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直以来,长平之战都被视为最不能被理解的战役,赵括的名字也被冠上纸上谈兵的头衔,认为是空谈理论而不能结合实际的典型代表。
一个率领45万人的将领,最后却被2万5千人的秦军屠杀,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那么,赵军在长平之战中的表现究竟如何?人数不足对方十分之一的秦军又是用怎样的手段大败赵军的?赵括真的是只会纸上谈兵吗?
秦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函谷关阻住秦国东进的命脉,当白起率领秦军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两国的军队都不愿意主动出击,而是希望对方能先行与秦军交锋,之后自己再坐收渔翁之利。
这一弱点被白起敏锐地察觉到,并在后来的战斗中加以利用,先是派出小股部队钳制住韩军并且诈败,使韩军和魏军认定秦军不堪一击,两国军队同时追击以此来争取军功。
此时白起则率领主力部队,对魏军发起了猛攻,混战之际韩军以为魏军已经被秦军击败便心中也产生了退意,结果韩魏联军不仅遭到了秦军的前后夹击,自相践踏也损失了许多兵力。
经此一役白起不仅打通秦国通往中原的要道,而且全歼24万联军,使得韩魏两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在此之后白起又向楚国发起攻击,作为当时最大的诸侯国,楚国的存在对秦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秦国想要完成统一大业,尽早削弱楚国的实力是必须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一环。
面对实力强劲的楚国白起采用闪电战的战术,直接对楚国的首都郢都发起了进攻,攻打鄢城时还采用决水攻城的战术,城中十几万军民被大水淹死。
随后他沿长江东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国的国都郢都,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取得最后的胜利。经此一役,秦国取得大片的土地,楚国则被迫迁都国力大减。
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谁能拥有最好的武器,谁就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战国时期韩国虽小,却能够制造出最好的武器,就是因为其辖下的上党郡盛产铁矿。
基于此秦国的下一战就瞄准了上党,一直想要把此地占为己有,在此之前韩国已经被秦国打得丢盔卸甲,双方百姓之间结下仇怨。
秦国想要抢占上党郡,韩国虽然愿意割让土地,可当地的太守却将上党拱手给了赵国。
当时赵国同样是一个军事强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毫不客气地接下这一块到嘴的肥肉,秦国则将战争的矛头指向赵国。
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争始终都无法避免,只是来的时间早与晚罢了。
秦国名将王龁前去征战,赵国这一方则由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负责指挥战斗,两军刚一交锋廉颇立刻就意识到,秦军步军的战斗力是赵军无法比拟的。
秦国施行军功爵制,士兵在上战场后眼中看到的不再是敌人,而是真金白银、封侯拜相,战斗热情可想而知,如果贸然投入战斗赵军必定是有去无回。
思虑再三廉颇采取自己最擅长的防守战术,在各个方面都严防死守,使王龁率领的秦军无机可乘。
当时,廉颇采取的策略是最正确的战术,表面上看秦军一路高歌猛进、赵军节节败退,实际上赵军的补给线正在慢慢缩短,而秦军的补给线则越来越长。
赵军退到丹朱岭后,廉颇才长出了一口气,因为这里是最理想的防守要塞。丹朱岭不仅山势险要,而且还有赵国修建的长城,凭借这些有利条件完全可以抵挡秦军铁骑。
廉颇还对当地重新进行修缮,使丹朱岭成为了铁桶一般的要塞,只要善加防守任何军队都无法冲破这道防御,秦军何时撤退只剩下时间的问题。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赵孝成王却突然将廉颇换下,由赵括代替他指挥战斗,此举被后世认为是赵军在长平之战失利的重要转折。
那么,赵孝成王究竟为什么要让赵括顶替廉颇?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临阵换将的原因
长平之战中,秦国和赵国已经是倾全国之力,也可以说是战场上的一场豪赌。
秦国虽然国力雄厚,但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漫长的补给线已经让他尽显疲态。赵国虽然占据地利,但家底单薄,旷日持久的战争同样是他承担不起的负担。
正因如此,赵孝成王十分不满意廉颇的战略,认为这是在空耗国力。即便逼退秦军,自己的国家也将陷入一段漫长的恢复期,很难再有所作为。
与此同时,赵国内也传出赵括能够快速解决战斗的消息,听到这一消息的赵孝成王,立刻便认定赵括就是自己的救星。
不难想象,在前往战场前赵括一定承载赵孝成王殷切的寄托与盼望,若再沿用廉颇的战略定然无法向君王交差,他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短时间击败秦军。
这个时候摆在赵括面前的,只有主动向秦军发起攻击这一条路,就是出要塞与秦军正面硬刚。
令赵括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路似乎异乎寻常地好走,赵军与秦军交手后打得对方节节败退,的赵括大喜过望率领全部人马追了上去。
站在上帝的角度来看,赵括轻敌冒进的举动实在有些愚蠢,但结合当时的情境而言他的行为也不难理解。
连年的征战早已让士兵们思乡心切,赵孝成王的嘱托还言犹在耳,现在有机会能够一举结束战争,此时不出击更待何时?
