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史记·秦本纪》:“(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
秦国虽地处偏远西北,但几代国君励精图治,当之无愧地成为战国七雄。
秦国攻打韩国上党(山西长治),上党却投降了赵国,因此韩国开始攻打赵国。
这一战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
赵国名将廉颇,深知敌我对垒,坚持严守对峙,伺机反攻。
秦国也深知廉颇老谋深算,不好对付。而那个自视甚高的赵括,确实小菜一碟。
于是,著名的“离间计”就上演了。
秦国大肆扬言不怕廉颇,只怕赵括。赵王果然中计,任命赵括代替了廉颇。
秦国战神白起闻之,大喜。
从人数而言,两军可谓势均力敌。可是赵括刚愎自用,排兵布阵进退失据。
秦军看准形势,首先把赵军截成两段,并迅速占领有利地势,对赵军形成何为压逼之势?
就这样,赵军围困断粮46天。45万赵军投降秦国,但并没有被白起所接纳,而是挖了大坑全部活埋。
当年我读到这段史实,真是脊背发冷。
自古赵国与秦国就势均力敌,所以势不两立。
上党降赵以后,其实秦国是不愿主动攻打赵国的。这就像两个大国本身就有默契而微妙的战略平衡。
赵国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赵襄王得到上党之后,地向其他诸侯国炫耀,说秦国的上党不归秦而归赵。明显是打脸秦国,三秦汉子西北狼,哪受得了这窝囊气?战神白起集全国之力供打赵国。
赵襄王敢和秦国硬扛,因为依仗名将廉颇。可是两军对垒的关键时刻竟然临阵换将。让纸上谈兵的赵括废了赵国的基业。
那么,长平之战,真的活埋了45万赵国降军吗?
首先是史学家提出不同的意见。
史料记载。秦国统一六国后,总人口2300万。
那么,长平之战时期的赵国人口应该不到400万。
冷兵器时代,“战者十一”,就是说要9个人才能养活一个士兵。由此推断,赵国军力不会超过40万。而后勤补给部队应该是作战部队的三倍。
那么在长平之战,按道理讲。赵国参战部队应该不会超过20万,必然会留有其他部队加强其他方向的防守。而一线的作战部队应该不会超过10万。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明确记载,秦军两万五千人,堵住赵军退路,又派五千精骑兵,直冲分割赵军营盘。
这总共加起来3万兵力,怎么可能把40万大军打的落花流水?
其次,现在的医学家也有不同的看法。
数10万量级的尸体埋于地下或沉尸于荒野,是极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鼠疫,这在黑死病的欧洲以及极寒天气的印度都有发生过。
而在长平之战后期数年内没有关于瘟疫的记载,这说明几十万军队集体战死几乎在科学上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
无论是参战人数,还是胜利方擒敌和杀敌人数。都会被战胜方故意夸张。这是战争的惯例。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而战败方则是相反。
剧《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原来想搬救兵的不仅是赵国,秦军白起也向秦王搬救兵。秦王还亲自来到河内,征调超十五岁的壮丁作战,拦截赵国的救兵。
可见秦军的兵力也不充裕啊!
如果3万秦军包抄赵军的数字是可信的。秦军作战部队在7~10万之间。
那么赵军的总兵力也不会超过10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2 00: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