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做强粮食产业链 保障粮食安全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5-16 08:01: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做强粮食产业链是促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战略举措,是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后较长时期,地缘政治、气候变化、粮食贸易壁垒等将持续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剧粮食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新发展阶段做强粮食产业链要立足基本国情,把准粮食安全的供给侧矛盾,贯彻“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保障粮食供给稳定、安全、有效,抓住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主动权。

首先,要藏粮于企,强壮粮食产业链弱项。进入新发展阶段,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产品的更高期待,不仅要继续深度挖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主动性,更要切实培育和不断做大做强粮食企业,形成企业和农户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强化粮食产业链建设。目前我国拥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万余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959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粮食产业链体系。同时,处于粮食产业链生产端的农民合作社已超过220万家,超半数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存在供产销关系,培育企业种好粮是粮食产业链延链补链的重要环节。发挥粮食企业对粮食产业链强链作用,亟需推动粮食企业现代化改革。一是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粮食产业链制度建设,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混改”与粮食全产业链布局和双循环网络建设相结合,增强粮食企业用地用能、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引导粮食企业横向纵向联合,以鼓励重组、兼并等方式做大做强新型粮食企业,促进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化改革,做强粮食企业全产业链集成平台推动粮食创新链价值链发展。三是完善粮食产业链服务体系,加速培育市场服务中介主体,带动产业配套企业成长,优化资源合理利用。

其次,要藏粮于技,补足粮食产业链短板。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是实现粮食增产保供、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力,是补足粮食产业链短板的重要手段和关键举措。“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率突破6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科技为粮食产业链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如何进一步深入践行“藏粮于技”发展理念,切实推动粮食科技创新发展,是促进粮食产业链自立自强、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粮食品质的关键,亟需持续发力。一是提升粮食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推进涉农科研机构组织改革,优化粮食科技研发资金来源结构,建立粮食产业研发基金引领企业创新。二是完善粮食科技知识产权体系,畅通粮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粮食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增加粮食科技人才供给,改善粮食科技人才待遇,提供补贴激励涉农高校生源投身粮食事业,完善高素质粮农科技培训体系。四是推进粮食科技研发创新,加强粮食种业、高端装备布局,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升粮食种源研发激励,落实经费启动粮食核心装备补短板行动。

再次,要藏粮于地,夯实粮食产业链根基。土地是发展之基,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持续健全耕地保护制度体系,采取一揽子“长牙齿”改革举措,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并且正在努力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粮食产业链根基不断夯实。面对新阶段粮食生产链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亟需进一步增强耕地综合发展能力。一是统筹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相协调的利益补偿机制,合理调控耕地供需不匹配矛盾。二是推动境外农业开放合作试验区试点,完善粮食生产投资、贸易等领域政策激励体系鼓励企业“走出去”。三是推动农业土地基础制度改革,持续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布局优化,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强化耕地开发、流转、保护链条协调。四是破解耕田基建激励难题,加大灌溉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管护力度,提高私人高质量耕田建设的政策激励强度。

最后,要稳粮于价,防范粮食产业链风险。粮食供给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粮食价格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敏感因素,有效调控并保持粮食价格总体稳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我国长期高度重视粮食价格稳定工作,全力做好粮食保供稳价,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取得明显成效。内外多重因素叠加下,全国原粮市场价格季度指数从2020年初的129.90%上涨到2022年底的170.27%,呈现总体稳定、震荡上行态势。新形势下面对粮食价格对产业链的冲击,应当果断采取措施、尽早应对。一是调整粮食产业结构降低对外依赖度,优化种植补贴结构,增强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耕种力度,拓展全球粮食供应商。二是提升粮食产业政策效能,适应国际规则优化粮食收储价格政策,完善优粮优价市场购销机制,强化补贴等政策激励以提升龙头粮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三是保障国家粮食仓储安全,扩大粮食仓储能力与优化粮食消费结构双向推进,加速清理积压库存和更新储备库等基础设施,培育居民节粮、存粮习惯,优化粮食饲用食用结构。

(作者简介:倪建伟系浙大城市学院钱塘特聘教授,王新兴系浙江省重点智库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助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6 09:45:3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锚定“特”“优”战略 发展粮食产业
...工体系、仓储物流体系等相关体系,构建完善的特色粮食产业链。二要认真落实督导工作,推动特色粮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发展特色粮食产业过程中,要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特色
2023-05-30 06:36:00
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江苏盐城召开
...康消费。会议要求,要持续推动“三链协同”,加速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选准主导产业和发展路径,打造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规模化、资源集约化、企业集群化,带动
2023-10-30 09:44:00
...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粮食产业龙头企业,围绕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带动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发展粮食产业集群。立足地区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支持完善经
2023-07-01 04:49:00
全国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市举行
...工程成果展示区、阜宁县央地联动示范区和射阳县粮食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参观粮食核心加工企业、种业企业、数字农业展示中心等,深入观摩当地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取得的成效。18日,召
2023-10-19 00:35:00
国家发改委:强化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等领域安全保障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国家发改委:强化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等领域安全保障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
2023-12-18 19:54:00
人民巷观察丨宁夏组建粮食集团:守住管好“宁夏粮仓”
...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开展粮食产、购、储、加、销、运全产业链业务及进出口业务,推动粮食产业化经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粮食企业,服务自治区粮食宏观调控,促进宁夏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自
2023-01-03 11:30:00
...要确保粮食数量、质量以及粮价稳定,需要保障国家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因此,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种粮比较收益偏低现状尚需进一步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妥善处理好产销区利益关系。探索省际横
2024-02-07 07:13:00
...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维护粮食产业链安全、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工银丰收12条”举措以及专属特色产品,切实发挥服务“三农”国有大行的主力军作用。在广
2024-09-27 18:22:00
首届“粮油金三角”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举行,16个项目集中签约
...产业发展,以落实《粮食安全保障法》为契机,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积极建言献策,以高质量产业发展保障高水平粮食安全。共畅粮食贸易,
2024-03-10 22:3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