在汗牛充栋的历代典籍里,在地上文化遗存、地下文化遗存,以及口耳相传的传说和人民的传统生活里。而其中最系统、最丰富的当然是历代典籍。典籍如果没有人整理,就会沉睡在图书馆、博物馆,很难被人阅读利用。

“既然不能阅读利用,那么其中记录的先人的活动、智慧、思想、情感、审美活动等内容就不为人知,优秀传统文化也就难以被继承下来,更说不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了。”1985年本科毕业后,杜泽逊教授考入了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生班。这个班的目标十分清楚,就是培养古籍整理研究人才。“这决定了我在那以后一直在搞古籍整理研究。”他说。

对于当年的开课老师,杜泽逊记忆犹新。“有王绍曾先生的目录学,王培元先生的校勘学,张长华先生的版本学,董治安先生的两汉经学与文学,霍旭东先生的《毛诗正义》导读,刘晓东先生的训诂学、音韵学,王绍曾先生还有古籍整理校勘专题……”他补充说,还有专题讲座,像颜学孔先生的《楚辞》,周立升先生的《周易》,张知寒先生的《资治通鉴》,蒋维崧先生的书法,吴福熙先生的诗词格律,刘敦愿先生的美术考古等等。这些课程和专题报告,都给了他很深的启发。

而此后王绍曾先生在他作业上批注四个“圈”,成为引领他进入古籍研究领域至关重要的契机。

“霍旭东先生讲《毛诗正义》,让我们用竖格稿纸繁体字每人抄写一篇,我记得抄写了一篇《大雅》里的《緜》或《大明》,很长。王绍曾先生有一天忽然把这个课堂笔记收去,过了几天发下来。有同学说,王先生在笔记本封面画了上下连环圈,四个圈为优,三个圈是良。我赶紧看了看自己的本子,四个圈。当时班里10个同学,只有两个同学是四个圈。”因为这四个圈,杜泽逊教授留校成为了王绍曾先生的助手。

受父亲影响走上学术道路,山大杜泽逊教授讲述“学术生活”

娓娓道来的故事,里面都藏着道理

杜泽逊教授还讲述了他在王绍曾先生身边做助手的趣事。比如王先生是南方人,说话很多人听不懂,每次家里来了客人,都会让他去做“翻译”。再比如,1986年研究生班去洛阳、西安考察学习,因为他提前做了功课,后来又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对“终南太一”,《史记》集解、《汉书》颜师古注、《通鉴》胡三省注、《文选》李善注存在不确,便写了一篇考辩文章,经霍旭东、徐传武先生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后来发表在文献学领域的重要刊物——《文献》杂志上。

他还通过自己的毕业论文与后来参加项目的对比故事,引导青年学子“个人需求应当服从于国家战略”。

杜泽逊教授表示,1988年冬,他们研究生班同学在毕业后一年多进行了硕士论文答辩。他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四库全书总目辨伪学发微》。

为了写这篇论文,杜泽逊在1987年至1988年间花了十个月时间把《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全部仔细读完,并作了十个专题的卡片,准备写本书。但是,他的硕士论文只写了其中一个专题“辨伪”,另外九个专题的卡片一直捆着,至今没有打开。

至于为什么其余九个专题的卡片至今没有打开,是因为他是一毕业就跟着王绍曾先生干国家项目《清史稿艺文志拾遗》,整理国学大师张元济先生遗稿《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再后来参加季羡林先生主编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独自承担教育部古委会重点项目《四库存目标注》,主持国家清史主体工程重大项目《清人著述总目》《清史·典籍志》,主持山东大学儒学院重大项目《十三经注疏汇校》等。

他说,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国家项目上,“国家项目就是国家急需,从事国家项目就是服务国家文化战略。”

“我的生活可以说是学术生活,也可以说是项目生活。”杜泽逊教授表示,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几乎没有脱离过集体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国家和山东省的重大项目,所以我的生活主要是学术研究与教学。”

“这样的生活不见得适合很多人,但对我来说是相对适合的。”他说,“我没有想过更好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也没有时间去想那些没用的问题。一有时间我就考虑赶紧干项目,完成科研任务。”

他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团队,“我的团队是以学生为主的团队,队伍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友谊,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最大的希望在这里。”

据介绍,为深入推进“学术兴校”“文化引领”战略,激发学术兴趣,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整合多方资源,精心筹备和打造“学术人生大家谈”学术品牌活动,以学生和青年教师为主体面向全校师生,通过主讲人讲述,使学校师生近距离感受名家风采,坚定学术理想,激发创新潜能。

