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可改变工位做不同工作
重庆机电复合型机器人“分饰多角”
10月24日,工作人员在操控“络钉”复合型机器人系统。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不仅能像标准机械人那样,在自己工位上完成生产操作,还能移动到其他工位,转变“角色”,从事不同的工作。这就是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的“络钉”机器人。
10月24日,记者在上述公司见到了“络钉”机器人,它基座是一个白色的“铁盒子”,而机械手就安装在这个盒子的上面。
研发“络钉”机器人的工程师吴樟洪说,一般的工业机器人都是固定的,或者安放在直线的导轨上,在多个工作台之间运动通过导轨实现,但导轨有局限性,没办法让机器人实现左右运动和旋转。
“有一些客户向我们提出,能不能让一个机器人同时给几个隔得比较远的机床上料?另外有些客户还想让机械手抓取加工的零部件,移动到不同的工序上去。”吴樟洪说,他的团队就想到了研发一款具备上述功能的复合型机器人。
“络钉”机器人由机械手、AGV(自动导向车)底盘,导航系统,视觉系统和自主控制系统组成,既可以像一般工业机器人那样在一个工位上作业,还可以不受导轨限制,进行任意移动,从而满足多工位,甚至不同生产线的作业需求。
吴樟洪表示,“络钉”机器人的研发难度非同一般。
“复合型机器人首先要知道自己移动到了哪里,然后还要能准确判断干什么。”吴樟洪说,研发人员在机器人基座的底部安装了二维码摄像头,机械手的前端也安装了视觉传感器,可以通过二维码来进行对位和校准,也可通过识别工件来了解接下来将要做什么工作。
此外,这个机械手前端的各种工具头可以随意更换,以应对各种生产任务。车体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大或者做小,以满足电子、机械加工、焊接等不同行业需求,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此外,由于可以一个机器人多用,生产者就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和设备闲置的损耗,工厂在布局上也可以更加紧凑和灵活,并且提升生产柔性。
目前,许多客户已有采购意向。正式量产后,“络钉”机器人可能会首先应用于追光型光伏板的维护等场景中。(本报记者 白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