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重庆首个“国家卓越工程师”炼成记
——李先广从设计员到工业母机专家,再转型为智能制造技术带头人
本报记者 佘振芳
李先广(右二)在复合机器人应用调试现场。(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李先广,1966年出生,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重庆市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
他带领团队研制的高精高效数控制齿机床,填补国内空白,为高性能齿轮自主制造提供了保障。如今,他再次进军智能制造行业又一次成为技术带头人。
最近,一份“国家卓越工程师”表彰名单,引起广泛关注。
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在我国尚属首次,今年57岁的李先广,成为重庆唯一入选对象。
什么样的工程师,才称得上是“国家卓越工程师”?12月13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简称机电智造),与李先广展开对话。
老师一句“科学的春天来了”
他决心进厂从设计员干起
南岸区机电一支路两侧遍布制造业企业,机电智造所在的小楼并不起眼。
谈及这份沉甸甸的国家级荣誉,身材瘦削,头发已有星星白斑的李先广笑称:“可能是运气。”随后补充道,“当然,这些年我还是在专业领域做了一些事。”
为何选择成为工程师?原因要从1978年说起。
那年,李先广刚上初一。“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这些引领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在李先广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老师告诉我们,科学的春天来了。”一句话,让他立志投身工科。
1983年,李先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重庆大学,“当时感觉重庆大学的工科比较强。”选专业时,招生简章首页“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中的“自动化”字样,深深吸引了他。毕业后,李先广觉得在生产线上才能发挥自己所学,因此选择进入重庆机床厂。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现代工业心脏,而齿轮,则是工业的命脉。当时的重庆机床厂,是全国机床“18罗汉”之一,被誉为中国齿轮加工机床的摇篮。中国第一台滚齿机、剃齿机、插齿机以及蜗轮母机都诞生于此。
李先广从设计员干起,陆续参与了滚齿机产品的零件图设计、部组设计等,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竞争合资车企的大单
他要“给‘重庆造’争一口气”
1996年下半年,一家中法合资车企在湖北武汉建厂,其变速器齿轮加工设备及整套技术面向全球招标。
重庆机床厂决定放手一搏,投标技术方案的制定任务,落到了技术骨干李先广头上。
“从武汉买回标书仔细阅读后,大家都蒙了。对方要求机床设备能准确自动识别工件,对加工效率和精度水平也有很高要求,还要在一个月内完成方案。”李先广回忆,当时,国内在这些方面还是空白。
“为了赢下这个大单,更为了给‘重庆造’争一口气,我们必须上。”李先广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大家围在一起讨论,在工程图板上用尺子和铅笔一笔一笔画出结构图和关键布局图,无数次推倒重来。夜以继日的一个月后,团队拿出了一套成熟的方案,一举中标。
如何把方案变成装备,是更难的。
“难点在于数控、传感和自动化技术,只有不断试错、改进和完善。”李先广说,别小看一个齿轮,评价指标往往有七八个,只要一项达不到就前功尽弃。
为解决一个小问题,常需要拆掉整个装备,重新装配。那段时间,通宵加班成为李先广的常态,经过几个月连轴转,团队研制的产品最终达到了合同要求。
这款数控自动滚齿机及加工系统,填补了国内研发产品的空白,经过不断优化改进,很快成为这一领域的主流装备。
50岁转战智能制造新领域
率团队研发复合焊接机器人
从2007年到2013年,李先广带领团队研发出高效精密数控磨齿机等一系列高档制齿机床,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为企业带来了30多亿元的营收,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与产业趋势和时代浪潮共舞,是工程师永不结题的课题。
2018年,50岁的李先广来到机电智造任总工程师,一头扎进智能制造的新领域中。
通过调研,李先广发现,公司接到的数字化车间订单中,不少项目需要焊接机器人,之前都是外包出去的。“焊接这个领域,存在大量机器换人的机会,未来一定很有前景,为什么不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李先广组建团队,开始自主研发。
“他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无论哪个团队,只要遇到机械方面的问题,大家总会想到去找他。”公司智能化部硬件设计二室主任吴樟洪说,不管李先广多忙,都会挤出时间帮助团队答疑解惑,有时涉及他自己了解不深的领域,就会利用业内资源寻找外援。
很快,团队成功研发出复合焊接机器人,并通过不断改进,实现了从固定工位到一定区域内游走的突破。随着该机器人竞争力的提高,企业接到了不少订单。在今年智博会上,这款复合机器人一经亮相,便受到不少中小企业的青睐。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再次回到如何成为“国家卓越工程师”这一问题,李先广用这句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话作答。
对立志成为优秀工程师的年轻人,李先广建议:“科研道路十分艰辛,想走好这条崎岖的山路,就要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积极投身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服务社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9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