受父亲影响走上学术道路,山大杜泽逊教授讲述“学术生活”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有的同学甚至席地而坐。摄影 王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明义:博学笃行 才望兼隆
...是贵州大学教授、贵州科学院研究员张明义。他既是学生学术上的导师,也是他们心灵上的领航灯。他用自己的一生,为家乡发展不计报酬、鞠躬尽瘁。他用知识灌溉“幼苗”,用资源拓宽领域,他
2024-08-07 20:24:00
在985高校旁听了12年,这位脑瘫青年博士快要“毕业”了
...。近日,他迎来了博士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导师对他的学术水平予以肯定,但可惜的是,谢炎廷没有学籍,目前还不符合授予博士学位的条件 。 谢炎廷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认真
2023-03-04 08:36:00
...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雕塑是人类精神与情感外溢的物化形式”,传承着文化,印证着历史,
2024-05-12 06:54:00
...依据,一旦获奖,似乎学者就变得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学术评奖可以激发学者的学术荣誉感,但不必过于看重评奖,要让学术评奖坚持学术性、荣誉性。诺贝尔科技类奖项奖励的是具体学术研究成
2023-10-04 00:31: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张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 重在截病防变
...期辨证、防治“二、五、八”方案,“六对论治”等创新学术思想对张宁影响甚大。不仅如此,张宁也从吕老身上深刻领悟到“中医不仅仅是治病,更要治人”的精要。除了在医学和临床上的指导,
2024-06-25 16:41:00
这位历史学家,打破多少西方人的东方偏见
...时候会用一种间接的方式调侃甚至批评他。” 如果说在学术生涯早期,柯文受费正清影响更大,那么当他后来开始从事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时,史华慈这种思维方式对他的影响比费正清要大得
2025-09-24 06:19:00
...署名论文和专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论文和专利署名不当的学术不端行为。经研究决定,给予刘某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按相关程序撤销刘某乔获得的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和奖
2025-05-10 17:02:00
首届中国肥胖症学术年会在郑举行
...——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联合承办的首届中国肥胖症学术年会在在郑州举行,共同分享来自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肥胖症研究分会在肥胖症领域的研究进展及诊疗方案。肥胖问题是我国公众健康面临
2024-07-07 19:50:00
破译一封特别的家书
...第二年。除了在开普敦大学的专业学习之外,日常生活、学术调研使我有更多机会参加南非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社会工作和文化交流令我逐渐意识到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肩负的使命。这一年来
2023-12-21 03:2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拉开帷幕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火热开赛。此次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毽球分会执行
2025-10-02 13:54: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参与“威海市中小学生科技节”
近日,由威海市教育局、威海市科协共同主办的“威海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携多款自主研发产品精彩亮相
2025-10-02 13:5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夏露露)“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我家大门常打开
2025-10-02 14:04:00
为月亮穿新衣,为祖国绘长卷 双节活动童趣与情怀满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夏梦迪)在双节同庆之际,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教工幼儿园精心策划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025-10-01 09:51:00
“政策+案例+实战”闭环教学 湖北建院为城市更新精准赋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刘君怡、李夏、周鼎)近日,孝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2025-10-01 09:51:00
全国推介!湖北建院探索“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罗庆丰、于婷)近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党支部探索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模式
2025-10-01 09:51:00
“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大学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
大河网讯 近日,“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团市委及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场以促进民族团结、深化青年友谊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
2025-10-01 12:45:00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助力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
大河网讯 9月22日,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在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来自省内外的百余名专家领导齐聚一堂
2025-10-01 12:45:00
建设新型高端智库 许昌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发展研究院工作纪实
大河网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高校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构成部分,日益成为服务地方发展
2025-10-01 12:45:00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
大河网讯 从队列式到军体拳、匕首操、实战演习......历经近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9月25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交入学第一份“答卷”
2025-10-01 12:45:00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1 12:45:00
童韵传承,航空路小学师生共筑强国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罗薇)9月30日上午,江汉区航空路小学全体学生用自己最美的声音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2025-10-01 14:33:00
化身“月球漫游家”,开启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钟徐婉萍、李龙凤)当国庆的红旗遇上中秋的明月,当古老的嫦娥传说牵手现代航天梦想
2025-10-01 14:34:00
萌娃 “趣” 迎双节!亲子携手绘团圆、颂祖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近日,江汉区小精灵幼儿园以“国庆中秋寻雅趣 亲子携手共创美”为核心,组织全园师生与家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1 14:34:00
山东协和学院入选驻济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能力提升项目
近日,山东省红十字会发布《关于驻济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能力提升项目拟入选对象公示》,学校大学生急救协会申报的“救”在身边·校园守护—山东协和学院红十字应急救护能力提升项目成功入选
2025-10-01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