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窦皓
“围绕产业、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领域深度结对联动,开展结对帮扶,推动共同富裕加速领跑。”近日,杭州市余杭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西部富美党建联建“共富帮帮团”发布会议举行,乡村振兴十大项目、首批西部富美党建联建“共富帮帮团”结对计划在会上相继发布,为接下来纵深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加快余杭“和美余乡”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西部富美党建联建“共富帮帮团”结对计划秉持自愿结对、共同富裕的理念,通过互帮互助、资源共享、技术指导、经验交流等方式,实现共同发展,助力共同富裕。首批预计将组建共富帮帮团22个,成员包括“一机关一企业一高校”和“两师三员”(即艺术设计师、乡村规划师、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服务专员),重点帮扶经济相对薄弱村(以下简称结对村)22个。计划到2024年底,22个结对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200万元,年经营性收入增长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推进互促共荣、注重人才引育、加速产业升级……近年来,余杭区以全力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为目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速度”,用心擘画“和美余乡”美好画卷。
聚焦村党组织书记创新意识不强、带富致富作用发挥不够有力的问题,余杭区持续加强“大培训、大帮带、大实践”,分类实施“头雁领飞”“群雁竞飞”“雏雁起飞”行动,系统化规范化构建村社干部赋能提升体系。
针对村社干部,围绕项目建设、数字赋能等内容,余杭分层分类抓好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带头人”队伍能力素质;开展“名师带新徒、强村帮弱村”结对行动,由兴村治社导师为结对帮带书记开展“一对一”“手把手”实地跟学、跨村带学;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后备干部信息库,每年分类开展全员轮训,选派人员到项目招引、治安调解、环境整治等中心跟班学习,促进后备干部快速成长。全区累计开展村社党组织书记区级以上集中培训463人次、后备人才区级以上集中培训37人次。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重要支撑。余杭区以“引、育、用、留”为方法论,在挖掘本土人才、培育实用型人才、引进技术型人才、留住当地能人人才上持续发力,打造金字塔型乡村人才结构。镇(街道)牵头建立结对联系本土人才和在外优秀人才机制,制定“一村一策”人才需求目录,创新推出“乡村造梦师”青创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外出务工能人、在外企业家、产业带头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兴业。
作为全国率先出台加强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工作的地区,余杭已逐步构建起以区级农村职业经理人为主导,镇(街道)乡村运营人才相补充的招引机制。眼下,全区已入职农村职业经理人28人,并通过每年连续招聘,提升乡村运营专业能力。截至目前,全区职业经理人共引进各类项目95个,引导本地村民创业项目64个,累计投资金额2.28亿元,带动村民就业970余人,有力推进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变。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余杭区按照“地域相邻、强弱结合、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原则,培育一批党建联建品牌,深化余杭“八式”工坊矩阵建设,发布西部富美党建联建五大赋能举措,成立竹产业链共富工坊联合体。通过多元创造培育“文旅+”“非遗+”“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基础,打造各类工坊95个、星级工坊55个,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700余人,村集体增收2000余万元,人均月收入增加近3000元。
(首芸云参与采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