就这样,在赵括的率领下赵军倾巢而出,两眼通红地追击着秦军。然而,白起却已率领着一支两万五千人的部队,绕过杀红双眼的赵军直接占领丹朱岭要塞。
赵军追击到空仓岭的时候,赵括这才发现原来王龁在与廉颇对峙的这几年,白起也在这里修筑一座坚固的要塞。
秦军退回到要塞里的时候,赵军便成为夹在两座要塞之间、无路可走的孤魂野鬼。
由于追击得太过匆忙,赵军的辎重部队被远远落在后面,赵军属于一直孤军。危急关头赵括做出最为正确的决定,那就是让士兵结好阵型,在原地固守等待赵国派出军队救援。
只要援军重新夺回丹朱岭,赵括就能够率领军队全身而退,一切危机就可迎刃而解。赵军在人数上占据优势,秦军也不敢贸然向赵军发起攻击,双方就这样在对峙中消耗。
由于缺乏补给,赵军也迟迟等不来援军,无奈之下赵括只能率军突围,结果战死沙场,四十五万赵军悉数成为俘虏,并且在不久后全部坑杀。
赵括与白起
综合来看长平之战赵军的失败,固然赵括应该负大部分责任,然而赵国国力不足、赵孝成王听信谣言、援军迟迟未到等诸多因素,同样也是导致赵国惨败的原因。
长平之战后,白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半数矣!”
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秦军虽然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同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令白起这位战国杀神感到十分痛惜。
白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着“人屠”之称,一生缔造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这样一个人却说出这样一句话,不难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如果只是一般的将领,秦国根本不需要用如此大的伤亡来换取战争的胜利。
即便在赵军失利的情况下,赵括依旧能够稳住军心严防死守46天,这也说明赵括绝非等闲之辈。
至于他放弃防守进攻秦军误入陷阱,其实也不能全怪他,只能说赵国的国情在那里摆着。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赵括临危受命,只有进攻一条路可以选。即使如此,依旧斩杀秦军一半以上的战斗力,如此战绩唯有李牧一人做到过。
如果再换一个角度,秦国没有白起这样的绝世名将,那么长平之战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如果赵括真的只有纸上谈兵的本事,又怎么会让白起在战后感慨秦军伤亡惨重呢?
由此可见,长平之战的失败并不是赵括一个人的过错,同样此事的结果也不能印证他个人的能力。若是白起站在赵国一方,而赵括站在秦国一方,估计也是同样的结果。
只有当条件具备时,个人的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否则即便是白起这样有能力的人才也无法做到力挽狂澜。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国的国力正在日益强大,虽然综合实力在六国并不是第一,可军事实力却是六国第一,他的崛起与秦国的崛起算是相互成就、相辅相成。
赵括的失败赵孝成王也要负很大责任,想让马儿跑却又不给马儿吃草,茫茫大山中部队没有粮食提供保障,部队不哗变就已经不错了。
赵括追求的是一战而胜,可大兵团作战哪可能这么容易,被逼无奈之下只能孤注一掷,所以赵括的结局与其说是不如白起,不如说是被逼的,哪怕是孙武在世也无法打胜这一仗。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